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孟蓉的两岸妈祖情

2022-07-30 02:26:26林春茵
海峡姐妹 2022年7期
关键词:信俗信众妈祖

文/林春茵

台籍教授林孟蓉对妈祖文化一往情深。

5月下旬,在“妈祖故里”莆田市湄洲岛,“天下妈祖回娘家”活动接近尾声,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台籍学者林孟蓉的妈祖信俗田野调查也暂告一段落。

妈祖是海峡两岸最具影响力的“海上保护神”。在台湾,妈祖信众超过1600万人,占台湾地区总人口2/3。“妈祖信俗文化播衍路径显示,两岸同根同源,都是一家人。”林孟蓉说。

前几年,林孟蓉渡海而来,入职莆田学院。现在,她担纲主持的国家基金课题项目“‘一带一路’的视野下台湾地区妈祖文化与海上经贸关系研究”,已历时两年半,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林孟蓉表示,台湾早期经济发展与妈祖信仰关系密切,商业组织与宫庙组织二合一;在日据时期以前,台湾区域经济的商贸核心主要依附于港口的妈祖庙,并依此成为区域经济的商贸中心。

近年来,林孟蓉踏遍台湾大大小小数千座庙宇,梳理两岸渊源。如今,随着港口凋敝,一些宫庙香火大不如前,但她讶然发现,“即使是几块石头垒砌的小庙,都有乡民记得这是纪念当年先祖入岛的落脚渡口”。

踏访台湾北部的双溪,林孟蓉溯源台湾山区拓垦与妈祖信仰播衍的源流。在台湾基隆港和平岛三府王爷庙福建泉州漂流抵台的王船上,她见到了庇护先民横渡“黑水沟”的妈祖像。

“巨大的王船至今保留完好,船上妈祖像被建庙供奉,还经常被请出来在小岛上绕境巡安。”林孟蓉感慨道,这是对“根”的活态传承。

在做妈祖信俗田野调查时,林孟蓉常常被两岸民众对妈祖的敬仰所感动。她说:“妈祖信俗中深蕴的在地庶民文化,在一海之隔的闽台两地得到共鸣和呼应。”

2021年妈祖诞辰日,林孟蓉随莆田阪头村湄阪圣宫妈祖巡境。她犹记得,极具风情的巡境队伍中,莆田当地老太太身着红衣黑裙,手持扫帚,腰间系着草鞋,走在妈祖轿前为神灵座驾开路。

这让林孟蓉想到台湾妈祖绕境的驾前先锋“报马仔”。以台北市北投地区慈后宫妈祖绕境为例,她向记者细述“报马仔”的奇特装束:裤管一长一短,一足穿草鞋,一足赤脚,意指做事脚踏实地、在崎岖世间路上真诚奉献。

“两岸民众不约而同通过这样的装扮,来表达对妈祖大爱的感念感恩。”林孟蓉认为,莆田的清道队伍和台北的“报马仔”,都借由身上装扮蕴含寓意,“正是两岸庶民文化中最朴实的价值观与生命哲学”。

“福文化”也在两岸妈祖信俗中得以充分体现。林孟蓉说,莆田妈祖宫庙里,“福食”是指由庙里提供给信众“吃平安”的汤面或咸粥,“面线”有长寿、福气绵绵的寓意,这在台湾民间习俗里也象征去除坏运气;台湾妈祖信众每个月初一、十五也会带着“福圆”到妈祖庙里祭拜妈祖,“福圆”即桂圆、龙眼,象征祈福。

目前,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开办“妈祖特色班”,教授年轻学子们从古老妈祖信俗中提炼文创元素,助力“妈祖故里”文旅发展。林孟蓉期许台湾学子加入,“尝试换个视角看台湾,给两岸更多相互理解的机会”。

猜你喜欢
信俗信众妈祖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2:28
妈祖之光
中华诗词(2021年9期)2021-12-31 08:52:48
妈祖祭典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0
广西沙头旧街天后信俗文化价值研究
试析陈靖姑信俗标准化在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经济师(2020年9期)2020-02-28 19:55:22
不该举手时别举手
故事会(2018年19期)2018-10-11 07:01:52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环球时报(2017-07-18)2017-07-18 08:02:50
妈祖形像考——兼论妈祖服饰及妈祖形像复原实践
丙申猴年论“封侯”
“万国茶帮”拜妈祖
海峡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