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双减”政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学生关注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但是对于英语阅读重视的程度不高,但是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很大一方面来自于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因此,在小学阶段中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正文: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对于一些简单的英语读物,学生能够读懂,让他们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但是,随着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年级的不断增加,知识在不断的增长着,英语的读物不仅篇幅增长,在英语阅读方面对于学生的要求也逐步的在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时候,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英语阅读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之前----扩充英语背景知识
在我们的英语阅读中,如果学生熟悉这个语篇以及阅读材料的主题,对于文章中的一些信息他们就能够很顺利的去理解。但是,如果学生不熟悉文章的主题,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障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1.针对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力。小学英语的教材,每一篇文章中都会有一定的插图,这样的插图不仅是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在潜在之中也是对于文章的背景知识的描述,是我们阅读材料的主题上的直观上的体现。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观看文章中的插图,并进行一些想象,能够根据图片用英语去进行表达,这样的表达能够让学生去了解我们的文章内容。例如:在学习牛津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 Seasons这一课的时候,本文是介绍四季的天气情况以及在这四季的活动,在story time中有四幅插图,这四幅插图分别介绍了四个季节的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仅仅靠通过阅读课文去理解这些活动,这样的难度还是挺大的,但是学生能够观察课本中的几幅图,然后根据插曲,用英语去描述这些图片,有利于学生去理解我们这篇文章,这样对于我们的课文学习会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2.通过师生对话来扩充英语背景知识。在我们的译林英语教材中,有的时候我们课文的插图体现不出来课文的重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将一些背景知识呈现给学生。例如:在学习牛津译林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4 Road safety这一课的时候,他们对于一定的道路规则有着自己的认识,但是只是了解了规则,但是具体要注意哪些,学生并不是特别的清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师生对话,来讨论道路安全的相关背景知识,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提问:Must you look for a zebra crossing when you cross the road?Can you play football on the road?通过这些简单的英语提问,就可以让学生头脑中关于道路安全的知识被唤醒,所以理解起来这一篇文章是非常容易的。
3.鼓励学生在闲暇之余去搜集背景知识。我们牛津译林英语的教材编排是按照单元进行的,每一个单元都有着话题,比如:季节、饮食、暑假计划、生日等等,针对于这样的话题,就可以在课后的时候,多去搜集一些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这种交流有助于他们扩充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得以正常的进行。
二、在英语阅读教学之中----灵活运用我们的教材
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其实也就是教师通过教材这个渠道,引导学生不断的去探索新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不断的去温故知新,但是这个阅读教学的过程,我们也不能够照本宣科的进行,要采取一定的阅读策略,让学生的英语阅读做到实处。
1.在导读的时候,可以带领着学生去通读我们的文章,让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我们的文章,对于一些不认识的单词或者是不理解的一些知识点,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去进行猜测,对于一些关键词,也要求学生在文章里标出,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我们的文章,让他们的阅读信心得到提高。
2.在通读完我们的文章后,下一个步骤就是要求学生进行精读,对于文章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短语都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或者是询问的方法来进行解决。
三、在英语阅读教学之后---进行检测
每一次的阅读教学之后,教学质量怎样,我们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检测,通过我们的阅读检測,不仅能够检查下学生对于我们英语文章的理解情况,还能够检测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的新知识举一反三。
结束语:在小学阶段,实施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阅读技巧,也能够让学生能够根据我们阅读材料,掌握一些新的语言知识,让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敏《以小学英语教材插图为契点的情感教育》[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6);
[2]胡骏如《六节同课异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赏析》[J],小学教学设计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