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小学作文“后教”策略

2022-10-18 14:14:34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木河学区闫忠勋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2年8期
关键词:后教导图校园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木河学区 闫忠勋

语文课堂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创新教育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很多教师认为最难的部分。从学生的角度说,写作需要展示内涵、表达情感等,这些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生活阅历不够,经验不丰富,根本达不到写作要求。因此,在组织学习活动和安排写作任务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沟通、多交流以及多观察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内心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写作,表达生活感悟。例如,在教学“抓住细节”时,要强调抓住细节的重要性。抓住细节指的是针对人物、环境和事件特征进行细致描写和说明,从而凸显文章主旨,使文章情节更生动、更真实。

为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正确应用思维导图,将“先教”与“后教”相结合。思维导图具有“先思后教,以思定教”的优势,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提高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兴趣,改善作文教学状况,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思维导图为载体,采用“后教”策略,改善教学现状,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采用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后教”策略的必要性

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重视成绩,忽视学生的发展。目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无聊,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写作前指导”,顾名思义,就是重视写作前的教学和引导工作,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缺少素材的问题,能使学生快速确定写作思路,加快写作速度。但这种教学方法的负面作用也相对明显,譬如,会束缚学生的写作思路,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还会使写作失去意义,使之成为不得不完成的“作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另外一种教学方式与重“写作前指导”相对应,是重“作后讲评”,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相对明显,“先写后教,以写定教”是基础,运用这种方法教学,针对性比较强,教学目标也相对明确,有利于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朝同一个方向前进。但这一教学方法同样存在一定缺陷,那就是对初学者和“写作待优生”的作用相对比较小。而在这一教学方法中融入思维导图,就能使思维更加清晰,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这一方面来说,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小学作文“后教”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能通过简单图形,理清写作脉络,使作文学习更系统。

1.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维灵活、兴趣爱好广泛,在学习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而且写作是非常枯燥的过程,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是文字,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学生提不起兴趣。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形式,活化教学内容。小学生对图片、视频等比较感兴趣,看到这些,自然兴致很高,会热情高涨地参与到写作教学活动中,这样就可以弥补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个方面。应用融智学的观点,不仅可这样概括,还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对人类思维的属性做进一步分析。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阶段,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联想、类比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的。思维导图正是一种以关键词为基础的发散性逻辑思维展示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在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务必先发散,后收敛,或者发散与收敛相互补充。可见,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小学生收敛性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

三、“后教”策略中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路径

作文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导图是反映思维过程的重要工具,自然也可以将作文思维过程展现出来。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对作文思维过程进行了剖析与层层展示,帮助学生打破了思维枷锁,捕捉到了写作灵感,挖掘了写作素材,拓宽了写作思路,深化了作文立意,确立了作文结构,理清了写作思路。

例如,在指导写作“我的校园”时,笔者从“我的校园”这一主体切入勾画思维导图;

首先,笔者将“我的校园“4个字写在黑板中央,让学生思考校园内有什么景物和标志性建筑,学生回答有林荫道、教学楼等,在总结之后,可以概括为思维导图1:

(思维导图1)

将以上思维导图进行细化,可以总结为思维导图2:

(思维导图2)

在上述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中不难看出,先要确定写作内容。笔者采取引导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回想校园内的相关景物、建筑等,将学生的思考结果填入思维导图后,学生就能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前的构思,并且可以按照笔者给出的思维导图模板写作,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作文“同质化”的现象。而且,这一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有很大差异,解决了传统作文课堂枯燥、乏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动力,保持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学生学习作文以外的其他学科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式,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识到,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后教”策略,能使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幅提升。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以思维导图为载体,采用“后教”策略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将这个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笔者从开题课、指导课、撰写课和评改课四个方面入手,加以阐述和分析。

了明题意、定读者、选素材。因此,从教师的角度看,针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最好以微课的方式呈现思维导图。教师可以给15到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填写选材的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在台上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对应的演示。随后,教师还要将符合题意的材料罗列出来,并从中选出最有新意的、最符合题意的。从这个过程不难看出,教师的指导是按照先放后收的顺序进行的。

在指导课上,思维导图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明结构、理思路、晒片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文章构思写下来,然后与教师的思路相对照,寻找自身文章在结构上的不足,并在写作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这样能使后期的写作事半功倍。

在写作课程中,教师要为作文规定主题,提供具体事件,给出时间限制,一般是40分钟,当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时间的长短。要告诉学生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空出来一段,或者简单做个记号,写完全文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具体的参照物,教师可以此为基础批改学生的作文,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评价,这样有利于小学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作文,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以下是小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写出来的作文:

我的校园

校园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地。

作为小学生,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却常常忽视校园,认为校园是牢笼,是枷锁,反而向往校园外的景色、人和事,殊不知自己正身处美好当中。

我在认真观察和探索之后,才发现校园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原来,我在这么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中,竟然一直忽略了这些美。

一进入校园,便是宽广的操场,是我们课间休息和做操、玩耍的场所。下课了,包括我在内的多数小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游戏上,很少能发现操场的“美”。操场有一片非常大的空地,空地的四周是笔直的杨树,夏天,一旦有风吹过,树叶便扑簌簌地作响,好像在唱一首欢快的歌。浓密的叶子还遮挡住了毒辣的阳光,投下一片绿荫,给我们带来清凉。

再往前走是中央花坛,通过和蔼可亲的班主任的介绍,我认识了花坛里的很多花,包括长寿花、海棠花以及各色各样的菊花。班主任说,这花坛就像我们的班级,这里的花就像班级里的每个同学,各有特色。

我们的校园不仅景色美,人更美。你看,那追逐打闹的同学,体现着青春的活力;那协作抬水的同学,展现着合作精神;那台阶上苦读的背影,展现着青年人的勤奋好学。师生见面,互相问好,那明媚的笑容,是文明礼貌的见证;遇到弱小,挺身而出,那挺拔的身姿是勇气的化身。在校园里,我们与爱同行,与快乐携手,与青春相拥!

多么美丽的校园啊,我真后悔现在才发现它的美!

四、注意事项

1.不要把思维导图当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的思维导图要严谨,符合逻辑,不要只制作几张图应付了事。

2.切忌不联系实际,胡编乱造。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而是编造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内容,这不符合写作要求,也与作文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

3.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后教”的过程中,开始不要将完整的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如果在教学伊始就展示出来,学生就会形成惰性,不会再自主思考,就会顺着思维导图的思路走。甚至有的学生明明有思路,在看到思维导图后就会怀疑自己的思路,从而导致思维混乱,不知道应该按照哪个思路写作。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按照顺序,循序渐进地展示出来,这样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后教导图校园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中“后教”的方法探究
第6章 一次函数
“后教”助“生成”点燃灿烂的焰火
例谈如何践行小学语文“后教”策略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