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本,读写结合

2022-06-26 11:15:56何李洪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提高策略读写结合

摘要:在新一轮课改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的细致化和全面化受到广泛关注。教师需要尽量避免单向知识灌输,提升课堂教学的标准和质量,围绕高精度的教育教学要求,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非常关键,教师可以着眼于课本,将这两大基本环节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保障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读写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

结合经典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不难发现,读写结合和教学策略的作用比较明显,许多教师主动探索新的教学路径,打破教学常规,围绕读写结合开展基础教学活动,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稳步提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情况比较基础,但是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读写能力有助于学生实现正确表达和知识的快速吸收。语文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加强对课本的深入剖析及研究,真正实现读写结合。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结合,那么学生会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独立思考、大胆判断,大部分的学生会转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从阅读和写作着手,积极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对策。通过阅读深化学生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细节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保障学生能够实现顺畅表达。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阅读与写作相割裂,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学生非常容易出现思维断层和思维误区。如果教师能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主动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板块,那么对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齐头并进将会有重要作用。学生也会逐步构建完善的思维框架,主动串联知识点,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手法,实现高效阅读和以手写我心,同时,教师能够实现轻松上阵,主动减轻自身的综合教育教学压力,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实现大胆阅读、自由发散,全面挖掘个人的学习潜能,凸显自身的才华及魅力。将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之中,写出具有一定可读性的精彩文章。

二、小学语文读写能力提高现状

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比较复杂,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站在学生的视角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交流和情感共鸣。有的教师出现了思想误区,机械性的开展读写练习活动,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两者的独立性较强,学生无法主动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存在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整个课堂教学节奏比较快,学生却难以获得充足的阅读时间和写作时间,往往浅尝辄止。

三、依托课本,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读写能力提高策略

(一)利用写作辅助学生阅读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逐步改善,提升教学层次,教师需要注重课前写作,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和训练手段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接触不同的写作手法,掌握科学高效的写作对策。然后开展深度阅读活动,明确阅读的题目和主旨,然后让学生反复阅读、深入品味,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实现深度遐想,进而完成后期的写作任务。这种先写作后阅读的形式能够减轻学生的理解压力及负担,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学生也可以在读前写作的过程中主动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技巧以及层次结构,进而明确个人后期的阅读思路,实现顺畅阅读和高效阅读。教师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给予学生全程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自主写作、大胆阅读。比如在鼓励学生以"他是我的好朋友"为题目写作时,教师可以着眼于学生的主体价值,关注学生的主观兴趣以及学习基础,利用形容词来形容朋友的性格和外貌,然后进行简单写作。大部分学生会各抒己见,情绪比较高,能够主动活跃个人的思维。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自主阅读与朋友相关的文本,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真正实现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这种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保障学生对阅读与写作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二)利用阅读促进学生写作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容忽略,教师需要积极拜托传统舆论模式的束缚,实现两大育人板块的紧密结合,保障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写作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阅读是基础和前提,教师需要把握主次順序,让学生先完成阅读任务,然后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自由写作。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比较开阔,能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主动自觉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大胆发挥。在调整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确保阅读文本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鼓励学生深入体会,最后完成写作任务。比如在引导学生学完《草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回忆自己的旅游经验,说一说自己最难忘的一次旅游体验。简单传授写景的技巧,让学生主动迁移新旧知识,明确个人的写作思路,进而对文章的谋篇布局技巧以及表达手法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在感知不同情境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较足,能够主动结合个人对草原的理解进行模仿,将个人的个性化体验融入其中。

(三)注重课后总结及反思

课后总结及反思非常关键,有助于避免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实现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掌握课后反思的具体要求,全面审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确保对症下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总结和反思课堂中的收获及不足。明确学生的中心地位,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导及点拨,让学生能够对个人在阅读和写作中的综合表现有一个系统客观的认知,进而重拾阅读和写作的自信心,学会自主反思和总结,这一点对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读写结合是非常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对打造品质课堂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依托课本逐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活动。关注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逐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并实现触类旁通。

参考文献:

[1]张绪珍.依托课本,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读写能力提高策略探讨[J].2020.

[2]李月杰,苏小红.依托课本,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读写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8):1.

作者简介:何李洪(1986.02—),男,壮族,云南省砚山县人,红河学院本科,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珠琳镇吊井小学教师 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提高策略读写结合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25:04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9:54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5:44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