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管理对急危重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2-09-22 14:59:26杨慧鲍金雷王洋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人员满意度

杨慧 鲍金雷 王洋

1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 250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 130117

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指出“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 通过强化基础护理, 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 深化护理专业内涵, 以达到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的实质是特异性的人性化护理,夯实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实施入院护理时注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患者的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等。急危重症患者所患疾病为某种紧急、濒危的病症,应当尽早进行处理,否则可能对患者身体产生重度伤害或导致死亡。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并能够改善患者对医院的认识,协调护患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17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男49例,女38例;年龄36~83岁,平均(49.06±5.97)岁;疾病类型为:呼吸衰竭16例,重症哮喘17例,重症肺炎15例,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14例,脑梗后遗症13例,交通事故损伤11例。对照组男45例,女42例;年龄34~79岁,平均(50.27±6.36)岁;疾病类型为:呼吸衰竭16例,重症哮喘17例,重症肺炎16例,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15例,脑梗后遗症14例,交通事故损伤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类型及严重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包括常规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1

.

2

.

1

建立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为了进一步满足急危重症患者就诊的需求,建立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绿色通道”模式作为基础,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优先治疗,并对患者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在开展预检分诊时首先需要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需要护理人员本身具有较强的工作经验,因此预检分诊小组人员应由有至少5年以上急危重症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担当,并且要求职称必须达到主管护师。

1

.

2

.

2

转变护理观念 为患者安排适宜的护理人员,确保24 h不间断护理。实施责任制护理,树立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护理工作的热情和护理服务的质量。

1

.

2

.

3

优化基础护理工作 加强基础护理的工作,主要护理内容有:使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确保患者的体温稳定、对非感染引起的高热给予冰帽等手段进行物理降温、湿润口唇,行口腔护理保持清洁舒适,并采用棉签帮助患者清理眼部的分泌物,给予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理排泄物,加强对会阴部的清洁护理,并酌情插尿管,定时查看排便情况从而做到及时护理。对于年老体弱病情严重及水肿的患者,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这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每隔2 h一次的翻身或及时使用气垫床,要定期观察患者的肤色及异常出血点或斑块等。对于使用呼吸面罩或者留置管道的患者,若其出现神志不清醒、躁动不安等症状,可以使用专门的约束带对患者进行约束等。操作流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包括使用一次性手套、严格消毒及使用一次性导管等装置。

1

.

2

.

4

专科护理 在急救手术结束早期,应选择固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包括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功能、精神意识等,重点预防患者出现术后休克。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原发病情对并发症种类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同时每天均要利用温水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以免患者体温过高以及压力性损伤的产生。如患者出现因呼吸障碍所引发的低氧血症情况,则应该立即给予患者吸氧护理。

1

.

2

.

5

人文关怀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患者视为自然人,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鼓励并尊重患者,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针对急躁患者,医务人员耐心讲解患者疾病知识,尽量减轻痛苦,改善患者心态,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对于一些突然遭受天灾人祸的急危重症患者,除提供及时和最佳方案抢救,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经济条件等做好针对性心理护理,减少患者恐惧心理,增加安全感。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值分别是:≥85分为满意、60~84分为一般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得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焦虑抑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 63~72 分为中度抑郁; ≥73分为重度抑郁。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且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多是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执行操作规程、核心制度、技术水平低造成的,具体包括医嘱处理不当、用药错误、药物不良反应、非计划拔管、患者跌倒、走失、烫伤、窒息等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5%(4/87)低于对照组12.6%(11/87)。

2.4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各医疗单位纷纷实施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以做好基础护理为基础,其内涵是“以患者为中心”,改变护理程序及方法、态度、行为及技巧,提高护理质量。优质护理的关注点是患者本身,为患者提供24 h全程护理,通过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急危重症患者大多病情严重,且病情变化较快,多数患者为严重创伤后、多脏器损伤、急性中毒等,许多医疗单位往往过于注重治疗,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不到位。侯颖慧的研究发现为急危重症患者做好专科治疗基础上提供优质化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且对服务感到满意。本研究通过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急诊预检分诊制度、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优化基础工作、实施专科护理和优质的人文关怀等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庞真真的研究结果一致,优质护理服务还要求通过改善排班制度,应用弹性排班来提高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率,能够帮助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减轻工作压力,使其能更好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且能够更好满足患者需求,确保患者在24 h都有专人看护,减少坠床或压疮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本研究中,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钮春梅的研究结果一致。

优质护理干预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细化康复治疗与护理的细节,保障治疗效果。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同时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及患者满意度。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人员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16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0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