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促胃液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2022-09-06 07:28:18马巧宁田丹丹雷宏斌马竹蕊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三焦功能性例数

马巧宁,田丹丹,雷宏斌,马竹蕊,李 艳

(1.陕西省大荔县中医医院,陕西 渭南 7151002.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为主要症状,经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分成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上腹疼痛综合征两型[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FD的患病率可达23.5%[2]。本研究主要观察颊针(头、颈、背、三焦)治疗F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陕西省大荔县中医医院收治的FD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4.18±5.15)岁,平均病程(14.81±0.55)d;观察组平均年龄(43.34±4.15)岁,平均病程(14.43±0.77)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审批号:DLXZYYY202005-24)。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FD的罗马Ⅲ诊断标准制定[3]。FD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症状中的1个或多个: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并且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痞满证的诊断标准制定[4]。A.自觉胃脘部痞塞、胀满或胀痛不适;B.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在两个月以上;C.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因有关。凡具备以上A、B项,参考C项及其他症状、舌苔、脉象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近15 d内未服用促胃动力药物,积极配合治疗;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精神病患者;意识不清,不能表达主观不适者;进展性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其他严重消耗性疾病者;易感染或出血者;合并心血管、肝、肾、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1.5 剔除标准 治疗过程中不遵医嘱,自行服用其他药物或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中途退出研究或失访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10 mg/片)治疗,每次10 mg,每日3次,餐前30 min口服。连续治疗两周。

2.2 观察组 给予颊针治疗。针具:采用0.18 mm×13.0 mm中研太和一次性使用针灸针。取穴:头(颧弓中点上缘向上1寸)、上焦(下颌骨冠突后方与颧弓下缘交叉点)、下焦(下颌内角前缘)、中焦(上焦与下焦连线的中点)、骶(下颌角前上0.5寸)、腰(背与骶穴连线中点;背穴为颧弓根下缘颞颌关节下)。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手指、针具、针刺穴区常规消毒,将毫针套入针管,针管下端抵住针刺穴位,拍管进针,调节针刺方向、深度,至腹部查体阳性体征改善,或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两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NDI评分,包括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DSI)和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NDSI评分项目包括胃痛、胃胀、胃灼热等症状的发作程度、频率,评分越低表示症状越轻;NDLQI评分项目包括睡眠干扰、认知控制、食物饮料、干扰4个领域,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②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评分项目包括胃胀、腹胀、胃痛等14个条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个级别,分别计0、2、4、6分。③血清GAS、MTL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4 mL,离心取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GAS、MTL水平。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中证候疗效的评定标准制定[5]。痊愈:主要症状、兼症及体征基本或完全消除,疗效指标≥95%;显效:主要症状、兼症及体征明显好转,70%≤疗效指标<95%;有效:主要症状、兼症及体征轻微好转,30%≤疗效指标<70%;无效:主要症状、兼症及查体阳性体征没有显著好转,甚或加重,疗效指标<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共脱落5例,包括中途退出研究3例,转院两例;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两例。

(2)N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DSI、NDL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D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DLQ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观察组 36 治疗前 50.12±0.63 74.19±2.03治疗后 18.63±0.35△▲ 94.67±3.27△▲对照组 36 治疗前 51.08±1.43 72.08±4.57治疗后 23.03±0.82△ 84.86±3.15△组别 例数 时间 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

(3)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观察组 36 62.17±4.28 27.00±2.40△▲对照组 36 60.42±4.53 39.83±3.11△

(4)血清GAS、MTL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GAS、MT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促胃液素、胃动素水平比较(pg/m L,±s)

表3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促胃液素、胃动素水平比较(pg/m 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促胃液素 胃动素观察组 36 治疗前 51.73±1.03 110.34±2.45治疗后 73.53±4.05△▲ 152.21±3.70△▲对照组 36 治疗前 57.52±4.57 109.26±3.41治疗后 63.03±2.17△ 135.26±2.95△

(5)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33/36),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FD的发病机制包括胃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升高、精神心理因素及脑-肠轴功能紊乱等。西医治疗FD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等,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抑酸剂、促动力剂、神经调节剂、组胺受体拮抗剂等,但对部分患者无效,且长期使用存在不良反应[6]。针刺疗法具有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FD的治疗。相关研究表明,针刺可以促进胃排空,调节胃电活动,调节胃敏感性,影响血浆代谢物,调节胃肠激素[7]。

本研究采用颊针疗法治疗FD,颊针疗法是一种新型微针体系,是以与解剖对应的全息胚作为肢体脊柱靶点,以三焦五脏为核心的气化系统为脏腑靶点,将身心合一的理念融汇于治疗当中。临床上颊针以治疗头面、躯干、四肢的痛证为主,对内脏疼痛亦有一定疗效[8]。在FD的治疗上,颊针疗法主要通过调气调神以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在选穴方面,本研究选取头、上焦、中焦、下焦、腰、骶进行颊针治疗。其中三焦属特定穴,《难经》有“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之论。颊针疗法将这个整体意义和格局的三焦称为大三焦,区别于单一“决渎之官”的三焦。针刺三焦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使三焦气化调畅,五脏六腑功能和谐,故临床症状好转。头、腰、骶是基于整体观的取穴,可使患者精神安舒、神志调畅,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GAS、MTL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促进胃收缩,进而影响消化道功能,MTL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D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DLQ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GAS、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颊针治疗FD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GAS、MTL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康复。颊针治疗FD主要通过调畅气机,使气血津液疏布正常,实现患者自我康复,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综上所述,颊针治疗FD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GAS、MTL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适合临床广泛推广。目前,关于颊针的相关研究较少,今后将针对颊针治疗FD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以进一步验证颊针治疗F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促进颊针疗法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三焦功能性例数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6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 02:10:56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