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书 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STEMP教学设计模式探究
主 编:汪广荣
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定 价:68.00元
ISBN:9787561583326
高校的思政课是一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课程。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在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培养更多素质高、眼界宽阔、政治素养高的新时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并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支持。思政课能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协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高校应当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目前,我国高校在思政课的实践方面仍然存在着模式固化、认知片面、评价机制不到位、路径不清晰的情况,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高校的思政课实践路径应当具有清晰的方向,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评价的标准,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的育人效果。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STEMP教学设计模式探究》一书从STEMP教学法的角度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和实践思路。全书共四章17节,内容方面包含STEMP思政课的教学概述、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案例分析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等。STEMP思政课教学体系能够从多维度、多角度、多渠道以及多种路径对思政课进行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以及影响力的评价。能够对思政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综合素养进行有效的评估,包括教师自身的育才、育德能力,是否能够发挥学科影响力和思政教学影响力,思政教师是否具备课程的胜任能力,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自信心、获得感、教学延伸和社会影响力进行有效的测评。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STEMP教学设计模式探究》在高校思政课实践路径方面提出采用STEMP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STEMP中的P指的就是社会实践,为避免与科学混淆采用了Practice中的P。第一章概论中提出在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采用科学元素、技术方法、量化分析、工程思维以及实证方法来对思政教学进行实践。思政课程不能仅凭理论教学,更应当具有实证性、现场式以及体验感,通过思政社会实践的路径来将思政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基地进行有效的融合。这也是思政教学采用信息技术、数据处理、工程思维以及量化分析的大前提,通过实践参与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观察研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思政实践的场景、角色以及过程,才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章中将质性研究应用在思政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实践的主体视角来对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场所进行考察,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发展来促进实践主体的成长。通过采用心理科学来对实践研究进行洞察,对思政课实践的组织环境、基地环境以及具体的运行机制来进行综合考察,通过传统的STEM教学模式转向STEMP教学模式,加强社会实践中的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对课程实践的适应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存在着教学模式固化、实践路径不清晰等情况。思政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涉及经济、文化等多项内容,需要通过多元化教学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该书第三章以STEMP教学案例的形式对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了分析,通过科学化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系统工程案例分析以及社会实践案例分析等多方面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推进,理论讲授是必要的,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思政课具有较为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涉及到政治学、哲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方面内容。高校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需要通过教材来掌握大量的专精深理论基础,但这样的课程内容较为空洞和枯燥,对新时代高校学生而言较为困难,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更具趣味性和全面性。思政课的教学主旨在于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将思政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深刻的感知。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STEMP教学设计模式探究》的编写结构采用了递进的形式,更具层次性,采用案例结合的形式更加直观,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该书来充实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对社会实践进行更加有效的组织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