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对分+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7-11 02:55:56郑海筝
科技视界 2022年14期
关键词:讲授教学法思政

郑海筝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0 引言

“对分+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是“对分课堂”和“翻转课堂”相融合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对分课堂”是指将课堂教学“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一半留给学生,使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相互配合,来完成教学的过程。“对分课堂”通常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讲授(Presentation)、学生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学生小组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先由教师讲授知识,使学生明确知识框架,再给学生时间来吸收内化知识,最后通过学生讨论来强化知识学习。“翻转课堂”是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系列教学活动。课后,学生继续自主探究并总结知识。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分课堂”和“翻转课堂”,都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单向的知识灌输,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但两种教学模式也都存在着缺陷。“对分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比较单一,但相对重视教师的讲授讲解,“翻转课堂”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但弱化了教师的讲授作用。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发展存在着互补和适存性。因此,教学者将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用于课程教学,能更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它强调有效的学习应在不断的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合作学习,以达到学以致用。在“对分+翻转”课堂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建设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实施,能保证学生学习目标及学习方向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本文就PBL教学法在“对分+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 P BL教学法在“对分+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并受到广泛关注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别在于PBL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炼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设置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教授知识点的目的。该教学方法能够以学生为根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能够纠正传统教学中的弊端。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过程以讲授知识为主,单一灌输知识,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信息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理解不透彻,知识点记忆不强。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采用PBL教学法后,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视角,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提出问题,并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使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和实践,加深学习体验,并强化知识框架和结构层次,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记忆更加深刻。这也有效地增强了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PBL教学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中,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也被广泛开展起来。

1.1 PBL教学法在“对分课堂”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是一种将教师讲授知识和学生内化吸收强化知识的过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和认知心理特点,也强调了教师的教学讲授作用。教师在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来安排教学。从教学时间看,“对分课堂”将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给教师进行知识点讲授,一半给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和知识讨论。“对分课堂”的教师讲授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师讲授,它不是将课程全部知识点分重难点的进行讲解,而是要给学生梳理知识框架,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的知识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掌握什么、接下来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从而指导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要怎么做。留给学生的教学时间,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要先留时间给学生,通过回顾讲授、观看视频、查阅教材资料等方式回顾知识,进而内化知识。第二部分再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知识讨论。通过知识内化和知识输出的过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应根据课程知识的特点进行分类,将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自主探究,而剩余知识点学生自主学习较困难,教师应加强讲解分析。在“对分课堂”的教师讲授部分,教师一方面要讲授知识并梳理知识框架,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后续学习。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有序性和方向性,教师可采用PBL教学法,通过设定核心问题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以完成学习过程。教学核心问题可以按不同层次来确定。根据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制定两到三个,通过整门课程学习,学生可解决的问题。而每一篇章可设定若干一级问题,通过篇章学习能解决此类问题。每一章节可设定二级甚至三级问题,学生学习完章节内容后就能够解决该类问题。学生解决多个低级别的问题后,就能解决高一级别的问题,这就使课程学习更加紧凑有序。为了保障课程问题设置合理性,教师应首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并明确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再根据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来设置问题。教师在讲授阶段,既要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又要进行知识点分析,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方向。

1.2 PBL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强调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展开课程教学前,要先准备课程相关资源,发送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自学使用。学生自主学习后,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学习成果展示、课程知识讲解、课堂讨论等。课后,学生可根据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知识整理或知识拓展。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要实时通过网络平台、聊天群组等安排教学任务,引领学生完成各阶段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还要关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根据学习情况反馈调整教学安排。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要明确自身的引领作用,并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和个体效果,必要时也可通过网络讨论、微课、视频等分析讲解知识点。

这种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真正实现教师高效和正确的引领作用,也需要采用PBL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整体安排设定每次课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以此来引领学生展开课前学习,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并总结教学内容。PBL教学法的应用,能使教学情境和教学核心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间提出适合的问题供学生体验和探究,真正实现了翻转课堂的“翻转”效果。

1.3 PBL教学法在“对分+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对分+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分层次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整门课程作为一级层次,而下属分设二级、三级乃至四级层次。适于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留给学生自主探究,不易理解分析的教学内容留给教师进行讲解。教师在开课前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教学计划表,让学生明确教学安排。每次课前布置教学问题提供教学情境并上传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时,教师用一定的时间进行重难点知识讲解,解决前期教学问题,梳理课程框架,再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学习讨论。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课程知识,或提出新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拓展。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的合理性和层次性,也可以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不同准备难、中、易不同层次的问题和情境,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

在采用PBL教学法开展“对分+翻转”课堂教学时也要注意,教师应按照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准备配套的教学资源,如PPT、微课、视频、练习题等,也要做好教学过程中突发情况的预案,这样教师就能够游刃有余的掌控教学节奏。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特别注重教学反馈。教学反馈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软件及网络平台的统计功能,教师可查看学生教学资源使用情况。通过群组讨论和个别访谈,教师可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和学习需求。通过有针对性的小结练习或单元测试,教师可查看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通过掌握学生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的梳理与解决过程,教师能够明确下一步的教学引导方向。

2 基于P BL教学法在“对分+翻转”课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与各专业课程相融合,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其本质是一种旨在立德树人的专业教育;其目的是各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在“对分+翻转”课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讲授和思政案例展示来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乃至教学问题及教学情境,设置独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师在开展专业课程讲授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挖掘“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使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式地完成思政教学项目。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立应紧密跟随专业教学体系设置。教师要设置“课程思政”课程总目标,并设置每篇章的“课程思政”教学一级目标,再继续分设“课程思政”教学二级目标,以此类推,整门课程教学可具有完整的、分层次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可遵循以PBL教学法开展的“对分+翻转”课堂专业教学的基本流程。课前,教师发布课程学习目标和教学资源的同时,安排思政教学内容。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源活动等的发布要密切联系专业课程教学,自然引出,避免生搬硬套,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中,教师用一半时间进行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可引出思政内容。而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阶段,教师可安排分组实践、分工讨论、专业知识学习中收集本专业职业素养要求及寻找榜样人物等活动,通过实践探索和敏锐观察由学生自己来提炼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课后,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引导学生总结精神、心理、价值层面的收获,以此巩固并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3 结语

“对分+翻转”课堂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不仅能深化专业教学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也能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体验性。应用PBL教学法开展“对分+翻转”课堂教学,能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讲授教学法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政课,暖暖的模样
当代陕西(2021年11期)2021-07-22 07:05:40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