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爱 静待花开

2022-04-29 00:00:00俞继杰
幸福家庭 2022年23期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每一名学生都是一朵花,有的花开在初春,有的花开在盛夏,有的花开是为太阳展颜,有的花开是为大地带来芬芳。每一名学生都是一朵花,而花朵每一次的绽放,都是人生中的唯一。想要听到花开的声音,需要教师细致的陪伴和照料。心中有爱,才能静待花开。教师的陪伴,像阳光般温暖学生;教师的呵护,像雨露般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以心换心,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灵

为人师,就要真心实意爱每一名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这样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帮助学生一步步成长。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虽然工作年限不长,却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满怀着对学生的爱和关心,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回顾往事,笔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温暖的画面,那是笔者用爱心陪伴学生成长的一个个深深浅浅的脚印。

依然记得,笔者第一天走进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情景,那个时候,笔者的身份刚刚由学生转换为教师,对一切都感觉新奇,专业技能欠缺,课堂上只会带着学生学习课本。由于缺乏经验,笔者面对班上的几十名学生,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引导学生。比如,在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笔者不知道如何去制止他们;当学生之间出现争吵打闹的行为时,笔者也无计可施。当时,笔者甚至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一些片面的看法,认为这是个又累又苦、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不好管理。

在领导和老教师的鼓励下,笔者坚持了下来,在实践中掌握了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笔者抱着一颗关爱之心,与他们真诚相处。笔者每天带着笑脸迎接班级每一名学生,在放学之后带着微笑送他们回家。在课间,笔者经常带着学生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和学生成了好朋友。渐渐地,随着时间流逝,笔者发现学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的欢乐。比如当嗓子讲哑时,有学生会给笔者端一杯水,并对笔者说:“老师多喝点水,嗓子就不痛了。”有一次放学,笔者听到班级有学生对家长说:“妈妈,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人可好了。”这句话让笔者深受震撼。从那时起,笔者就深深懂得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和学生以心换心,要亲近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做好朋友。事实证明,笔者在关爱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回馈,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快乐、幸福和成就感。

有人说作为一名教师,每天的工作不仅烦琐,而且还很劳累,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后,笔者也无数次地问自己:“当一名教师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学生的真谛又是什么?我个人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现在,回顾几年的教师生涯,笔者从时间中得出了答案,那就是:以爱育人,让爱根植于教育。

教师担负的是培育祖国栋梁的责任,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秉承着负责的态度,用爱心教导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德,以爱育人,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充实自我,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享受快乐,这正是笔者所追求的职业幸福感。

二、走近学生,耐心倾听一朵花开的声音

教师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芬芳而灿烂,但是每一朵花的盛开,都需要园丁的细心呵护。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德,以德育人,把每一名学生放在自己心间,用心教育每一名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还关心学生心灵的成长。

笔者班上有一名男生比较好动,平时在课堂上如果能够安静地坐十分钟,不来回扭动、不交头接耳就属于良好情况。因为好动、喜欢在课堂上讲话,该名学生的成绩不太理想,还会在课堂上影响其他学生,这让笔者很头疼。有一天,笔者进教室上课时,发现语文老师还在班级,语文老师生气地对这名男生说:“这位同学你真的是不应该被表扬。”听到这句话时,笔者愣了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也没有问太多就开始上课了。大概十分钟之后,这名男生又开始与同桌交头接耳,笔者停下讲课,非常生气地对他说:“难怪刚才语文老师说你真不能被表扬。”这名学生当场就生气了,大声对笔者说:“你又没有表扬我,为什么要这样说我?”笔者当时愣了一下,他的这句话,让笔者瞬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下课之后,这名学生的话一直在笔者心头萦绕。笔者反思了自己,发现自己上课时确实很少表扬他。这名学生说出那样的话,很可能是在发泄内心的不满,也从侧面说明他内心非常在意老师对他的肯定。笔者想一想确实如此,因为即使是再调皮的学生,也希望自己可以获得老师的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名学生因为调皮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内心肯定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调整了授课方式,只要这名男生认真听讲,或者认真回答问题,笔者就及时对他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这名男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都取得了进步。

学生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磨炼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除了要有爱心,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走进学生的心灵。因为这名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要在短时间内彻底纠正其不良习惯是很难的,所以在之后的课堂中,只要他出现一些违反课堂纪律、乱说乱动的情况,笔者就会及时制止,通过耐心引导帮助他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

笔者想起学校一位老教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照顾。”教书育人是一项琐碎复杂的工作,但笔者从她身上看不到半点疲惫,每天她都笑容满面、友善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当学生需要帮助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笔者相信,只要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爱心和耐心融入课堂,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学生一定可以取得进步,教学活动也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以前,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只需要讲好每一节课。但现在笔者认为,一名好老师更需要注重学生的成长教育,在教学中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耐心帮助学生慢慢成长。每天清晨,笔者来到学校里,看到那一张张可爱又纯洁的笑脸,都会觉得人生是那么的美好,生活是那么的幸福和充实。

三、精心管理,用心去构建班级“爱巢”

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作为班主任,教师必须追随学生发展的脚步,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和关爱学生。在担任班主任后,笔者不仅关心学生的教育问题,还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笔者总是叮嘱学生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为了防止学生视力下降、驼背,笔者经常利用课间带领学生做一些锻炼游戏。除此以外,笔者注重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笔者认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班级氛围的构建对于师生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需要有亲和力,让学生喜欢和老师沟通,而不是敬而远之。日常班级管理要体现民主性,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俯下身去对话,蹲下来去交流,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班级关系,达到亦师亦友的目的,从而和学生一起构建班级“爱巢”,促进学生在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中健康成长。

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要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人喜好,尊重学生的人格,成为学生无所不谈的伙伴。当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教师不能挖苦讽刺甚至过度惩罚,要换位思考、查找原因。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管理的不当之处,然后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知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除了加强课堂管理、班级管理,为了方便和学生交流,笔者建立了班级交流QQ群,向学生分享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笔者自己的生活感悟。对于学生成长中的隐私问题,笔者会与学生私聊,耐心开导、科学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困惑和心理问题,并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同时,这也有助于笔者从班主任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而对班级实施精准管理,对学生实施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和谐的班级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让学生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同时也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作为班主任,笔者和学生一起构建本班的和谐“爱巢”,让班级充满友爱、关爱,让学生在温暖的班级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四、践行师德,继续守护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每个学生都是一粒小种子,深埋在泥土中,静待发芽。笔者觉得自己就是一片绿叶,因为教师就是绿叶一样的神圣事业,陪伴着“花朵”,照顾着“花朵”,呵护“花朵”茁壮成长。如果有人问笔者:“你为什么选择当老师?”笔者一定会回答:“因为陪伴学生成长的每一天,我都是幸福的。”

如果可以,笔者还想做一缕阳光,去照亮学生的世界。如果可以,笔者还想做一名园丁,时不时地在果园里修剪枝丫、除除杂草,用一颗饱含关爱的心,期待花开的一天。学生就像一颗刚刚萌芽的种子,而教师高尚的师德、真诚的爱心和温柔的耐心就是阳光、水和肥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养料。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经常萌生出一种自豪感和神圣感,越发觉得自己热爱这个职业、离不开这个职业。笔者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在以后的工作中,笔者必定会继续按照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践行师德,以爱育人,履行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

(作者单位:宁波市东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