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供图 王金彬
在强化“青山湖”河蟹品牌优势、拓展河蟹养殖方式过程中,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辖区水面资源和立体种养技术两大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让小河蟹成为大品牌。
每年的4~5月是养殖河蟹最关键的阶段,蟹苗像水稻秧苗一样需要短暂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极为关键。青山湖作为孕育河蟹丰收的水面资源,成为职工致富增收的“聚宝盆”。
近年来,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为了充分利用辖区近10万亩水面资源,在拓展水产行业基地规模建设上通过“青山湖”河蟹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条,一方面积极采取“秋蟹冬售”的销售新模式,提升河蟹价值,另一方面实施强强联合策略,让河蟹和稻米有机融合,助推辖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公司辖区内的河蟹养殖户达80家,养蟹水面面积3万亩,年平均产出河蟹225万斤。河蟹养殖繁荣的背后意味着市场竞争的日渐白热化。好河蟹如何能卖上好价钱?近几年,养蟹户开始在打破河蟹“金九银十”销售黄金期的规律上做文章,阳光大棚、室内搭建小池塘等新型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河蟹的销售期,让冬季百姓餐桌上也有了河蟹的“一席之地”。
公司“万亩蟹稻种养基地”成为网红打卡地
“秋蟹冬售”的模式一打开,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增加了河蟹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公司辖区河蟹产业向纵深发展。随着“青山湖”河蟹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攀升,如何借势蓄力,更好地将河蟹品牌影响力应用到稻米产业发展上来,近两年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在水稻种植上引入河蟹养殖,让立体生态种养农业成为稻米增收的突破口。2022年,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大胆尝试扣蟹冰下越冬试验,为辖区高端水稻专属品牌节本增效闯新路。经过4个月的试验,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功完成了扣蟹冰下越冬试验,试验后进行了第一次冬捕。技术人员通过观测扣蟹生存状况,为下一步扣蟹进入水田生长积累数据。
“当时在扣蟹越冬池里放了3500斤的蟹苗,3个月后越过了冬季的最冷时期,下完雪后我们锯开冰面给蟹增氧,当水中溶氧量在每升水6毫克的时候进行空气增氧,确保扣蟹越冬,从打捞出来的河蟹看,生命体征非常稳定,初步确定扣蟹越冬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化验室负责河蟹越冬项目的主任关龙峰说。
扣蟹冰下越冬试验采取明冰凝结、气泵增氧等方式,有效保障了扣蟹在70厘米冰层下的需氧量,为扣蟹存活提供了健康的生存环境。同时,扣蟹越冬试验的成功有效缓解了以往蟹苗运输时间长、成本高、体质差、水土不服、成活率低等弊端,为河蟹下一步进入水田生长缩短了适应期。
将生态种养理念融入农业生产中,近两年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通过“水稻种植+河蟹养殖”的立体种养发展模式,有效激发了土地增收潜力,助推了企业发展后劲,着力打造“蟹稻共生”模式,在实现“稻蟹”售价每斤30元、亩产值超200元的同时,订单“蟹稻”也水涨船高,售价达每斤1.5元,亩效益增收200元。“万亩蟹稻种养基地”成为辖区种植户致富增收的新名片。
公司河蟹喜丰收
好水育好蟹,河蟹助增收
凭借“稻蟹”支撑,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在水稻产业化发展上靠特色种养让“蟹稻”闯出了新市场。2022年,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将打造两处河蟹大眼幼体繁育基地,实现蟹苗本地繁育、自主供应。同时,将进一步发挥“特色订单+蟹稻基地+收购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优势,走差异化农业发展方向,让特色专属订单成为稻谷产业发展中新的突破口。
水稻河蟹立体养殖加反季节销售河蟹,让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青山湖”河蟹延长了销售时间、拓展了养殖空间,为“青山湖”河蟹品牌增添了新的活力。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下一步将继续探索“河蟹养殖+水稻种植”融合新理念,进一步助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公司“蟹稻”品牌实现蟹与稻的双丰收
公司党员服务队帮助种植户投放蟹苗
公司“蟹稻”立体养殖助力职工增收
公司扣蟹越冬养殖初见成效
“稻蟹”助力绿色水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