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空间改造更新中廊空间的设计研究

2022-07-21 05:02:42卢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校园空间建筑

卢璐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1 引言

校园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场所,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心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外在形象,因此,校园空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造和更新。在校园中,廊空间是必不可少的空间构成要素,承担着连接若干个不同空间的职责,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基于此,在校园空间改造更新过程中,应注重廊空间的设计和改造,从而优化校园空间结构,为在校园中学习工作的群体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

2 廊空间在校园空间中的应用

研究和分析校园空间廊空间的应用时,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

1)西方校园。教堂和修道院是早期的西方教育建筑,这些建筑群中往往存在着封闭的内院。这些内院的周围通常分布有柱廊,内部建设有讲堂等公共场所,用于教学活动和生活。这种类型的廊空间单侧界面比较开敞,实现了建筑物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有效结合。进入中世纪,教堂是西方校园建筑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而廊空间则成为教堂建筑的一种主要空间。通常来说,在西方的建筑类型中,廊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与柱紧密相连,柱廊是最为常见的结构形式,这种廊空间的主要作用是交通和引导[1]。

2)中国校园。很早以前,中国就已经存在学校这种空间形式,在中国的文化中,教育事业是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古代时,校园的形式表现为国子监和书院等,其中,较为著名书院还有并称为“四大书院”的应天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以及岳麓书院,这些书院中同样存在着比较多样化的廊空间。发展到如今,现代校园建筑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受古代亭台楼阁文化影响颇深,许多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中常见中国传统的院落式空间布局风格,在这里,校园空间中的廊空间常见的形式为回廊,基本作用为连接若干个空间和空间秩序的组织和引导。

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现存的校园空间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校园建筑的需求,校园改造更新已经成为一项必然之举。以往校园建筑中的廊空间大多发挥联系作用和交通作用,形式和施工材料均相对单一,没有新意。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应当在校园空间改造和更新期间注重廊空间文化风格和施工材料选择,使其具备更加多样化的功能。与此同时,在更新和改造廊空间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这一建筑空间建设场地的平整性。

3 廊空间在校园空间改造更新中的设计策略

3.1 校园空间动态整体规划策略

校园空间改造更新本身属于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校园空间的健康发展,需要提升动态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廊空间作为校园空间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其设计和实际应用一方面可以重组校园内的建筑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这项工作的进行同样会受限于校园空间发展情况和整体规划,必须以这些内容为基准展开实际设计[2]。为了实现校园空间规划的动态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坚守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在设计和规划期间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不仅如此,在改造更新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校园空间内现存的资源和设施进行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便于在校园空间改造和更新的过程中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实现校园空间改造更新和廊空间设计的可持续化。

2)对校园空间内存在的若干个差异化功能区域要形成长远的规划。作为校园空间的构成要素,廊空间本身具备多样化的功能,这对校园空间发展趋势和功能需求的明确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空间功能定位,防止校园内部出现空间赘余或者空间需求无法被满足的情况。

3.2 适宜的空间形态及空间组合策略

校园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发挥创造力、传播知识,也是教育事业开展的重要场所。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空间环境,廊空间设计应当遵循空间秩序合理且形态适宜的要求。空间形态的含义是,由若干个廊空间组合围成的空间形态。廊空间本身具备灵活性特征,这也意味着廊空间本身还有较强的空间适应能力,可以满足校园的实际使用需求。

在对校园的空间改造更新过程中,以通道与空间的组合为依据时,廊空间的类别可以被划分为并列式、穿插式、导向式以及包容式,这4 种不同的类别在校园空间中的实际分布情况如图1~图4 所示,图中的灰色部分为其他建筑结构,黑色部分为廊所处位置。

图1 并列式

图2 穿插式

图3 导向式

图4 包容式

从整体形态上来看,廊空间具有线形特征,归根结底,廊空间在校园中的本质就是通道。通过上述4 种廊分布位置可以发现,正是由于这些多种多样的廊空间的存在,校园空间才会更加灵活、更加多样。基于此,在实际展开廊空间的设计时,相关人员要注重不同廊形式的合理运用,使校园内部各个空间之间的联通更加顺畅,并真正发挥划分整合区域空间的作用,将原基本处于独立状态的、形态大不相同的若干个空间更加科学地连接在一起,并成为一个整体,起到引导空间秩序的作用。

3.3 校园空间改造新旧空间之间的协调与对比

在对校园空间进行改造更新时,无法避免的一项设计手法就是对校园空间中的新旧建筑进行协调与对比,在廊空间设计时,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使校园中原本存在的廊空间与改造后的廊空间之间充分协调,才能真正发挥改善空间整体效果的功能[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注重多个角度的设计,而外部空间比例协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将廊空间的整体宽度设为K,将廊空间外墙的高度设为G,最后将其整体长度设为C,可以通过K/G、C/K确定廊空间的整体尺度,由于廊空间与其他建筑空间相比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C/K≥1 的情况下,随着数值的加大,廊空间本身的线性特征就会更加明显,人们使用廊空间时就会感受到更加疏远;当K/G≤1 时,随着数值的不断减小,廊空间也会更加拥挤,人们在使用期间也会明显感觉到廊空间带来的局促感。由此可见,在校园空间改造更新期间,应合理确定廊空间的长、宽、高,给使用者更加舒适的空间体验。

3.4 提升使用者空间使用感受的策略

人们在使用廊空间时,产生的使用感受和对廊空间的体验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由许多个差异化的瞬间感受共同组合形成。在形成空间感受期间,要促使每一个可能影响使用者空间感受的因素一同发生作用、相互结合,从而赋予使用者更加深刻且更加完整的空间感受。通常情况下,廊空间都属于步行空间,这一功能属性意味着廊空间最基本的一项功能就是保证行人可以在廊空间内畅通无阻且安全地通过。与此同时,校园空间中使用到的廊空间的作用之一就是实现交通路线的缩短,并增强空间利用率,因此,这也要求廊空间本身的路线分布不能过于烦琐和冗长。灵活多变的廊空间可以促使使用者在整个步行期间避免单调,因此,设计廊空间时,需要在差异化空间形式的应用中倾注更多的注意力。首先,宽度的变化。当廊空间的宽度不同时,其本身可发挥空间的尺度也会不同,也就是说,更加宽广的廊空间除了可以做到最基本的交通功能之外,还可以衍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功能(见图5)。

图5 香港科技大学廊空间

这种经过局部宽度调整的廊空间相当于打断了连续的空间,使空间形式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更加丰富。这种局部宽度较大的廊空间形成了一个“厅”,它不仅具备常规廊空间的交通功能和联结功能,同时还可以作为一个师生休憩、交流的场所,功能更加丰富。因此,在设计廊空间时,可以根据校园空间的实际情况赋予廊空间更加多样化的功能。

4 结语

无论对于何种形式的建筑空间,廊空间形式属于一种比较积极的空间类型,其本身所具备的线性特征决定着他所需要承担的联系与交通的功能。在教育事业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社会大众对校园空间设计和规划的要求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校园改造更新也将持续不断,廊空间的设计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趋于完善,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总体而言,校园空间改造期间廊空间的设计应当遵循人性化、可持续化、开放化、整体化以及适用性5 项原则,并不断借助现代化的设计策略展开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校园空间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