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 谢宜静 舒文杰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因腰椎间盘各部分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所致,可引起严重的腰腿疼痛,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目前,临床治疗LDH 主要采用保守治疗,通过镇痛、消炎等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因病发时疼痛难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中医在治疗、护理LDH患者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穴位敷贴、药酒、推拿等在其治疗、护理中应用较为广泛[2-4]。红外线照射可通过红外线照射患处产生热效应,有效促进血液循环[5]。自制药酒湿敷,将药酒湿敷于患处,为中医外治之法,可促进药效快速渗透至病灶处,改善局部微循环,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以降低腰部疼痛感[6]。鉴于此,本研究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红外线照射缓解LDH 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年12 月—2021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LDH 患者102例,纳入条件:西医诊断患者存在明显的腰痛,伴有或不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LDH;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中标准;单节段突出;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合并腰椎恶性肿瘤;存在腰椎骨折;合并精神性疾病,无法正常沟通;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合并肝癌、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如心脑血管疾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 例。观察组中男38 例,女13 例;年龄32~62 岁,平均47.25±6.32 岁;病程1~6年,平均3.21±1.05年;突出节段:L3~410例,L4~525 例,L5~S116 例。对照组中男41 例,女10 例;年龄30~63 岁,平均47.95±6.08 岁;病程1~7 年,平均3.63±1.13 年;突出节段:L3~412 例,L4~528 例,L5~S111 例。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止痛方法及消炎、活血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案,使其重视疾病;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8],包括蹬腿、昂胸、腰部前俯及后伸、鱼跃等;告知患者注意避免弯腰、扭腰等动作,不要超负荷搬运重物;告知患者养成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康复锻炼;观察患者心理健康情况,若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持续护理14 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红外线照射等中医护理技术。
(1)自制药酒:将鸡血藤、麝香、路路通、龙血竭等中药放置于75%医用酒精中浸泡,浸泡15 d 后湿敷,覆盖保鲜膜,每次30 min,每天2次;同时采用红外线照射。湿敷前将室内温度调至22~24℃,湿度控制在55%~60%,湿敷前对局部皮肤进行热敷,以促进皮肤毛孔舒张,湿敷完毕后续做好腰背保暖工作。
(2)红外线照射:采用重庆华伦医疗器械生产的神灯照射仪(型号:CQJ-23)照射,预热5~10 min 后,待药酒湿敷完成后,经红外线直接照射至患者病变部位,灯距离皮肤30~45 cm,每次30 min,每天2 次。照射期间注意控制患者与照射灯距离,护理人员需观察照射部位皮肤,若皮肤出现紫红色,需立即停止照射,局部涂抹凡士林较高,照射结束后注意保暖。
(3)穴位贴敷:取草乌磨成粉末,加白脉软膏调制,选取肾俞、阿是穴、腰阳关等穴位进行贴敷,每次6 h,每天1 次,持续护理14 d。穴位贴敷前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有无水肿、破损、过敏等,贴敷期间避免冲冷水,若贴敷部位出现过敏情况,需立即停止贴敷,于患处采用马来酸氯苯碾成粉末涂抹。
(1)临床效果:参照改良Mac Nab 疗效标准[9],症状均消失,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优;仍然存在稍微症状,活动轻度受限,并不会影响工作、生活为良;症状有所减轻,但活动仍受限,且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为可;症状并无改善,甚至加重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2)腰椎功能:于干预前、干预14 d,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价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10],评分包含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膀胱功能等4 个方面,总分29 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3)疼痛程度:于干预前、干预14 d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11]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10 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4)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14 d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12]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30 项条目,其中包含5 个功能维度、3 个症状维度、6 个单一症状条目,以及1 个整体生活质量维度,本研究中采用整体生活质量维度评估,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等级资料的构成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 时,观察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 时,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QLQ-C30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 时,观察组患者QLQ-C30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LDH 病因较复杂,研究表明,遗传、妊娠、腰椎发育异常、损伤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不尽早治疗,可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13]。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案[14],但因疾病发作时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长期用药可导致患者成瘾。因此,为缓解LDH 患者痛苦,寻求有效、安全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见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红外线照射可有效缓解LDH 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分析原因在于,中医认为LDH 主要因腰椎脉络不通、气血凝滞所致,自制药酒中诸药联合应用可发挥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消肿祛瘀之效,同时还可强筋壮骨、温经通脉,经湿敷并覆盖保鲜膜,可确保药物渗透性良好,尽快发挥作用[15]。李树英等[16]研究采用红外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显示可促进其腰椎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红外线照射可发挥局部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同时还对致痛因子的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维持内环境稳定,增强药效[17]。穴位敷贴可发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效,方中诸药联用可有效发挥消肿祛瘀、除湿消痹之效,经穴位敷贴可有效刺激穴位,并快速吸收药物有效成分,促进局部微循环,消除水肿,促进代谢,恢复细胞组织,改善腰椎功能[18]。三者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改善。
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QLQ-C30 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见三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LDH 患者生活质量。原因在于,经三者联合护理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药物作用较快,配合常规西医护理措施,可尽快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工作,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研究结果中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可见三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原因在于,自制药酒湿敷期间,护理人员通过调整室温、保暖操作等,提升患者躯体舒适感,并促进药物吸收,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期间注重对灼伤的护理,避免加重患者痛苦,缓解患者疼痛感;穴位贴敷期间对患者明确相关注意事项,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三者联合应用,并加以护理,患者康复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红外线照射可有效缓解LDH 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临床效果。本研究受样本量和观察时间等因素限制,存在一定局限性,后期可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探讨其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