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楠 孙云 刘颖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扬州 225000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胃癌的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及饮食因素等,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饱胀不适、消化不良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表现出上腹痛、贫血、厌食、消瘦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常采用胃癌根治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术后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既往研究显示,在术后对患者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续性护理可以保障患者在院外的护理质量,对患者提供院外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指导等,可释放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的自觉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针对性饮食指导是在院外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恢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针对性饮食指导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P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有关胃癌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心理辅导,告知患者在术后以营养丰富的流食为主,多吃少盐易消化的食物。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针对性饮食指导干预。方法如下:①成立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针对性饮食指导小组,成员由资深的医生和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要求每位护理人员都有负责的专项工作,确定延续性护理的重点内容。在开展护理前,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讲解有关延续性护理管理和针对性饮食干预的相关知识,并进行知识和操作考核,考核成功者,方可参与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由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合适的健康手册。②患者在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相关用药知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掌握患者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患者联系,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的健康手册发放给患者,使患者可更好地了解疾病。同时通过线上信息平台由护理人员为患者解答疑问,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出指导建议。③在进行随访时,应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及药物的相关事项,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叮嘱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和康复锻炼,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家庭护理方案。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对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讲解疾病痊愈的案例,叮嘱患者家属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支持,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饮食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习惯等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术后正确的饮食方法和常见营养不良的解决方法,告知患者饮食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可进食刺激性、高盐、过硬、过烫的食物,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鱼蛋类食物以补充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保证患者每日的蛋白质及热量达到正常摄入值,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合理搭配食物,均衡饮食,遵循少量多餐、细嚼慢咽的原则,不可食用过多。若患者食欲不佳,应搭配一些可开胃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玉米、冬瓜等;若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应搭配一些降血压的食物,如芹菜、木耳、苹果等;若患者免疫力较差,应多吃可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扁豆、薏米等。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每天的饮食进行记录,了解患者的饮食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意见,为患者制定最为合适的饮食方案。并随访了解患者饮食干预情况。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1个月。
1
.3
.1
临床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1
.3
.2
焦虑、抑郁 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SAS采用4级评分,总分低于50分为正常。SDS采用4级评分,53分以下则为正常。分数越高,代表焦虑、抑郁越严重。1
.3
.3
营养状况 在干预前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的转铁蛋白量、白蛋白量及前蛋白量。1
.3
.4
并发症 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肠粘连、呕吐和倾倒综合征等。1
.3
.5
预后 在干预后1年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情况。P
<0.05)。见表1。表1 两组患临床指标比较(分,
P
<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
P
<0.05)。见表3。表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P
<0.05)。见表4。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P
<0.05)。胃癌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其中以男性为主。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因胃癌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且与其他慢性疾病相似,导致患者容易忽视,进而发展成为胃癌晚期,不仅损害患者的消化功能,还会使肝功能受到损害,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经胃癌根治术治疗后的患者其消化道功能受到损伤,出现胃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均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之患者的康复过程较长,给患者的快速康复带来一定困难。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其对疾病的积极意义受到临床医生们的关注。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饮食指导可在患者出院后,将护理服务延续到院外,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可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改善营养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饮食指导可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疾病的恢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饮食指导将饮食护理措施延续到家庭,可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主动性,有利于改善预后。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叮嘱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支持,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可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有利于使患者树立信心,缓解不良情绪,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转铁蛋白量、前蛋白量、白蛋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饮食指导可提高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饮食指导可在院外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习惯和营养状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可为术后的恢复提供营养保障。当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时,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在干预期间注重营养膳食搭配,不仅有利于增加患者的食欲,还可以摄取充足的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及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保证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预后。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记录,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有利于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摄入充足且均衡,遵循少量多餐原则,有利于减轻消化道负担,从而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针对性饮食指导可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