城市住宅建筑的色彩设计

2022-11-03 03:22:34王俊霞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9期
关键词:住宅建筑物色彩

王俊霞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200135)

1 建筑色彩的概述

1.1 色彩的定义

从某个角度上讲,色彩是基于人类眼睛、大脑及既往生活实践经验形成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结合以上定义可知,人们对光的感知情况对色彩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肉眼观察到的色彩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物理现象,其并不是特定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客观上讲其时刻受周边环境、其他物体颜色等带来的影响,部分情境下人们也会直接把物质表现出的不同颜色这一物理属性叫作颜色。通俗地讲,光就是色彩,物体表层的特性与人们的视觉感知对其起决定性作用。

1.2 色彩感觉的产生过程

人们肉眼观察到的物体通常可以被分成如下两类:其一是发光物体,其二是不发光物体。前者主要包括太阳、灯光等,其自身生成的光能给人眼造成刺激作用,进而使人们产生色彩的相关感觉,以上这些发光物体便是光源色[1]。既往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不同光源色对外发出的光有很大差异,如人们日常看到的阳光是白色的,钨丝灯光呈现出橙黄色。结合以上论述的内容不难发现,人们色彩感觉的形成主要符合如下两个条件:一是存在光源色,二是人们对光源色产生的感受。以上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的一个条件,就不会形成色彩感觉。当发光物体发光时,光线就会通过人们的眼睛把将光能转型成化学能,最后以生物静电的形式进入人体的大脑,色彩感觉随之生成。

2 住宅建筑色彩设计存在的不足

2.1 盲目追求商业化

过去的很多年中,我国在建筑色彩设计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各地城市建筑物色彩千篇一律、光怪陆离。这种情况主要是城市色彩商业化带来的后果。很多城市住宅建筑上大面积张贴颜色靓丽的广告,部分气球等装饰无序地安置在住宅屋顶与中心街道,不利于城市优美形象及整体面貌的塑造。另外,很多标志性的建筑物外表也张贴了很多款式不同的商业宣传广告,对广大市民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压力。以上这种色彩设计形式似乎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格格不入。

2.2 信息竞争的倾向十分显著

色彩是传递某些市场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倾向于采用色彩去呈现建筑物的特性,把鲜亮的色彩涂擦在建筑住宅上。因为这些建筑物数量较多,并且分布广泛,如果在外观设计上不加强把关控制,任由房地产商自由规划,则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长久以往,不利于城市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2]。故而政府相关部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控制以上情况,逐渐扭转现状,以防事态影响范畴不断拓展。

2.3 盲目追求时尚

国内很多城市为了引领时代潮流,呈现出城市发展的个性,陆续开始打“色彩战”,十分盲目,导致城市建筑色彩设计规划不合理,取得的效果不尽人意。关于这一点,要肯定的事实是,塑造现代城市独特性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将城市个性呈现给公众,以上这种做法是值得被鼓励的,但是要明确创新并不意味着美,杂乱更不是美,在装饰装点城市环境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主动遵循建筑色彩设计规律,力求在实现色彩和谐的基础上去创造美,感受美,而不是一味追求时髦而不顾色彩设计规律。

3 城市住宅建筑色彩设计

3.1 设计原则

不同人对色彩做出的感官认识、评价会有一定差异,故而针对色彩设计很难创建标准化的测评体系。但是关于建筑住宅色彩的设计工作,不仅要确保内部色彩统一性,还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功能与地域、民族因素。要遵循区域环境原则、延续历史文脉的规则,充分体现出文化特色,使建筑住宅色彩和城市整体风格要求相吻合。并且站在色彩选择、材料应用、色彩配置等诸多视角,更要遵循差异化的原则。其中,色彩选用要遵守环境协调、分类处置、个人喜好、全面协同、多远统一等原则,材料应用要遵循性能优良、材料质感、和谐配置等原则,色彩搭配要遵循多色彩搭配、比较调和等原则。认真做好旧住宅建筑小区的改造工作,理应根据原住宅建筑与背景的色彩体系,遵循多元性、生态环保等原则。

3.2 设计要点

对于现代建筑物而言,色彩自身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视觉元素,人们对建筑物形成的第一印象通常也是来自其色彩组成。和其他艺术造型相比,色彩带给人们的感觉更加直观、鲜明。具体设计中,工作人员可以运用明暗色彩对比去凸显整个建筑的层次感。例如,建筑阳台颜色的饱和度要高于墙体,借此方式表现出前后关联性,使人主观上生成一种十分强烈的后退感,延展了墙面与阳台构造之间的前后关系,淋漓尽致地彰显出建筑物的造型特征。上海新天地建筑(见图1)是一个具备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它巧妙地把传统的石库门里弄和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合为一体,在建筑外部空间上涂抹上高纯度三原色,进而彰显各个独立单元的艺术性,一方面明显增加了建筑物的辨识度,另一方面也能使整个建筑更加多姿多彩[3]。

图1 上海新天地建筑外观图

色彩对整个建筑形体能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主要调整膨胀感、收缩感,大部分设计师都会依照某些颜色特征去拉伸建筑节奏和韵律,比如,采用各种颜色划分窗边,更加充分地表现出窗洞的规格大小,呈现出十分丰富的视觉效果。

3.2.1 多元色彩整合

当人们身处远处观察建筑物时,先进入眼帘的通常不是建筑物的实体造型与结构,而是主体颜色。故而站在视觉习惯的层面上分析,和结构造型相比较,色彩的辨识度更高。运用不同的颜色组合方案能更加科学地划分建筑的区域和使用功能,近年来,这一理念在现代住宅设计领域的应用范畴有不断拓展的趋势。当前,住宅建筑内常用的色彩搭配方式是高明度与低彩度之间搭配,这种组合方式能使人们有温馨、温暖的感受,并充分凸显出建筑物的居住属性。例如,建筑色彩设计时选择淡黄色作为基调,此时为其搭配的色彩可以选用偏红、偏橙色的屋顶,利用其和基调颜色之间相互呼应,不仅使人们有柔和的体验,还能为广大居民创造出一种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近年来,复古色系得到广大住宅建筑设计者的追捧,选用深沉的暖色去搭配,不管是采用高明度单色还是复合色进行组合,均能营造出典雅、端庄、情怀满满的气氛,以上这种色彩设计形式在社会上有较高的接受度。

3.2.2 符合视觉规律

住宅建筑的属性倾向于私密化,其和广场、商场、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之间有很大差异,规划设计建筑物的色彩时,要追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化,重视广大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故而,色彩设计前进行全面的调研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要探查到人类心理和色彩之间的关联性,使之和受众的精神面貌相契合。比如,为了塑造出温馨、和谐、鲜亮的视觉效果,则可以尝试在建筑主体上大范围地应用低纯度、高饱和度的暖色,确保色彩设计效果和使用者的视觉感受相一致。在符合人们视觉规律的基础上,也要充分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征。社会老龄化是新时期下我国各大城市发展中面对的一项共同问题。一些多层住宅内中老年人数目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老年人在视觉审美、视觉习惯等方面和年轻人之间有很大差异。比如,老年群体的视力普遍较弱,对颜色的敏感度偏低,如果某住宅小区内老年人数量较多,为了提升老年人居住的舒适度,优化生活体验,则在建筑色彩设计方面可以考虑组合低饱和度或中性色(见图2)[4]。

图2 上海凯健国际养老院老年公寓

3.2.3 融入地域人文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提速,但是普遍存在着“千城一面”的情况,不同地区建筑设计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很难凸显城市的个性风貌[5]。住宅建筑色彩设计工作推进过程中,有必要积极融合区域人文特色,尽早把其整合到城建规划中,综合城市本体的风土人情、文化脉络、民族特性等诸多因素,使建筑始终维持个性,让城市的色彩语言更富有多元化特点,逐步确立具有高辨识度的城市形象,优化公众居住生活的模式,比如,为建筑住宅增加朱红、大红等中国风的颜色,进而使城市更富有文化韵味。

3.2.4 充分尊重自然环境

从宏观层面上,可以把城市生态环境细化成两个部分,其一是气候环境,其二是地理环境。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温差较大,临海地区台风天气较频繁。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彩色专家郎克罗就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色彩地理学”相关理论,历经长期调查后完美设计了艾克斯郊区建筑,改革创新了色彩与地理两者的关系,他的设计作品被公认成建筑色彩设计领域内的先锋项目。这也就意味着为优化建筑色彩设计效果,应结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住宅建筑规划出不同的风格[6]。气候环境包括了区域温度、湿度、日照、风雪等因素,故而色彩设计工作开展前要认真做好地域调查工作,毫不动摇地坚守尊重自然环境、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生态化设计水平。

4 结语

建筑色彩是现代城市色彩的重要构成部分,不断提升城市色彩设计的合理性,能较好地凸显出一个城市的风貌特点,表现出整个城市的审美高度与韵味,确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达成以上目标,要不断完善城市建筑色彩设计方案,使建筑的物理、生理、心理3 个属性能完美融合,创造出更理想的视觉效果,满足现代人个性化需求。

猜你喜欢
住宅建筑物色彩
Jaffa住宅
现代装饰(2021年4期)2021-11-02 07:08:22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挂在“树”上的住宅
学生天地(2020年30期)2020-06-01 02:25:50
MHS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4:20
A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0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 03:03:30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