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梅 林梅
【摘要】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某种特定技术、技能和素质。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态度与敬业精神、教学能力、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调查对象认为,专业态度与敬业精神是职业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是目前东莞市幼儿教师群体最欠缺的职业能力,而常规、特殊儿童心理辅导和行为观察等实操性内容是幼儿教师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能力中的薄弱环节。东莞市幼师职后培训形成了以教师进修学校为点,统筹全市幼教资源;以幼儿园为面,全面提升幼儿教师水平的一体式培训体系。在今后的幼儿教师培训中建议增强对幼儿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的培训,同时适当增加教学评价、教育研究等自我发展的培训。
【关键词】幼师;职业能力视角;职后培训体系
在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背景下,近几年学前教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伴随着“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近几年适龄入学儿童的数量急剧增加,幼儿园“一位难求”,幼儿教师供不应求的现象亦将越来越普遍。新教师的大量涌入和原有队伍的总体质量不高,使得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加强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越来越迫切。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某种特定技术、技能和素质。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前儿童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使儿童学习,达成学前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职业能力是幼儿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保证,也是其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从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视角出发,以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并分析幼儿园园长对职后培训的建议,同时通过走访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东莞市幼儿师范学校和创思幼儿园集团收集了相关的培训资料。近几年,东莞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加大了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过程中,东莞市主要形成了以教师进修学校为点,统筹全市幼教资源,幼儿园为面,全面提升幼儿教师水平的一体式培训体系。虽然东莞市的幼儿园职后培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与改进的地方,本文将围绕幼儿教师职业能力、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园园本培训及建议四个方面论述。
一、幼儿教师职业能力
综合相关研究,本文将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定位于五个方面,即专业态度与敬业精神、教学能力、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根据自制的《幼儿教育专业职业能力问卷调查》,通过对园长的问卷与访谈得出以下几点启发。
1.专业态度与儿童观等理论培训应贯穿整个职后培训体系
结果显示,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程度依次为:专业态度与敬业精神、教学能力、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理念指导行动,态度引领实践。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态度。园长们将专业态度放在了职业能力的首要可见其重要性。不同的儿童观带来不同的行为指导,因此科学认识幼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对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关键性意义。
2.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可将重点放在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问卷结果显示,教师最欠缺的能力依次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弹唱跳画说基本技能和教学环境创设能力。上述结果说明,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基本上能适应幼儿园教学需要。但为什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是园长认为教师最欠缺的能力呢?教育教学是幼儿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领域,其教学能力就构成一种教育媒介,有效地发挥着其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和幼儿园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侧重于弹、唱、跳、画、说等基本技能的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与转变。目前幼儿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相对不高,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重点必须由原来的基本技能培训转向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的培养。
3.增强幼儿教师常规、特殊儿童心理辅导和行为观察等实操性内容的培训
目前幼儿教师最欠缺的带班能力依次是:培养和建立幼儿生活常规、特殊儿童的心理辅导与行为矫正、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与评价、意外事故急救处理、处理幼儿日常纠纷。常规教育是使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研究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十分重要。特殊儿童的心理辅导与行为矫正属于特殊教育和心理学专业领域的知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涉及得很少,实际工作中处理的难度较大。敏锐的观察力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但因为班额较大,人数较多,具体实施中仍面临不少难题。意外事故急救处理知识的实践性非常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把幼儿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正是由于幼儿安全的重要性,对幼儿教师意外事故急救处理能力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这类实操性强,需要大量实践才能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职前培养中是很难建立完善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入职后尽快掌握,职后培训应当增加这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二、以教师进修学校为点,统筹全市幼教培训资源
教师进修学校是东莞市专门的教师培训中心,也是幼儿教师培训的官方机构,承担着全市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进修学校不仅组织和开展幼儿教师的培训,同时也通过联合幼儿师范学校统筹全市的幼教培训资源。
1.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进修学校是东莞市承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的专门机构,培训经费以公费为主,自费为辅,主要的经费来源有财政补助、省专项经费、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工作室、教育局补助。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具有几下两个特点:一是培训种类多、范围广,参与培训人员逐年递增。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訓种类多,专门开设了针对幼教行业不同工作性质和职位的培训班,涉及行政干事、骨干教师、园长、保育员、后勤人员、保健员、学历提升、教研员、财务人员和心理健康等各式培训项目,其中园长培训还细分为园长任职资格和园长素质提升班。从培训的范围来看,培训项目基本可以覆盖东莞市幼教行业的相关从业者。同时,参与东莞市幼儿园培训项目的人员呈几何式增长,由2014年的2309人扩大到2016年的8933人;二是以证书培训为主,同时兼顾精英培训。根据东莞市培训项目及人数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各类证书培训。以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班为例,2015年和2016年(培训时间横跨两年)的人员达到了5333人。此外,幼儿园保健人员培训班、保育员职业技能培训、幼儿园教师大专学历提高班这类培训班也是参与人数较多的项目。所谓精英培训,是指覆盖人群相对较少,以名园长、名骨干教师、教研人员、幼教干事为主,开展针对性较强、层次较高的培训,以提升部分幼教骨干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希望通过提升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能在整个幼教行业中起到引领与示范的带头作用。
2.幼儿师范学校
幼儿师范学校是东莞市专门的幼儿教师培养学校,具备较高的理论与师资水平。教师进修学校在统筹全市的培训项目时会将幼儿教师的一些相关培训委托给幼儿师范学校进行。通过借助幼儿师范学校的师资力量,利用其现有资源,切实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幼师学校的培训内容可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参见下表。
分析东莞市幼师学校的培训内容,可以发现其特点:一是培训范围广,覆盖专业态度、教学能力等各方面。幼师学校拥有幼教理论、心理学、声乐、美术、舞蹈、钢琴等各科专业师资,拥有较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东莞市幼儿师范学校不仅开设了弹、唱、跳、画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同时也开设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环境创设、常规教育、家园互动等其他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幼儿教师通过这些培训,可以进一步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二是重视教学能力的培训,其中以基本技能培训为主。上表可以看出,东莞市幼儿师范学校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的培训,占了总培训内容的三分之二,其中又以基本教学技能(弹、唱、跳、画)为主。同时还包括办公软件的运用这类基础操作培训。可以看出,东莞市幼师职后培训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对幼师教师教学设计、反思、科研等培训还很少涉及。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师学校也意识到必须增强自身的理论研究与指导,但这种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以幼儿园园本培训为面,切实提高广大幼儿教师的实践与反思能力
如果说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是点,起着带头示范作用。那么,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则是面,具体覆盖到所有幼儿园的每一位老师。因此,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发挥着更为基础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园培训工作做得好与不好,更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各个幼儿园的条件、资源、师资水平等不同,幼儿园的园本培训也不同。这里就以东莞市创思幼儿园集团为例,介绍其系统而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主要包括新教师培训、分层次阶梯培训和开新班培训。
1. 新教师培训侧重于新教师的岗位胜任能力
对于从学校刚入幼儿园工作的新教师而言,入职前的新教师培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的,不仅能帮助新教师了解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工作流程,同时有助于新工作的胜任。创思幼儿园很重视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机构岗位规章制度、教师工作要求、校园安全、行业分析与规划、幼儿园课程体系、家长工作等。此外,学习的同时教师需要完成一些相应的作业,如完成观察实践汇报表、绘制教室功能图、设计教案等,培训结束后还有专门的考核。
2. 有重点、分步骤的分层次阶梯培养
所谓分层次阶梯培训是指按照教师的工作年限及工作岗位开展培训,具体包括以下五部分。一是入职1-2年的新教师(配班)培训。对于入职1-2年,担任配班的新教师而言,除了入职前的新教师培训外,还有入职前三个月、入职半年、入职一年共四个阶段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配班工作职责、如何备课、教师语言、游戏组织、区域材料、环境创设、阅读分享等,培训形式为讲座、观摩、演练、演习、案例分析等;二是入职2-4年的教师(主班)培训。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主班教师,培训内容涉及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主题教育环境创设、绘本阅读教学、课程设计、区域材料投放、幼儿冲突的处理、奥尔夫音乐、一日流程管理和大班幼小衔接。从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主班教师的培训侧重于提高教师的带班能力、教育活动设计以及区域活动组织能力;三是骨干教师、年级组长、教学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幼儿园的教学核心人员,侧重于教学及教研能力,因此,这部分培训的层次较高,内容也较难,包括高瞻课程模式、各年龄段常规建立的问题与策略、教学论文的撰写、语言音乐美术各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芬兰技能教养法学习与运用等;四是保育及后勤岗位。针对保育员、后勤、医生等不同岗位分别有不同的培训,包括保育员应知应会、6S管理、后勤团队协作与突发事件处理、档案资料创建等;五是行政人员培训。行政人员的培训相对较少一些,主要包括凝聚力建立、开放活动组织、新行政上岗培训、园所安全管理及法律法规、大型活动方案。
3.开新班培训
开新班培训是一项非常有必要也很实用的培训,对于刚参加工作就接手新入园班级的教师而言更加有帮助,其内容包括新生入园流程与相关手续、家访、家长会、首月教育目标、教学计划与安排、家园联系等内容。培训时间一般在正式开学前,秋季在7月底或8月初,春季在2月底。
四、建议
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发现目前虽然东莞市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内容涵盖专业态度、教学能力、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等方面,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自我发展、教师的反思与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训还很少,教学能力培训停留在基础技能方面等。因此,依据幼儿教师职业能力,东莞市幼师职后培训体系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1.调整基本技能培训的方向,增加语言、数学、社会等领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培训
将注重弹、唱、画、跳基本技能的培训本身转向音乐、舞蹈、美术等相应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调查表明,东莞市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基本上能适应幼儿园教学需要。因此,在培训幼儿教师弹、唱、跳、画等基本技能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入音乐、舞蹈、美术等活动设计与组织,将技能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同时,相应的增加语言、数学、社会等领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培训。可以通过与幼儿园的合作,以现场观摩教学、“同构异构”等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提高幼兒教师的教学能力。
2.适当增加教学评价、生涯规划、教育科研等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训
依据东莞市目前的幼儿教师师资队伍情况,东莞市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现阶段主要集中在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提高教学基本教学能力上,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科研能力的要求还比较低。随着幼儿教师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培训工作可以适当的加入教学评价、生涯规划、教育科研等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训,帮助幼儿教师提高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丽芳.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 学前教育研究,2011(4).
[2]王淑宁. 近20年以来我国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及其展望[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0-113.
[3] 陈智峰. 拓展幼师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幼师生职业能力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4):59-61.
[4]刘萌生. 企业管理视角下的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