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胡静寅
摘要:医养旅游产业是新经济中潜力巨大的融合产业之一,受到学界的诸多关注。本文试图从多视角对医养旅游影响因素与经济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国内外学者们针对医养旅游产业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多、医养旅游产业链的整体性研究较少。由此,本文在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针对医养旅游产业链、医养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医养旅游产业制度建设方面提出几点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厘清医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脉络,为医养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产业融合;医养旅游;经济效应;医养旅游产业链
伴随绿色经济倡议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用环境换经济”的发展模式已遭到各界诸多诟病,传统“三高”(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单一型产业已经不足以应对国内乃至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为建立高效利用资源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各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更加重视产业融合的经济价值与现实意义,也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养旅游作为新经济态势下的绿色复合型产业,产业附加值较高且工业环境负担较小,目前以年均15-20%的增速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从医养旅游产业融合特性来看,医养旅游产业已与其他关联产业形成多业共生、多态互补、混业发展的趋势。相关产业通力协作促进医养旅游产业结构逐步迈向合理化,实现生态修复效应、社会融合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欣欣向荣的医养旅游产业也为关联产业提供更多机遇,推动关联产业衍生业态的发展。因此,医养旅游产业将成为产业融合趋势下备受瞩目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发展医养旅游可为政府解决老龄化民生问题提供部分思路;另一方面,逐渐提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为我国发展医养旅游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养旅游目的地。反观我国医养旅游产业的发展现实,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之硬软件配套设施不足,其整体水平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较于医养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更是高下立判,需要进一步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医养旅游概念界定、亚健康者流向、影响因素、发展模式以及经济效应等方面展开了诸多研究。本文基于对以上部分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期厘清医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脉络,总结别国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医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借鉴。
一、多要素差异对医养旅游的不同影响
(一)相对成本对医养旅游产业的影响
医养旅游者使用醫疗保健服务考虑较多的因素包括治疗时间、相对成本、健康质量服务以及文化动机等,其中价格因素在患者选择医养旅游目的地决策中所占比重较高。通过对医养旅游者在价格敏感度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得出:当它国医养旅游服务费用相较国内同等服务降低30%时,医养旅游者将前往别国进行疗养,比如,在印度进行同等同类手术的成本仅为美国同项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在现有全球医养旅游市场版图中,亚洲国家以其优惠的价格与高质量的服务在医养旅游市场中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其中表现最为亮眼的代表国家为泰国、印度以及新加坡。若医养旅游者能以较低的价格水平享受质量相差无几的服务,则医养旅游者前往服务成本较低的国家接受治疗与观光旅游不失为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二)资源禀赋差异对医养旅游产业的影响
在明晰影响医养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相对成本后,则需对引起成本差异的因素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对比医养旅游市场的资源供需状况,发现发达国家公共卫生系统运转存在短板,先进医疗资源多集中于私人医疗机构,供需差距较大,相应医疗服务费用水涨船高。患者在发达国家国内接受治疗,不仅等待就医时间相对较长,而且需要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与之相反,部分发展中国家高精尖医疗设备大量闲置,但囿于营销力度较小导致本国在医养旅游领域知名度较低,医养旅游市场尚未全面打开,医疗资源利用率不高。鉴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资源供需状况形成的鲜明反差,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在开发医养旅游市场方面赢得更多机会。
(三)文化景观和生态对医养旅游产业的影响
除去相对成本与资源差距等基本因素外,文化特色、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医养旅游目的地选择产生正向影响。文化特色一方面体现在目的地所在国家对某些隐私性与保密性较高疾病的接纳度上,例如部分医养旅游者选择的生育治疗、整容手术以及家族史疾病等。另一方面,从医养旅游者信奉的宗教信仰等因素来说,大多研究已证实:特定的精神信仰与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例如前往沙特阿拉伯治疗的医养旅游者认为精神生活与身体康健同样重要,这也为沙特阿拉伯开展以穆斯林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医养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此外,优质的自然景观是生态系统良好运转的前提,也是发展医养旅游的必要组成部分。医养旅游者不仅在医疗技术方面期待较高,而且对疗养环境标准要求较严,因此优良的自然环境是发展医养旅游的优势之一。
(四)信息技术对医养旅游产业的影响
在医疗服务质量问题研究中,信息通讯从技术层面在医养旅游中发挥了战略性作用。随着现代化医疗体系日渐迈入正轨,加之跨境医养旅游的服务特性,网络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平台将成为医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不同国家可借助电商平台为医养旅游产业输送在线专业人才,但也正因为电商平台嵌入医养旅游产业时间有限,因此相关部门需全面监管以减少医养旅游争议。
(五)制度规定对医养旅游产业的影响研究
此外,由于患者居住地所在国家对某些疾病所设的限制性法律规定、保险理赔与治疗服务的不洽性以及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等问题,部分患者选择前往医疗服务规定较为宽松且可及性较高的国家进行治疗。
二、双向作用视角下医养旅游经济效应的研究
(一)医养旅游的正向经济效应
1.催生专业医养旅游中介机构。由于各国医养旅游产业发展程度不一,协整度较高的医养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医养旅游者在选择相关服务时极易陷入信息不对称的困境,这一困境主要源于医养旅游者对专业医疗保健知识认知不足以及语言障碍短期内难以逾越等桎梏,因此,医养旅游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其功能主要体现为利用收集的有关卫生保健与旅行安排的一手信息,对患者选择、协商以及获取国外医疗健康资源给予相关建议。同时,为最大限度服务现有客户与获取潜在客户,众多医养旅游中介机构已开通在线服务,医养旅游者可在线浏览中介机构所提供的网页内容为其选购“一站式”医养旅游产品。因为医养旅游中介机构服务的对象为全球医养旅游者,对于服务质量要求更高,所以医养旅游中介机构需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
2.提升医养旅游产品质量。由于医养旅游中介机构进入市场资质审核标准不一,医养旅游中介机构所提供的医养旅游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因此医养旅游者选择医养旅游产品的参考标准值得深入研究。出于对医养旅游“体验式”服务特性的考量,医养旅游者需实际参与方可做出客观评价。特别对于跨境医养旅游服务而言,仅仅凭借中介机构网站提供的相关宣传文案而贸然选择医养旅游方案风险过高,因此潜在医养旅游者倾向于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采纳已参加医养旅游服务患者的真实意见,此类真实体验评价称之为在线口碑。尽管在线口碑业务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对医养旅游者消费行为的选择作用明显,也为医养旅游中介机构自动引入监督机制,倒逼医养旅游中介机构不断提升其产品质量。
3.推动医疗保健系统提质升级。从升级医疗保健系统来看,医养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得医养旅游患者来源国与目的国的医疗保健系统不断革新,提高医疗保健系统整体水平。医养旅游服务关乎人类生命健康,患者对于治疗医院的资质以及知名度要求较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衡量指标之一即为服务机构是否通过全球权威组织认证,对医疗机构认证度较高的权威组织包括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QHA Trent认证组织(QHA Trent Accreditation)以及国际医疗保健标准(HealthcareStandards International,ACH-SI)等。目前全球市场中各国通过JCI认证的项目汇总数为826个。特别是在2010年后,全球国家或地区每年通过JCI认证的項目总数以年均11%的增速波动增长。由此说明,医养旅游对于医疗保健服务的高标准使得多国医养旅游机构不断升级其医疗保健系统,从而跻身全球一流医疗机构行列。
4.增进医养旅游目的国社会福利。从增进公民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医养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医养旅游目的国社会福利水平,具体体现在医养旅游产业为目的地医疗系统与旅游系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整治医养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政府创造更多税收收入。当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高时,公民对医养旅游产业认可度随之上升,如此医养旅游产业与社会福利系统形成良性循环,二者发展水平兼可提高。
(二)医养旅游的负向经济效应
1.医养旅游业伦理道德风险。由于医养旅游产业与人类福祉唇齿相依,医养旅游产业伦理道德的风险仍是诸位学者讨论的焦点。从客源国角度,随着跨境医养旅游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部分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客源国对海外医疗资源依赖度过高,可能会阻碍客源国医疗人才的发展。同时,客源流失问题也会对医疗资源供给充足的国家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客源国医疗资源供过于求,高昂的医疗成本由少数群体进行分摊,导致客源国医疗产品单位价格过高。从目的国角度,如果吸纳过多他国的医养旅游者将挤占本国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有损于目的国原有公民的公共利益,也将容易导致一国内部地区间以及国与国之间医疗系统产生失衡风险。同时,由于在境外接受医养旅游服务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将返回客源国,所以术后康复、手术并发症以及药物副作用等风险将不得不由客源国承担。另外对于某些被客源国明令禁止的项目,例如活体器官移植手术,虽然其在部分目的国为合法项目或相关政府未设明确禁令,但其合规性与伦理性仍存在诸多争议。
2.医养旅游者隐私信息泄露风险。由于信息要素的不对等,加之互联网媒介在不同行业中的渗透度逐渐提高,患者敏感信息保护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具体表现在部分不法机构借助黑客技术等攻击医养旅游中介机构网站,盗取医养旅游者个人资料且将其售卖至其它关联方,从而为自身谋取利益。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们针对医养旅游相关的问题已有了初步的成果,但大多聚焦在概念界定、人员流向、影响因素、现状描述以及优化措施等定性描述上,对医养旅游的经济效应、产业融合模式、产业链研究也处于浅尝辄止的阶段。从医养旅游产业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比较,相较于我国学者们较多关注医养旅游资源供给市场的差异,国外学者们的研究范围更为全面,研究视角更为广阔,国内学者们缺乏对医养旅游需求市场的深度剖析。
三、综合利用多要素推动医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医养旅游一体的全产业链
医养旅游包含众多关联产业,其产业链的打造可为产业发展节省相当规模的交易成本,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业面对的外部风险。但遗憾的是,国内外学者们针对医养旅游产业链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按照产业链所处位置进行划分,医养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可分别从其上游、中游以及下游进行发掘。
医养旅游产业链上游包括医疗健康资源供应商以及旅游资源供应商等,优质的资源供给是医养旅游产业良好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对医疗健康资源与旅游资源分类分质研究可成为未来产业链研究的方向之一。
医养旅游产业链中游包括医养旅游中介机构等,该类机构多借助在线平台开展其服务,在线平台资质认证门槛不一,医养旅游者病例信息存在泄露风险。由于医养旅游中介机构尚未形成规范市场,因此医养旅游中介机构资质评定、门槛准入以及网络监管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
医养旅游产业链下游包括医养旅游者与医养旅游陪同者等。医养服务实施阶段是提升医疗产业服务质量的关键时间节点,但医养旅游者抵达目的国之后服务实施阶段的研究尚属空白。另外,医养旅游者亲友的消费选择或对医养旅游者产生较大影响。然而,学者们针对医养旅游者的陪同人员研究较少,因此,医养旅游陪同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倾向值得学界给予更多关注。
(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养旅游产业集群
医养旅游产业是全球新兴朝阳产业之一,目前,众多国家借助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纷纷开始着力开发医养旅游市场,以此通过拉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各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未来医养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将成为致力于发展该产业的各界人士难以规避的话题。然而就现实研究情况而言,有关医养旅游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实数凤毛麟角。因此,医养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与提升路径的研究也可成为未来研究方向之一。并且,医养旅游产业作为综合型产业项目,覆盖医疗保健健康养生、旅游休闲、互联网等多项产业,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需要政府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旅游部分等相关方的强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而以上部分均为医养旅游产业链的环节之一,由此,医养旅游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理应与医养旅游全球产业链协整共生,交叉配合。目前,医养旅游全球产业链尚未建成,相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仍处始发阶段,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可考虑从医养旅游全球产业链如何促进医养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机制分析入手,也可通过对医养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细致研究为医养旅游全球产业链的修正提出可行建议。
(三)规范医养旅游产业制度建设
由于医养旅游尚未形成规范市场,各项制度约束处于缺位状态,部分利益相关者极易利用信息不对称开展寻租行为。就医养旅游产业本身而言,健全完善的制度建设对其成熟度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有关医养旅游市场制度规定的研究或可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作为21世纪逐渐兴起的全球性产业,医养旅游产业蓝海已现,需要更多学者对此展开细致研究。上述医养旅游产业不同方面的研究展望或为学者们开拓更多思路。从多维度对医养旅游产业进行研究,从产业链角度对医养旅游产业进行剖析将显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