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组织MK、SPARC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及预后转归的关系

2022-07-19 00:55:56王现玲孙吏聪郭培云吕艳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口腔癌生存率分化

王现玲 孙吏聪 郭培云 吕艳丽

近年来,口腔癌患病率逐年增加,尤以年轻人居多,由于口腔癌早期症状不太明显,被临床发现时往往确诊为中晚期,导致患者生存率不高[1]。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中期因子(midkine,MK)是1988年Kadomatsu等发现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可以修复创伤,加快神经生长,增强纤维溶酶活性[2]。有研究报道[3],MK在肾癌患者中的表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可以提高肾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是1981年Termine等分离提纯的细胞基质蛋白,在血管新生、组织修复、细胞迁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已有研究证实,SPARC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高表达,但在口腔癌的相关报道较少[5]。本研究探讨口腔癌组织MK、SPARC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及预后转归的关系,旨在为口腔癌的早期诊断给出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行手术切除的口腔癌标本组织84例,另取癌旁正常口腔组织作为对照。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及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口腔癌;②年龄大于18周岁。排除标准:①合并脏器疾病;②合并全身慢性疾病;③其他恶性肿瘤;④精神类疾病;⑤手术前没有进行过化疗。入选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8例;年龄28~79岁,平均(64.32±5.82)岁;癌旁正常口腔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 cm以上,经病理证实无肿瘤浸润。

1.2 方法

对MK、SPAR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1)在光镜(×400)下,MK阳性标准为细胞膜/质中观察到清晰的棕黄色颗粒。随机选取10个视野,阳性细胞数15%以上为高表达,小于15%为低表达[6]。(2)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判定SPARC结果,SPARC阳性为细胞质和细胞间质呈黄色。以染色强度计分:棕褐色3分,棕黄色2分,浅黄色1分,无色0分。在光镜(×400)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阳性细胞百分比>75%为4分,>50%~75%为3分,>10%~50%为2分,≤10%为1分,阴性为0分。两项的乘积大于或等于3分,为免疫组化阳性,反之阴性[7]。

1.3 随访

于术后通过电话询问、门诊复诊等方式随访,统计患者的死亡率,以患者死亡为观察终点,随访截止时间是2020年10月。

1.4 观察指标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K和SPARC的表达差异,MK和SPARC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组织中MK和SPARC表达情况比较

口腔癌组织中MK的高表达率为52.38%(44/84),高于癌旁组织的2.38%(2/84)(χ2=52.807,P<0.001);SPARC的阳性表达率为40.48%(34/84),低于癌旁组织的65.48%(55/84)(χ2=10.537,P=0.001)。

2.2 癌组织中MK、SPARC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MK在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的口腔癌组织中,高表达率高于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的口腔癌组织(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的口腔癌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SPARC在分化程度低、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的口腔癌组织中,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高、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的口腔癌组织(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的口腔癌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MK、SPARC表达水平与口腔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例,%)

2.3 不同MK和SPARC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

对84例口腔癌患者进行随访,随访36个月,以患者口腔癌复发死亡为观察终点,死亡45例,3年总生存率是46.43%(39/84)。MK高、低表达者3年生存率分别是38.64%(17/44)、55.0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5,P=0.043),见图1。SPARC阴、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是22.00%(11/50)、82.35%(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38,P<0.001),见图2。

图1 不同MK表达口腔癌患者生存曲线图

图2 不同SPARC表达口腔癌患者生存曲线图

3 讨论

口腔癌多发于头颈部,与患者吸烟饮酒、局部刺激、病毒入侵等因素有关,目前,还没有研究报道给出明确的发病机制[8]。MK是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名称是由妊娠中期首字母与肾脏英文首字母的合成,最早在小鼠胚胎瘤细胞中被发现[9]。有研究指出,MK与肿瘤的发展关系密切。正常组织中MK低表达或几乎不表达,而在已有的文献报道中,大肠癌、宫颈癌、肝癌、卵巢癌等癌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10]。研究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口腔癌组织中MK的高表达率更高;且在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的口腔癌组织中,MK的高表达率更高,提示MK参与了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口腔癌早期诊断的监测指标。钱涛等[11]研究表明,MK高表达率在肝内胆管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更高,且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研究结果与其一致。MK可通过诱导增加交感神经元的数量,促进神经母肿瘤细胞的发生;还可以上调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促进口腔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进而促进口腔癌组织的生长与分化。MK生存曲线图显示,MK高表达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与方慧英等[12]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提示MK与口腔癌预后关系密切。

SPARC是由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不同类别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中,可作用于细胞基质,使其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来阻断基质合成过程,同时可促进间质降解酶、胶原酶等多种蛋白酶的合成,在血管生成、肿瘤细胞表达中发挥作用[13]。SPARC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两级分化,在有些癌组织中低表达甚至几乎不表达,而在部分癌组织中高表达,如前列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等。张书勤等[14]研究发现,SPARC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具有促癌作用。在细胞外基质中,SPARC可以降解基质蛋白,破坏细胞外基质的屏障保护功能,有助于肿瘤细胞迁移。此外,SPARC还能通过增加基底膜溶解产生的钙离子结合肽,促进生成肿瘤血管,进而促进肿瘤的侵袭能力和转移过程。本研究SPARC的表达结果与其相反。研究中,与癌旁组织相比,口腔癌组织中SPARC的阳性表达率更低;且在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的口腔癌组织中,SPARC的阳性表达率更高,提示SPARC参与了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口腔癌早期诊断的监测指标。SPARC在口腔癌中具有抑癌效果,作用机制有3个方面:(1)可以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7等肿瘤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肿瘤血管生成;(2)作用于内皮细胞DNA的合成过程,从而限制癌细胞的生长;(3)提高肿瘤细胞在放、化疗中的敏感性,有助于加速肿瘤细胞凋亡。生存分析显示,SPARC阳性患者的生存期低于阴性患者,提示SPARC阳性表达可以提高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MK和SPARC在口腔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中更高。MK和SPAR在口腔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生存分析显示,MK低表达和SPARC阳性的口腔癌患者生存率更高。MK和SPARC可以作为口腔癌疾病发展及预后的指标,检测其水平有助于临床及时干预治疗,进而提高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

猜你喜欢
口腔癌生存率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8:04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14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口腔冲洗在口腔癌皮瓣修复术后护理的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