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效果分析

2022-09-14 06:36:08陈志健罗德宏钟晓燕梁喜芳林进光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丁苯氯吡格雷

陈志健,罗德宏,钟晓燕,梁喜芳,林进光

阳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阳江 529500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颅内动 脉狭窄,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多以药物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片等作为常规对症治疗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发展,但仅靠常规对症治疗对部分病情严重者治疗效果不理想[2]。丁苯酞作为一种含消旋-3-正丁基苯酞的新型药物,可有效抗脑缺血,发挥脑保护作用,氯吡格雷作为非噻吩吡啶类药物,具有有效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但目前关于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60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对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6 月—2020 年9 月阳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 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53~73 岁,平均年龄(62.57±4.25)岁;男16 例,女14 例;身体质量指数(BMI)19~24 kg/m2,平均BMI(22.33±0.35)kg/m2;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3~24 h,平均时间(13.55±3.10)h。对照组患者年龄55~75 岁,平均年龄(62.61±4.27)岁;男18 例,女12例;BMI 19~25 kg/m2,平均BMI(22.37±0.38)kg/m2;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3~25 h,平均时间(13.58±3.13)h。纳入标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确诊者;对本研究药物不过敏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临床资料完整者;依从性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伴有脑出血、脑栓塞等其他严重脑血管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及免疫缺陷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伴有精神、意识障碍,且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130078,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0 mg×30片)口服,100 mg/次,1 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1163270,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 mg×7片)10 mg/次,1次/d;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0614,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0 mL:400单位)用量根据血糖调节;阿卡波糖片(国药准字H19990205,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50 mg)口服,50 mg/次,1 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国药准字H20050299,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0.1 g×24粒/瓶)口服,0.2 g/次,3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056410,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75 mg)口服,75 mg/次,1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评估两组患者治疗4 周后的情况,包括无效(NIHSS 评分增加18%以上或降低18%以内);有效(NIHSS 评分降低18%~45%);显效(为治疗后NIHSS 评分降低46%~90%);基本痊愈(NIHSS 评分降低90%以上)。(2)神经功能。采用NIHSS 评分(总分42 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 周后和治疗4 周后的神经功能,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越差。(3)血液相关指标。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STACOM 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

研究组治疗4 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 周后和治疗4 周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s) 分

a表示与治疗前比较, P<0.05;b表示与治疗2周后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治疗前13.45±4.55 13.47±4.58 0.017 0.987治疗2周后10.23±2.30a 11.57±2.59a 2.119 0.038治疗4周后6.56±1.09ab 8.23±1.22ab 5.591<0.001 F值123.456 119.441 P值<0.001<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相关指标情况

如表3 所示,治疗4 周后,两组患者外周血PLT、FIB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 较治疗前均延长,研究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相关指标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相关指标情况(±s)

a表示与治疗前比较, P<0.05。

组别研究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PLT(×109/L)治疗前143.52±17.44 143.55±15.51 0.007 0.994 PT(s)治疗4周后122.35±15.20a 135.21±14.32a 3.373 0.001 FIB(g/L)治疗前3.99±0.82 3.97±0.80 0.096 0.924治疗4周后2.33±0.24a 3.01±0.55a 6.207<0.001治疗前13.55±1.09 13.52±1.11 0.106 0.916治疗4周后18.94±1.52a 15.45±1.60a 8.662<0.001

3 讨论

近年来,据临床有关数据[6-7]显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导致其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呈显著升高趋势。目前,临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片等常规对症治疗药物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虽可改善患者病情,但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指标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探讨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效果,取得了一定临床研究成果。

丁苯酞是临床治疗脑缺血的新型药物,化学成分为消旋体-3-正丁基苯酞,口服进入患者机体后具有吸收快、作用持久的特点,具有改善大脑微循环的作用,可促进缺血区新血管形成及血流量增加,进而有助于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8]。此外,氯吡格雷具有药代动力学平稳的特点,进入患者机体后口服吸收迅速,且生物利用度极高,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进而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疗效[9]。丁苯酞可以有效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形态学改变,改善缺氧复氧诱导的皮层神经元胞质钙离子超载,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在核小体间的断裂,拮抗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从而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10]。丁苯酞还可降低脑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磷酸肌酸含量,从而具有保护缺血脑组织和改善脑能量代谢,促进神经恢复[11]。本研究中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4 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可明显改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神经功能,进而有助于提高疗效,与既往研究[10]结果相一致。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治疗4 周后的外周血PLT、FI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PT 均长于对照组,提示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可明显改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丁苯酞和氯吡格雷均具有抗脑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二者联合用于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进而可显著改善机体血液高凝状态,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12]。丁苯酞还可以减少梗死面积,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微循环,降低脑组织缺血损伤继而控制组织损伤诱导的机体高凝状态[13]。徐国卫等[14]研究发现,丁苯酞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可明显改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丁苯氯吡格雷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城市地理(2015年24期)2015-08-15 00:52:57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橡胶工业(2015年3期)2015-07-29 08:24:04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25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