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品牌血液分析仪预稀释模式性能评估

2022-05-05 10:11:42徐向东林心肢
检验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精密度分析仪线性

徐向东, 张 驰, 廖 庆, 林心肢, 费 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湖北 武汉 430030)

血常规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一般需采集2 mL静脉全血进行检测。然而,对于婴幼儿、大面积烧伤、放化疗患者等特殊人群,不易取得足量静脉血。XN-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预稀释模式因需要标本量少,可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模式临床应用不广泛,性能评估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参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1](简称WS/T 406—2012)及仪器说明书,对XN-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neutrophil,NEUT#)、单核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monocyte,MO#)、淋巴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lymphocyte, LYMPH#)、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eosinophil,EO#)、嗜碱性粒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basophil,BASO#)等项目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估。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收集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住院患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全血标本,浓度覆盖低、中、高值。质评物为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第2次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量评价样品,共5份。

1.2 仪器与试剂

XN-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室内质控品(日本Sysmex公司)。每6个月使用配套商用校准物对仪器进行1次校准,每12 h执行1次室内质量控制,确保质控在控,方可进行标本检测。

1.3 方法

1.3.1 本底计数 以仪器配套稀释液为样本,手工1∶7稀释后,采用预稀释模式连续检测3次,记录最高值,判定标准参照WS/T 406—2012[1]。

1.3.2 携带污染率 在预稀释模式下,取高浓度临床标本1份,颠倒混匀后手工1∶7稀释,连续测定3次,结果分别记为 H1、H2和H3;取低浓度临床标本1份,混匀后手工1∶7稀释,连续测定3次,结果分别记为L1、L2和L3。计算公式为:携带污染率(%)=(L1-L3)/(H3-L3)×100%。判定标准参照仪器说明书。

1.3.3 精密度 (1)批内精密度。取1份正常浓度新鲜血临床标本,手工1∶7稀释,在预稀释模式下重复检测11次。剔除第1次结果,计算后10次结果的s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WBC分类判断标准参照仪器说明书,其他项目判定标准均参照WS/T 406—2012[1]。(2)批间精密度。每日对室内质控品(中、高2个水平)进行1∶7稀释,在预稀释模式下检测并记录数据;每12 h用室内质控品执行1次质控。连续测定1个月。剔除失控值后,分别计算2种方法(预稀释模式和常规模式)质控数据、s、CV。WBC分类判定标准参照仪器说明书,其他项目判定标准均参照WS/T 406—2012[1]。(3)线性范围。取预期上限附近高浓度临床标本1份,1∶7稀释后,分别按100%、50%、25%、12.5%、6.25%、3.125%、0%比例稀释,每个稀释度均使用预稀释模式重复测定2次,将均值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并绘制线性拟合图。根据WS/T 406—2012要求[1],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为1±0.05,r≥0.975或r2≥0.950,且WBC、RBC、Hb和PLT项目满足仪器说明书规定的线性范围,则判定为合格。

1.3.4 比对试验 (1)与常规模式比对。取40份浓度覆盖低、中、高值的新鲜全血临床标本,分别在预稀释模式(1∶7稀释)与常规模式下检测,统计2种模式检测结果的偏差,每份标本2种模式检测时间间隔不超过1 h。WBC分类判定标准参照本实验室自建标准,其他项目判定标准均参照WS/T 406—2012[1]。(2)准确度。将5份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第2次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物(批号分别为201921、201922、201923、201924、201925)1∶7稀释后,采用预稀释模式进行单次检测,计算每份标本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差。评价标准参照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7和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非正态数据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P25~P75)]表示。采用线性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预稀释模式与常规吸样模式检测结果差异采用Wilcoxon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和配对t检验(正态数据)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底计数

WBC、RBC、Hb和PLT项目结果分别为≤0.5、≤0.05、≤2.0和≤10.0,本底计数合格。

2.2 携带污染率

WBC、RBC、Hb和PLT项目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7%、0.13%、0.00%和0.22%,均在规定范围之内(≤1.0%)。

2.3 精密度

2.3.1 批内精密度 WBC、RBC、Hb、PLT、MCV、MCH、MCHC、NEUT#、LYMPH#、MO#、EO#和BASO#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1.39%、0.92%、0.47%、0.68%、2.43%、0.45%、0.89%、0.88%、1.35%、4.97%、12.01%、21.96%和35.14%,均符合要求(分别为≤4.0%、≤2.0%、≤1.5%、≤3.0%、≤5.0%、≤2.0%、≤2.0%、≤2.5%、≤16.0%、≤16.0%、≤40.0%、≤40.0%和≤50.0%)。

2.3.2 批间精密度 预稀释模式除EO#中值质控外,各检测项目CV均在判断标准内。常规模式各项目CV均远低于预稀释模式,也均在判断标准内,符合要求。见表1。

表1 SYSMEX XN-2000血液分析仪预稀释模式和常规模式批间精密度

续表1

2.4 线性范围验证

W B C、R B C、H b、P LT项目线性范围验证结果分别为(0~91.88)×109/L、(0~8.0 7)×1 012/L、0~2 7 0 g/L和(0~961)×109/L,回归方程中a值均≤(1.00±0.05)、r均≥0.975,符合仪器说明书要求。线性范围验证结果图见图1。

图1 WBC、RBC、Hb和PLT项目线性范围验证散点图

2.5 比对试验结果

2.5.1 预稀释模式与常规模式比对结果 RBC和Hb项目符合率分别为67.5%和70.0%,其他项目符合率均>80%。见表2。

表2 各项目预稀释模式与常规模式比对结果

2.5.2 准确度 各项指标百分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预稀释模式准确度结果见表3。

表3 XN-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预稀释模式准确度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中,预稀释模式和常规自动吸样模式相比,检测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4]。还有研究发现,预稀释模式的不精密度远远高于常规模式,且无法满足仪器的精密度需求[5]。通常情况下,仪器的校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都是在常规自动吸样模式下进行,只能反映自动吸样模式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无法反映预稀释模式的检测性能[6],因此预稀释模式用于临床标本检测是否准确可靠,仍需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依照WS/T 406—2012对XN-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预稀释模式进行性能评估,结果显示,仪器预稀释模式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批内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但与常规模式相比,预稀释模式批间精密度普遍偏低,且EO#项目批间精密度未达标。精密度较低的原因可能为:(1)预稀释模式需首先用血细胞稀释液进行1∶7手工稀释,引入了人为误差;(2)常规模式需进样88 μL全血进行计数,而预稀释模则吸取70 μL的稀释样品进行检测,吸样量和细胞计数总量均较少;(3)采用室内质控品替代临床标本稀释后检测,质控品为醛化处理全血,WBC膜渗透性差,核染色质荧光染料染核能力低于新鲜全血,质控品在临床标本检测通道检测结果中MO#、EO#和BASO#检测值低,不精密度大大增高。另外,在不同吸样模式比对过程中,本研究也发现预稀释模式和常规模式各项目间亦存差异,可能因预稀释模式标本手工为1∶7稀释所致。在实际操作中,除手工稀释过程的影响外,还需注意,末梢血易混入组织液,可能对检测结果有影响[7]。

2014年11月,欧洲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就性能规范设定问题在米兰召开会议,会议提出了3个层次的性能规范设定策略[8]。WS/T 406—2012颁布之前,临床实验室多采用基于当前技术水平设定的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评价标准进行性能评估,优先级别较低[9]。WS/T 406—2012中性能规范是基于被测量生物学变异导出质量规范,优先级别高于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故本研究尽可能采用WS/T 406—2012推荐的性能规范,其次采用仪器说明书要求,两者均无相关要求时,则采用实验室自建标准。

总之,静脉血自动吸样模式(常规模式)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检验临床标本时优先的选择。预稀释模式精密度不高,与常规模式结果存在差异,同时也易受手工稀释操作影响,因此,并不推荐临床常规使用。但对血管条件较差、不易采集静脉血的患者,仍可采用预稀释模式进行检测。本研究结果仅代表本实验室对XN-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估结果,不同实验室可能得出不同结论[2-6]。

猜你喜欢
精密度分析仪线性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流程工业(2022年3期)2022-06-23 09:41:06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海水U、Th长寿命核素的高精密度MC-ICP-MS测定方法
2014年全国452家实验室全血铜、锌、钙、镁、铁检验项目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析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