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联合ABC护理管理对子痫前期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

2022-09-22 14:59:04廖容娣陈嘉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子痫新生儿产妇

廖容娣 陈嘉胜

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产房 529100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后,并伴新发血压升高相关表现,该病呈持续性发展,如若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症状,引起抽搐或昏迷。由于多数产妇对于疾病认知较差,其常担心疾病威胁分娩过程而累积恐惧、焦虑情绪,产生较大精神压力,而精神压力会促进子痫病情发展,加重患者精神负担,故而予以必要的健康教育与情绪疏导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联合应用PDCA与ABC护理管理,PDCA循环管理是以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部分组成的质量管理基本方法,目前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公司管理,近年逐渐引入医疗体系并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构建PDCA循环强化护理管理可以规范护理内容与方法,保证护理措施的同质化效果,提高患者的抗病积极性。ABC管理法属于分类管理法,其将患者基于一定比例分为A、B、C 3类,根据不同分类划定患者护理层次,予以对症处理,确保护理工作有层次、有目的、有重点。目前已有众多报道提示PDCA管理与ABC护理管理均可提高子痫前期患者的认知水平与用药依从性。本研究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收治产妇为例开展实验,探讨其对子痫前期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法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2例子痫前期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6例,年龄16~41岁,平均(27.69±2.44)岁;孕周30~40周,平均孕周(35.40±1.53)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8例。干预组46例,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27.23±2.60)岁;孕周28~40周,平均孕周(35.14±1.90)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6例。两组孕妇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产妇符合《内科学》中子痫诊断标准;②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且产检胎儿正常,无先天性疾病;③产妇无精神疾病,交流能力与理解力正常;④产妇定期于我院产检,有完整产检记录;⑤对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或其他并发症;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肝、肾器质性疾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即给予解痉、降压等对症治疗,由护士进行用药指导,监测生命体征,日常进行健康宣教,教育内容以病情基础知识,药物作用机制等为主。患者出院后,护士定期通过电话随访,指导产妇健康饮食,日常以清淡食物以及新鲜蔬果为主,同时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鸡肉,禁食辛辣刺激,寒凉油腻之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为分娩积蓄能量。同时调查自护情况,叮嘱回院复诊。干预组施行PDCA联合ABC护理管理,具体措施为:(1)计划(P):建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PDCA循环管理小组,组长于管理前对组内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以子痫前期相关知识以及PDCA管理、ABC护理管理工作重点为主,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才可批准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由组员全面考评产妇对妊娠及子痫前期等认知情况,通过阅读病历、事前沟通等方式掌握产妇病情程度、家庭情况、性格、接受能力、心理状态等,综合评估结果,以“控制血压、改善症状、保证母胎平安”为目标,为每一个产妇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包括情绪疏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管理。(2)实施(D):①情绪疏导:由于产妇认知不足,常会担心子痫前期会对分娩及胎儿产生不利影响,易积累焦虑、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加重病情同时亦会导致护理工作难以开展。护理人员应当根据产妇实际情绪表现制定针对性的情绪疏导计划,如焦虑者加强日常沟通,安抚产妇疾病并不可怕,介绍治疗成功案例以强化产妇信心;恐惧者则邀请产妇伴侣予以支持,积极满足其需求以减轻心理压力,保障母婴安全。②健康教育:采用ABC护理管理进行健康教育,首先基于产妇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B、C 3个等级,设立不同教育目标,A级产妇是重点关注目标,其教育须最优先完成,内容包括分娩与用药指导、心理疏导、日常饮食习惯建立等;B级产妇较为重要,教育内容为最希望产妇掌握的内容,主要以子痫疾病知识为主,围绕自我护理相关内容进行教育;C级产妇相对不重要,健康知识仅需了解即可,由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相关检查并予以说明。③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在使用药物时为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药理、基本作用、使用方法、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产妇用药依从性。用药后观察产妇尿蛋白、血压等体征,评估机体器官与系统受累情况,酌情加减药物。(3)检查(C):组员定期以问卷或提问形式对产妇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评估产妇对子痫与分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观察产妇病情进展,总结护理效果并上报。组长对组员护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同时不定期视察工作情况,发现护理问题,加以记录。(4)处理(A):组长每个循环末期组织例会,在会议中肯定护理组员工作效果,将记录的护理问题展开讨论,共同商议改进计划,加入下个循环中。同时组员定期对产妇护理效果予以肯定,为其制定下一个阶段健康教育及病情控制目标。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联合评价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其中GAD-7量表共7个条目,HAMD量表共17个条目,各问题得分相加为总分,总分越高表明焦虑与抑郁情绪越严重。②记录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情况。③采用阿氏(Apgar)评分评价新生儿情况,分值越高则身体状况越好,另外统计两组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死亡等不良结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分析

组间比较显示两组产妇护理前GAD-7、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产妇GAD-7、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妇心理状态对比(分,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分析

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更高而剖宫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表2 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n(%)〕

2.3 两组新生儿情况分析

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高,且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死亡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表3 干预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子痫是由产妇年龄、血压、精神状态、生活习惯、体重增长过快等因素引发的妊娠期综合征,该病目前尚无治愈性疗法,需根据产妇存在症状予以针对性护理以控制病情发展,保障母婴安全。当前有关最佳的护理方法尚有争议,但考虑到精神压力是子痫的重要促进因素,因此予以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极为必要。本研究提出将PDCA与ABC护理管理联合运用于子痫前期产妇群体中,并实际以本院产妇为例开展实验。

当前已有众多学者将两种方法联合运用于各类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如熊海燕等将其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其研究显示联合运用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施行常规健康教育的患者。王婷和刘耘指出,运用PDCA联合ABC管理教育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比例由21.2%提高到34.6%。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两组产妇护理前GAD-7、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产妇GAD-7、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究其原因是ABC护理管理按产妇病情及认知情况将其分为3个等级,确保健康教育有中心、有层次,采取不同措施对产妇进行差异化的宣教,激发其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配合日常护理。同时利用PDCA循环管理,强化护理的专业性与针对性,以疏导产妇精神压力,增强抗病信心。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干预组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更高而剖宫产率更低。这是因为利用PDCA管理为产妇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通过健康饮食将机体状态控制到最佳。此外情绪疏导有效减轻了产妇的心理压力,使其以更为自然的心态面对分娩,实现护患高效配合,从而促进自然分娩。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高,且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死亡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更低,结果与徐珊等类似,其指出采用PDCA联合ABC管理的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27.5%。这与PDCA管理中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的运用有关,通过层层递进的强化护理,提高产妇认知,帮助其养成正确用药习惯,从而帮助产妇了解子痫前期症状表现,及时用药控制,减轻对母婴的影响,促进新生儿良好结局。

综上所述,子痫前期产妇施行PDCA联合ABC护理管理有助于疏导负性情绪,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新生儿情况,值得推广借鉴。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子痫新生儿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00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给新生儿洗澡有讲究
如何防范子痫
导致新生儿死伤的原因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24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12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