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铜陵学院经济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61)
书 名:探索与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主 编:马洪奎
出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定 价:82.00元
ISBN:978756435428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塑造发生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立德树人重要使命,为了适应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及意识环境调整带来的影响,必须进行管理变革与创新探索。互联网便捷的信息交换渠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交流途径,也减少了其真实接触社会的机遇;多元的社会价值思潮,拓宽了大学生职业成才之路,也影响着其主流价值取向的形成。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集多年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之大成,从细处着眼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可能出现的问题点,并给予详细分析与全面解答。该书将内容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思政工作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创新创业探索之路;第三部分论述如何应用新媒体;第四部分简述学生干部管理策略;第五部分详细阐述班级管理研究成果;第六部分概述安全管理内容;第七部分关注心理健康管理;第八部分简要分析寝室人际关系。
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为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技术支持与平台优势,管控网络环境中对大学生思想和意识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源头,才是思政教育管理与创新探索的真正目的。首先,构建大学生绿色网络认证平台。以往只有通过校园网访问互联网,有利于网络过滤管理,但是网络使用不便捷。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大学生利用网络提供了便利,同样给思想意识潜在影响带来可乘之机。因此,只有切断社会不良思潮通过网络侵蚀校园的通道,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给高校管理和师生学习生活的技术支撑作用。要加大人力与物力投入,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设计符合本校教育教学特点的绿色认证上网软件和手机app,鼓励全体师生安装,并纳入评先树优考核。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负面网站与信息源清单目录,集中对师生反馈进行核实研判,及时更新软件屏蔽数据库,全面截住不良信息传播途径。同时,通过软件统计师生点击率较高网站,甄选其中核心信息与有效链接,在校园网开辟直接入口,鼓励使用校园网浏览网站和获取信息,提升信息真实度与可靠性。大学生关注的热门信息、热点网站,均可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数据依据,掌握学生思想变化与意识诉求,以此作为思政工作出发点,让师生感受到心灵真切关怀与思想有益帮助。该书第一部分,谈到用“三心”做好大学生日常管理指出,将思政教育做到学生心坎里,切实了解其所想所感所及,用细心真心换取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事半功倍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其次,搭建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互联网+时代呈现的网络平台及技术支撑,为共享平台建立带来契机。思政课堂教学材料、最新思政教育理论汇总以及国家地方党政教育资源,均可汇总到此共享平台中,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提供帮助。充分借鉴公共学习软件及院校优秀平台建设经验,获取政策支持,不断扩大权威资料来源量与平台承载量,增加信息访问接口与师生认证渠道,提高资源搜索、学术访问及在线浏览速度。经过试验应用及专家认证后,在全校范围内普及使用,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成为宣传学校的重要窗口。本校课堂思政教学系统、思政教育阵地宣传系统,均可以依托平台构建,提升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先进性和归属感,展现学校对于思政教育工作重视和信心;通过与兄弟院校沟通建立平台共享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思政教育工作成效提升蓄力。要不断壮大平台运营维护人才队伍,增加思政教育专业人才比例,不仅提高最新权威信息获取敏锐度与提炼精确度,而且提升网络平台访问速度与使用体验。该书第五部分,讲述班级管理中学风建设问题,指出充分利用思政教育信息共享平台,组织班级成员采取共同学习、思想线上碰撞等形式,通过线上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分享学校优秀学习型人物先进事迹,激发班级学生奋发学习热情,促进积极向上学风树立养成。
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需要具有优秀思想道德素质、过硬责任担当意识、崇高职业素养的大学生作为人才支撑。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为广大师生带来全方位便捷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产生影响。通过搭建大学生绿色网络平台及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学管理与手段创新,实现思政教育成效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