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欣晶圆收入大增却仍未盈利 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或是扭亏关键

2022-10-08 19:34:37刘杰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38期
关键词:硅片招股书英寸

刘杰

近来,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的预期不断提升,半导体产业链备受瞩目,行业内企业加快了扩张的步伐,诸多公司纷纷选择上市。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生产销售的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欣晶圆”)前不久公布招股说明书,欲登陆科创板。

从基本面来看,因此前行业景气度上升,中欣晶圆的营业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其至今尚未实现盈利。由于该公司主流技术产品大直径硅片仍处于产能爬坡期,生产成本、产品品质等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其何时能实现盈利,仍有待观察。

随着半导体制造产能重心向国内的转移,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458.30亿元,同比增长18.20%。在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诸多行业公司纷纷募资扩产,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受托加工和出售单晶硅棒业务的中欣晶圆,本次IPO就打算募资54.70亿元,用于生产线的升级改造。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中欣晶圆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7亿元、4.25亿元、8.23亿元,后两年分别同比增长9.98%、93.66%,2021年营收增速惊人。但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当高。据SEMI数据,2020年,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86.61%,而中欣晶圆的营收规模占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的份额不足1%,因此,后续竞争压力不小。

从更细分的角度来看,中欣晶圆为半导体材料行业,位于产业链上游,在整个产业链中,具有支撑性作用,是行业中很重要的一环,然而,目前行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并不小。有专业人士表示,半导体材料行业目前的国产化率相对比较低,所涉相关技术难度较高,领域内存在很多技术难题有待突破。因此,行业内公司的研发实力相当重要。

那么,中欣晶圆的研发情况如何呢?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研发人员人数为186人,占公司当期员工总数的10.75%,刚刚卡线通过“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

研发费用率方面,中欣晶圆2019年至2021年的占比分别为13.17%、16.49%、11.51%,而其选择的同行业公司沪硅产业、立昂微、TCL中环、有研半导体,四家公司的平均值分别为6.03%、7.08%、8.27%,其远高于行业均值。但若从绝对金额角度来看,以2021年为例,同期,中欣晶圆研发费用为9474.78万元,而可比公司中,除了有研半导体略低外,其他公司的研发费用均过亿元,其中,TCL中环及立昂微甚至超过了2亿元,因此,中欣晶圆想要在竞争中超越同行业,恐怕仍然需要在研发方面继续增加投入。

更关键的是,中欣晶圆尚未实现盈利,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其净利润金额分别为-1.76亿元、-4.24亿元、-3.18亿元、-7998.31万元,仍处于亏损之中。这还是建立在每年都有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的政府补助的基础之上(详见表1),若扣除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其亏损金额会更高,可见,中欣晶圆尚不具备盈利能力。

数据来源:Wind

此外,中欣晶圆2021年的汇兑损益金额高达8408.01万元,而上期仅为686.02万元,其称主要原因系公司持有较多以日元计价的负债,2021年日元兌人民币汇率单边大幅下跌,下跌幅度达12%。可见,其业绩在很大程度上还受汇率波动影响。

根据招股书介绍,硅片尺寸越大,在单片硅片上制造的芯片数量就越多,且在圆形硅片上制造矩形芯片造成的边缘无法被利用的损失会越小,有利于降低单位芯片的成本,因此,全球市场当前主流的产品是8英寸、12英寸半导体硅片。据SEMI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12英寸、8英寸硅片出货面积市场份额分别为68.47%和24.56%,两种尺寸硅片合计占比超过90%。

中欣晶圆主要产品包括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抛光片以及12英寸外延片,公司还从事半导体硅片受托加工和出售单晶硅棒业务。早期其以销售小直径硅片起家,2016年,其半导体硅片事业部开始从事8英寸半导体硅片制造,并实现量产,但直到2021年才真正为公司贡献高比例收入。2019年12月,其12英寸抛光片才下线,故2019年至2021年12英寸硅片贡献的收入比例较小(详见表2)。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需要注意的是,中欣晶圆相关产品认证需花费3个月至2年的时间,产品认证时间长短随产品用途、客户要求的不同有所区别。因此其也在招股书中提示称,8英寸、12英寸硅片生产线正式投产时间较短,若相关硅片未能及时获得重要目标客户的认证,将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实际上,中欣晶圆大尺寸硅片尚处在“赔本赚吆喝”的阶段,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各期,8英寸硅片的毛利额分别为-2801.76万元、-8880.63万元、-8912.75万元、-122.28万元,12英寸硅片的毛利额分别为0、-2730.85万元、-7780.06万元、-706.78万元。

中欣晶圆表示,上述产品生产线为近年新建且处于产能爬坡及客户开拓过程中,产品品质亦需要优化,故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其在控制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产品品质方面,仍然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此外,《红周刊》注意到,2022年上半年其12英寸硅片收入占营收比重虽由上年的11.33%提升至30.91%,但平均单价却出现大幅下滑,由上年的522.80元/片降至461.74元/片,降幅高达11.68%。

产品价格的下滑,使得其存货跌价也很严重,报告期各期,其存货跌价损失分别为4304.68万元、1.87亿元、9381.29万元、6830.03万元,主要为对8英寸、12英寸硅片存货跌价所致。中欣晶圆表示:“公司大力开拓客户,同时优化产品品质,因此公司8英寸、12英寸硅片售价较低;同时,由于公司陆续新建、扩建了生产线,新增厂房设备,导致固定成本增加,且公司相关生产工艺尚在改善过程中,因此公司8英寸、12英寸硅片成本较高,综上,公司对8英寸、12英寸硅片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照此来看,改善产品工艺,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大尺寸硅片的成本,似乎就成了中欣晶圆能否快速扭亏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中欣晶圆在此前扩建大尺寸硅片生产线时,还曾与承包商发生合同纠纷,直至递交招股书时,仍存在两起金额高达亿元的未决诉讼。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4月23日,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一局”)与中欣晶圆签署了《半导体大硅片(200mm、300mm)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合同》(以下简称“土建合同”),约定由中建一局作为总承包人负责项目的施工安装。同年8月27日,中建一局又与中欣晶圆签署了该项目的机电合同,约定由其负责项目机电包安装。但后续,因双方对整体工程建设发生争议,2019年6月,中欣晶圆与中建一局在第三地方的协调下,终止了此前签署的总承包合同,并重新签署了补充协议,并将部分项目进行了重新发包。

然而,2020年,因双方对工程款支付等事项发生争议,中建一局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上述两项合同纠纷分别提起诉讼,要求中欣晶圆支付土建合同纠纷涉及的工程款及利息共计2.85亿元;支付机电合同纠纷涉及的工程款金额及利息共计9509.39万元。

但中欣晶圆对此不予认同,其认为中建一局在工程施工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反诉,要求其支付土建项目工期逾期罚款及各项损失费共称,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系公司尚处于快速成长期,研发及销售投入较大,导致公司支付的工资薪酬及相关费用持续增长,同时公司销售环节对客户存在一定的信用期,从而导致经营活動流入的现金未能覆盖流出的现金。但如若公司无法改善经营情况,现金流继续净流出,可能会使得公司陷入流动性风险。

从已经披露的发行价格来看,星环科技47.34元的发行价并不低,因此,结合其盈利能力及“造血”情况来看,其“破发”风险也不小。

此外,乘上新冠疫苗赛道的“快车”而起飞的近岸蛋白于本周上市,本次发行价格达106.19元,发行市盈率50.06倍,略高于行业平均参考市盈率49.04倍。

根据披露,近岸蛋白成立于2009,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下游应用端包括生物制药、基因与细胞治疗、体外诊断、mRNA疫苗与治疗、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

从财务方面来看,2019年至2021年,近岸蛋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98.32万元、1.80亿元和3.4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57.64万元、8535.95万元和1.49亿元,三年报告期业绩大增。但值得关注的是,据其9月26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近岸蛋白预计2022年1-9月的营业收入为2.31~2.35亿元,同比下降15.34%~16.93%;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4~1.07亿元,同比下降16.21%~18.69%。导致其业绩下降主要原因是:2021年前三季度沃森生物向近岸蛋白采购mRNA原料酶及试剂,公司对沃森生物的销售收入金额为9796.11万元,涉及金额较大,但2022年前三季度沃森生物的采购金额同比大幅下滑,导致公司2022年度1-9月经营业绩同比下滑。

公司处于快车道,发行价、发行市盈率均比较高,但在市场低迷,业绩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其超高发行价格是否合适也是值得探讨的。李蕙认为,伴随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注册制新股中业绩表现相对不佳、估值相对较高、发行价相对较高、行业景气度有限等因素都成为了首日破发的推手。而业绩成长确定性相对较高,或定价合理的人气产业链新股则更易获得认同,首日表现相对较好。

综上来看,虽然新股破发应是成熟市场的常见现象,但近期破发率偏高则更需要机构审慎合理报价,同时,投资者更要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提高相关风险警惕,及时调整“打新”策略,加强对市场行情、新股基本面、发行价、发行市盈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来进行综合判断,以保障自身投资利益,避免盲目“打新”。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硅片招股书英寸
电脑报自营店
电脑报(2021年24期)2021-10-15 17:11:07
电脑报自营店 暑促推荐
电脑报(2021年25期)2021-08-27 16:36:18
电脑报自营店
电脑报(2021年21期)2021-08-19 17:56:13
电脑报自营店6·18大促
电脑报(2021年22期)2021-07-25 04:33:24
矿产资源公司境外上市招股书翻译技术解析
矿产勘查(2020年2期)2020-12-28 00:24:40
东航物流递交招股书,联想控股为第二大股东
营销界(2019年30期)2019-12-10 09:25:44
金刚石砂轮磨削贴膜硅片崩边的研究*
虎牙直播更新招股书
综艺报(2018年9期)2018-05-15 07:34:00
光伏:硅片市场条件严峻 高效单晶需求回暖
能源(2018年10期)2018-01-16 02:37:47
8亿
汽车生活(2014年11期)2014-12-03 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