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

2022-04-29 00:00:00杨满
幸福家庭 2022年23期

自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娱乐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有助于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并指导幼儿开展自主游戏,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物质基础,教师要尊重每名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兴趣特点,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以增强自主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从而保证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参与度,增强自主游戏的效果,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一、自主游戏中投放低结构材料的作用

低结构材料是指结构化程度相对较低或者来自生活废旧用品的材料,如积木、积塑、雪花片、纸盒、塑料瓶等。低结构材料没有具体的使用方法,也没有明确的玩法,操作起来简单便捷,能够随意组合且便于携带,适合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运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同时,低结构材料种类丰富,能够重复多次使用,既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材料种类,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又可以节约幼儿园的材料成本。

幼儿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他们喜欢探索各类事物,乐于想象和创造。教师将低结构材料引入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低结构材料的属性,促使幼儿探究低结构材料的各种玩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不仅可以让幼儿学到更多知识与经验,还可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低结构材料的投放还能增加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趣味性,给幼儿提供更多选择,充分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生活区,教师可以投放塑料瓶、易拉罐、纸箱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各类厨具的模型,组织幼儿开展“小小生活家”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会自己动手的乐趣。这样,幼儿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获得满足感,从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低结构材料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低结构材料,教师将这些常见的低结构材料投放在各个游戏区域,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主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临近父亲节时,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各种颜色的卡纸、安全剪刀、彩笔等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自主游戏时间给爸爸准备一份礼物。在看到这些材料后,幼儿会产生强烈的动手欲望,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制作礼物,这可以很好地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有的幼儿会说“我要送爸爸一个漂亮的包,这样,爸爸就可以帮妈妈拿东西了”,并用卡纸做出一个袋子,然后用彩笔画上装饰。有的幼儿会说“我要画一幅漂亮的画送给爸爸”,并拿起画笔画出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用来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由此可见,在丰富材料的支持下,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进行艺术创造,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原则

在投放低结构游戏材料时,教师要遵循安全、适宜、适量的基本原则,以保障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和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幼儿的游戏参与度,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知识与经验。

第一,安全。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展各项活动不可忽视的前提。因此,教师一定要确保游戏材料的安全性,对收集的所有低结构材料进行筛选和处理后,才能将其投放到游戏区域内供幼儿使用。同时,在组织各项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和幼儿使用低结构材料的情况,以保障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第二,适宜。在幼儿园中,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不应该盲目地进行,特别是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幼儿,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更应该重视其种类构成和数量。投放区域游戏材料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找到合适的投放方式和材料种类,这就需要教师提前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兴趣特点等,明确幼儿需要锻炼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并有针对性地投放游戏材料,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第三,适量。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教师必须做到适量,以保证游戏活动中每名幼儿的参与度,增强游戏活动的效果。例如,教师在组织锻炼幼儿专注力的自主游戏时,要保证每名幼儿都有一定数量的卡牌,促使幼儿静下心来组装图形,以保证游戏活动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等,将幼儿合理分组,给每个小组提供适量的材料,安排一定的游戏任务,促使幼儿在游戏任务的驱动下合理分工,主动参与游戏。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幼儿对材料的使用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彼此之间会互相监督,能够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综上,在投放低结构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投放安全、适宜、适量的低结构材料,以保障幼儿的安全和游戏的顺利开展,为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建议

在组织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年龄特征、能力水平等,投放适宜的低结构材料,并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以充分发挥低结构材料的优势,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进行室外自主游戏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小、运动能力较弱的特点,投放一些材质柔软的游戏材料,如皮球、毯子等,以保障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安全。教师还可以在沙水区投放一些动手操作类型的材料,如塑料铲子、水桶、水杯等,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如与同伴合作建造一座沙子城堡,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的支持下,幼儿将会更加主动地与教师、同伴进行互动,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游戏过程中,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开展以“我和动物是朋友”为主题的自主游戏时,教师可以投放一些关于自然界各种动物的画本、书籍、卡片、动物玩偶、模型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识别某种动物,并引导幼儿与该种动物交朋友。如果幼儿喜欢长颈鹿,教师就可以对幼儿说:“那么,先请你学一学长颈鹿走路的样子吧!”接着,教师可以问幼儿:“你知道长颈鹿喜欢吃什么吗,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这么长呢?”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进行思考,让幼儿了解长颈鹿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等,对长颈鹿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展示熊猫、兔子、大象等动物的仿真模型,提供这些动物生活场景的照片,让幼儿通过模型和图片了解这些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触摸相关模型后,幼儿会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发现,如“我用手摸了摸它们,小兔子和小熊猫都有厚厚的毛,他们的毛有一部分是白色的,它们都很可爱。”同时,幼儿也会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教师,如“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它喜欢吃竹子”“小兔子很可爱,它有两个竖起来的耳朵,白白的毛,还有红红的眼睛,它喜欢吃青菜和胡萝卜,我最喜欢小兔子了”。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借助模型和图片,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回答问题,并能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互动,进而对各种动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告诉幼儿一些道理,让幼儿学会爱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由此可见,在组织各类自主游戏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自主游戏的内容,投放合适的低结构材料,能够巧妙地将知识点融入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增强游戏活动的效果,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

总而言之,低结构材料的种类丰富、选择面广,操作方便,具有互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能力水平。教师选择适宜的低结构材料,并将其投放到幼儿园自主游戏中,能为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增强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低结构材料的作用和价值,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水平,收集并投放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主动参与自主游戏,从而增强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青岛市向阳红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