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研究

2022-05-24 13:32:34何丽闫娟蒋强军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2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

何丽 闫娟 蒋强军

摘要:就业指导类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和一门注重实践的综合课程,教师要依据课程思政的理念,结合学生成长需要,深度挖掘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全过程。本文在阐述就业指导课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优良品质等意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师资队伍等就业指导课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就业指导类课程 思政元素 路径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将育人的目标贯穿到各门各类课程教学中。高校就业指导课是公共课,旨在帮助大学生积极应对求职、就业、创业中的问题,同样需要将育人的目标贯穿始终。

目前,就业指导课程还没有完全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过于注重实用。该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以此为导向展开教学,在育人方面有所忽视,价值引领上重视不够。二是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缺陷,思政元素挖掘较少。大部分课堂教学也未根据“课程思政”的目标转变灌输式教学方法,未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一、就业指导课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

其一,调整就业观念。高校就业指导课,虽然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创业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大学生尚处于价值观建立阶段,非常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就业倾向的影响,存在部分学生不顾客观实际,就业愿望高的现象。如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还有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在家人的鼓励下,采取缓就业甚至不就业的态度,去全力考研考编考公。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往往更多考虑个人的发展,而对社会的需求考虑得比较少。在就业指导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在传授实用性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调整就业观念,将自身发展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其二,提高心理素质。现在的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很多还是独生子女,心理素质较差,心理稳定度不够。这在就业上表现为多种心理偏差:有的自卑,缺少竞争勇气;有的自负,好高骛远;有的过于依赖学校来落实就业单位;有的从众心理重,就业看身边同学,一边模仿,一边攀比,定位不准。凡此种种,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反过来又引起更多的情绪问题。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从容面对就业过程。

其三,培养优良品质。高校就业指导课,也肩负着教育大学生提升职业道德,培养优良品质的重要任务。当前,部分大学生成长于优越环境中,艰苦奋斗的精神较为欠缺,就业后不愿踏踏实实做事,爱岗敬业的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氛围,沉迷于题海,就业后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有些大学生受不良风气影响,诚实守信方面做得不够。在就业指导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培养其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团结合作精神等。

二、就业指导课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

首先,挖掘思政元素。

在就业指导课中,要推进思政元素与就业创业指导的有机融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寻找其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契合点,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质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等。把思政实践中零散的、活生生的“思政元素”梳理成系统的、有温度的“思政故事”。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学中,可以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引导大学生们“仰望星空”;同时,也可以校友从小处做起,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例子,正确评估自身实力与就业环境,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焦虑浮躁情绪,引导大学生们“脚踏实地”。在“职业素质养成”章节中,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讲解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提高大学生对工业强国的认识;同时,还可以陈薇研发新冠疫苗为例,重点培育大学生求实创新、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在就业指导实务上可能差强人意。但是,如果想要贯彻课程思政的要求,将思政元素带入课堂、融入教学,使其入脑入心,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效果一定大打折扣。因此,教学方法要创新。一是案例式教学。案例对象既可以是新闻人物,也可以是杰出校友;既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普通劳动者。只要他们的事迹能传递出能量,展现奉献、敬业、创新、务实等正向职业价值观,能以榜样的作用引导广大学子,那么就可以在讲解相关章节时引用。二是加强互动教学。可以多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招聘等需要大学生直接参与的教学方式,使大学生身临其境感。教师要高度关注大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言语、角色扮演中的举止、模拟招聘中的表现,敏锐地抓住学生在其中暴露出的就业理念的偏离、价值观的偏向、就业心理的偏差,结合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理论,开展个案的价值引导、心理疏导。再从个案引申,举一反三,将思政元素顺其自然融入课堂,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三是注重课外实践环节教学。就业指导课教师可以增设一些课外实践环节,比如参观考察、职业体验等,增强学生对职场环境的认知。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窗口单位,感受工作人员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也可以参观一些制造业车间,感受认真、严谨的工匠精神;或者直接去顶岗体验部分岗位,在实践中培育职场所需优良品质,提升综合素质。

再次,培养师资队伍。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思政”在就业指导课中贯彻实施的效果。一是要提高认识。目前,部分教师认识还不到位,甚至认为就业指導课就是将就业政策宣传到位,面试技巧讲解到位,对育人目标了解不够,认识不深。因此,要提高教师育人意识。二是要提高教学能力。加强思政课、就业指导课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经常性的培训活动,或者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教师逐步提高课内课外互动实践教学的把握引导能力,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现代化教学的能力。比如,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发布就业成功案例、面试经验、杰出人物访谈等,或利用新型的教学软件如学习通、云课堂等线上平台,增强互动,调动大学生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慧勤,刘小飞.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探析[J].科技咨询,2020(30):110114.

[2]黄玉凤.“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路径探析[J].海峡科学,2020(8):9193.

[3]甄晓东,白银,罗娜.“课程思政”理念下就业指导课教学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5):6769.

责任编辑:黄大灿

本文系安徽工商职业学院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就业与创业指导”(项目号:2020KCSZ18)和安徽省教育厅2020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重点项目“‘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项目号:2020szjyxm016)阶段性研究成果。9662AB48-F1CC-4F9C-AD31-4A74CA88EAAC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元素路径初探
科教导刊(2019年21期)2019-10-08 07:54:55
课程思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
文教资料(2019年12期)2019-10-08 05:12:52
浅议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痕迹检验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探索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文教资料(2019年17期)2019-09-01 12:06:58
信息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运用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青年与社会(2019年7期)2019-04-05 14: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