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晏萱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克拉玛依市 834000
2020 年, 教育部将颁布的《高校课堂思政建设工作指引大纲》, 是全面推动高校课堂思政教学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为高校课堂思政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用好课堂作为主渠道, 思考政治理论课要始终在改善中强化, 提高内容亲与力和针对性,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盼, 其余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种课程与思考政治理论课同向并行, 产生协调效果。”这也明确了课堂思政德育建设的核心。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也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课程思政工作中也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缺少思政课教师的参与指导,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须与思政课程互相配合;二是“课程思政”是近年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式,很多教师观念仍然没有转变,只有部分年轻教师在钻研“课程思政”工作,申请立项或参加教学比赛,其他老师认识不够深入,实施方面仍有很大欠缺;三是“课程思政”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够深入,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手段都有待改进;四是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在不同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有着不同,不能只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理科类专业课程可以融入:课程思维方法的训练,科学伦理教育,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科类专业课程可以融入: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等;国家提出坚持“三全育人”的要求,那么就要在各个方面实施教书育人手段,“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学校的高职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的研究和探索方面任重道远。
新能源汽车概论是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汽车专业学生在大一阶段开设的课程有:公共基础课,例如:高职语文、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课程以及汽车专业导论、新能源汽车概论等,这些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基础课程,通过这些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进行正确教育引导,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对于新入校的学生,这一阶段是激发学生专业兴趣的关键时期,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才能真正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1)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融入点
在学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中,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历史,这里有许多西方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较为先进,新能源汽车品牌诞生较早,并且这些汽车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汽车品牌造成一定影响,使国产品牌汽车遭到冲击,有些学生可能对汽车有片面的错误认识,认为外国的汽车品牌更好。实际上,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成就和制造实力,通过列举我国自主研发的“比亚迪”等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具备领先技术,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领域,我国已经拥有非常大的市场,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迅猛,几十年内就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由此说明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我们要以国家取得这些成就而感到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以节约环保教育为融入点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家用轿车已经大面积普及,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拥有一辆家用轿车,而快递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许多大型运输货车在公路上行驶。这些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这些车辆大多数都是传统燃油汽车,而燃油汽车带来了问题,需要消耗石油能源,同时排放的尾气会给人类带来环境污染和身体伤害。例如: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氮氢化合物,会引发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还有其他分气体大多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同时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大气气候异常,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所以环境改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宗旨就是为了实现绿色环保,是一种创新性的技术,为了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尽到的责任。所以,要重视环保问题,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约,其中节约环保就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3)以职业道德为融入点
汽车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主要工作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故障诊断排查以及汽车销售等工作,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求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在毕业后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培养学生守信重诺,将来应该在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具有诚实劳动,诚信经营的道德品质。最后,要有服务意识,工作中能够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这些都是从事汽车专业学生要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
4) 以工匠精神为融入点
例如,在讲授到2009 年,上汽成立承担新能源汽车开发任务的上海汽车捷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掌握核心技术,并做到了全球领先。上汽捷能的电池、电驱、电控的“工匠”们在7年的开发中精力曲折艰辛,由此引申出,许多大国工匠的事迹,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国工匠,并不是因为起点多高,而是因为自身的不懈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教育学生不要因为自己学历层次比本科或研究生低而自卑,让学生学习这种工匠精神,将来在社会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5)以法治思维为融入点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推广,离不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种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营销与售后,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和保障。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知法懂法,运用法律思维去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同时,汽车售后、维修保养,均需要懂的法律知识,要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新型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三全育人。要求授课教师具备较强的育人责任心,善于分析学生的现状与实际能力,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案例,加强思政教育,达到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
1)学校建立“课程思政”开展机制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教务部门制定了《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在2021 年度开展两批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工作,立项者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2)加大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培训
为帮助教师深化对“课程思政”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的认知,整体上掌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设计和开发融入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学校组织人事处和教务处联合,多次聘请专家开展“课程思政”专题讲座,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这也是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具体举措,通过几次培训,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不断尝试将教师的思政智慧迁移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真正落在实践中,发挥“课程思政”培育时代新人的合力作用,让学生入脑入心。
3)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组建一支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团队的成员既要有学识丰富的专业教师,同时也要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思政课教师。《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团队,由系部专业课教师3 人,思政课教师1 人,企业兼职教师2 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1 人,中级职称3 人,初级职称一人,企业兼职教师均为技师。团队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新入职的年轻教师。通过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可以集思广益,精心研究教材,改变教学教法,充分挖掘课程中典型的“课程思政”案例 ,对课程进行总体设计,构建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相契合的课程体系。
4)师生共同参与开展“课程思政”
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指导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督导评价与学生评教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的地引导和正确的形式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三全育人”的目的。
表1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设计与思政元素对应表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通过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开展来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不断深入探究,这就需要教育者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方向,才能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