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海英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微创手术室 264001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出现的突起状组织,多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呕心、呕吐等症状,该疾病癌变可能性较高,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30.0%~58.3%,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无痛胃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术是胃息肉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可有效切除息肉组织,降低癌变风险。但胃镜检查及切除术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且多数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有关研究表明,对胃息肉手术患者实施合理情感支持措施,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拟探讨情感安抚策略对无痛胃镜下行胃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P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术前宣教: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宣教资料,主要内容为手术流程、配合要点、手术成功案例、不良反应、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生活指导、用药指导、疼痛管理等,利用访视期间为患者讲解重点、难点知识。②基础护理:术前做好禁食水、肠道准备等工作;术中做好环境调控、生命体征监测、保温护理及术中配合等措施;术后做好复苏监测、管道维护、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及康复运动指导等措施。③出院指导:为患者建立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号,定期向患者推送康复管理知识,监督、指导患者坚持康复锻炼、健康饮食等生活习惯,对其不良行为予以纠正、指导,并以电话、微信形式提醒患者按时入院复查。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情感安抚策略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
.2
.1
成立情感安抚小组 由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1名、心理咨询师2名、责任护士4名组成情感安抚小组,各组员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较强沟通、理解能力。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负责统筹协调护理工作;责任护士及心理咨询师负责资料收集及协助心理咨询师实施护理工作;主管护师负责护理质量控制。护士长统一对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培训及考核,主要内容为情感安抚流程、心理学知识、安抚方法、护患沟通技巧及资料收集方法等,考核合格后进入干预阶段。1
.2
.2
制定情感安抚策略 小组成员为患者建立心理状况跟踪记录表,用于详细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各阶段的心理状况。患者入院第2天,责任护士以半结构访谈形式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基本信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手术相关认知、疾病史、家庭功能等,小组成员依据访谈结果及患者住院期间情绪变化,分析影响患者情绪波动主要因素,查阅相关情绪调节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为患者制定系统性情感安抚策略干预方案。1
.2
.3
情感安抚策略方案实施 (1)入院~术前2 d:该阶段患者需经历枯燥、孤独的住院过程,易产生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此阶段心理咨询师需全面剖析患者的性格特征及负性情绪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开展针对性安抚策略,具体内容:①对于性格较外向者,心理咨询师以动机性访谈形式引导患者回忆既往愉悦情境,如首次获得薪酬、第一次当父母、第一次住进新购买住宅等情境,鼓励患者回忆过程中以语言表达内心感受,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以肢体动作、称赞性语言等形式夸赞患者,鼓励患者学会自我回忆、分享既往趣事,促使患者发现生活乐趣,转移患者的负性情绪,时间为10~15 min/次,1次/d。②对于性格内向者,为其发放一盒七巧板,鼓励患者按照内心意愿拼接成不同形状,拼接成功后,引导患者描述当前七巧板所呈现的具体实物,并介绍该实物意义,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描述内容,并以言语鼓励及情感支持等形式激励患者,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提升患者对应激事件适应能力,时间为10~15 min/次,1次/d。(2)术前1 d~麻醉前:该阶段患者最关心手术信息,但多数患者为首次手术,对手术相关知识不了解,导致患者面临手术易产生不确定感和恐惧情绪。此阶段由责任护士以认知疗法、榜样激励等安抚策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具体内容:①认知疗法:为患者开展集中手术知识讲座,通过视频、图文并茂等形式讲解手术流程、手术成功率、安全性及手术室医护水平等,同时为患者提供医护人员微信、电话等咨询方式,便于患者咨询手术相关问题,消除患者的不确定感;②榜样激励:邀请康复者现身说法,分享负性情绪危害、情绪调节技巧、手术经历、手术体验等,鼓励患者以康复者为榜样,增强治疗信心,缓解恐惧情绪。(3)术后当天~出院前:该阶段患者麻醉消失后,多半会出现伤口疼痛、恶心呕吐反应,导致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安抚策略:责任护士应告知患者疼痛、胃肠反应属正常症状,且会随机体恢复消失。指导患者采用精神意念放松疗法:音乐冥想放松法等安抚情绪,1~2次/d,10~15 min/次,具体内容:①精神意念放松疗法,取平卧位,指导患者放空大脑思绪,对面部→胸部→腹部→腰部→背部→臀部→四肢等部位肌肉进行收缩、舒张等练习,同时引导患者不断强化自我意念,如:我一定可以战胜疾病。②音乐冥想疗法: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并播放宁静、愉悦音乐,嘱患者取舒适卧位,闭目,全身心放松,引导患者冥想自己处于一片花海中的感受,密切关注患者脸部表情、胸部起伏状态。①心理状况:采用Zung制定的焦虑量表(SAS)与抑郁量表(SD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其中SAS量表、SDS 量表均为20个条目,总分均为0~80 分,分数越高则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②应激反应: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手术20 min 的收缩压(正常范围80~140 mmHg)、舒张压(正常范围60~90 mmHg)、心率(正常范围60~100次/min),越接近正常范围代表应激反应越小。③康复效果:记录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主要包括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3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P
<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分,
P
<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比较
P
<0.05),见表3。表3 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
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多与胃黏膜损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胃息肉多发于胃底、胃体,息肉较小时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且存在潜在癌变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因此,对胃息肉患者行科学、合理早期切除术,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胃镜技术发展迅速,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因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并发症少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胃息肉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由于多数患者首次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流程及安全性存在不确定感,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害怕等负性情绪,从而加重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手术治疗效果。有关研究表明,术前持续焦虑、恐惧情绪会导致患者主动逃避手术,降低患者术中配合依从性,增加血压、心率异常风险,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因此,临床需有效的护理措施辅助胃息肉患者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传统胃息肉手术患者护理中,通常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缺乏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导致多数患者仍存在不良情绪,进而加重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治疗效果。随着现代医学理念的发展,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为中心已逐步替代控制患者疾病为中心的干预模式,既需注重躯体症状干预,又需关注患者心理层面的情绪变化,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有关研究表明,将情感安抚策略应用于手术患者护理中,能有效安抚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降低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情感安抚策略是指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情绪状况,对患者实施系列情感安抚对策,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本研究将情感安抚策略应用于无痛胃镜下行胃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护理中,通过跟踪患者住院期间各阶段的情绪状态,分析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对患者各阶段实施针对性情感安抚策略,可充分满足患者内心需求,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疾病康复,从而提升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将情感安抚策略应用于无痛胃镜下行胃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升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情感安抚策略能显著可显著改善无痛胃镜下行胃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