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失与己得

2022-05-30 00:51:20三希堂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人失今晚报人性

三希堂

唐末画僧、诗僧贯休在其《续姚梁公坐右铭》中写道:“见人之得,如己之得,则美无不克;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是亨贞吉。”“见人得失,如己得失”,此言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难,其中原因亦很简单——自私是人的天性。

人性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而幸灾乐祸正是人性阴暗面比较突出的表现。所以,我们有些时候看到的是“见人之失,如己之得;见人之得,如己之失”。

一般来讲,人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以及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会兼顾帮助他人,这一点我们都可以理解。然而,他人之失有时与我们根本就没有关系,也无需我们去幫助或关注;但面对他人之失,某些人却有一种获得之感,这又是为什么呢?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现象的出现,即因人性之自私所导致的攀比心理作祟——即面对他人之失,而自己完好无损,此时心中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似有所得,甚至有一种满足感;幸灾乐祸之心理,由此而生。

从这个角度讲,人生在世还是要戒除攀比之心,这不但有利于自己的心态平和,更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幸灾乐祸心理的出现,从而让自身的修养得以提高,让人性善良的一面能够更多地得以体现。

(摘自《今晚报》)

猜你喜欢
人失今晚报人性
智珠2则
领导文萃(2024年1期)2024-01-12 05:53:35
漫画2则
领导文萃(2023年15期)2023-09-12 12:38:19
慰老年诗友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杂文月刊(2021年11期)2021-01-07 02:48:01
逼近人性
吃力
人性的偏见地图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8
永远幸福
功能与人性
工业设计(2016年10期)2016-04-16 02:44:06
天道
中外文摘(2013年24期)2014-02-11 0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