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昊泽,马瑞,杨南,刘鑫雨,张一卓,杨二娟
摘要:黑果枸杞是盐碱地改良的先锋树种。黑果枸杞作为保健品进入市场后,其野生植株被大量采摘,生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急需对这一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工厂化育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育苗设施选址、苗床准备、基质、容器、播种、苗期管理、炼苗、苗木出圃等方面总结了黑果枸杞容器育苗技术,为生产实践对优质苗木的需求提供技術参考。
关键词:黑果枸杞;容器育苗;工厂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Container Seedling Technology of Lycium ruthenicum
SUN Haoze, MA Rui, YANG Nan, LIU Xingyu, ZHANG Yizhuo, YANG Erjuan
(Forestry College,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Lycium ruthenicum is a pioneer species in the improvement of saline-alkali land. After Lycium ruthenicum came into the market as a health product, its fruits were picked in large numbers, and its habitat was seriously damaged.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protect and rationally develop this resourc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ontainer seedling raising techniques of Lycium ruthenicum from the aspects of location selection of seedling raising facilities, seedbed preparation, substrate, container, sowing, seedling stage management, seedling refining and transportation et al. Our aim is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mand of high quality seedlings in production practice.
Keywords: Lycium ruthenicum Murr;Container seedling;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为多年生灌木,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北部,在中亚、高加索和欧洲亦有分布[1]。常以灌丛状生于盐碱荒地、盐化沙地、盐湖岸边、路旁等各种盐渍化土壤或荒漠环境,具有很高的光合效率和较强的抗逆性,是我国荒漠区特有的抗盐、抗旱、同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及营养价值的荒漠植物[2]。此外,黑果枸杞根蘖性强、耐土壤贫瘠,是盐碱地治理的先锋树种,在盐碱荒地和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栽培,既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也能为当地群众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 [3]。黑果枸杞果实色素相对稳定,可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开发潜力[4]。
目前,黑果枸杞基本处于野生状态,原生地自然条件恶劣,过度采摘使得区域植被退化严重,荒漠化问题突显[5],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植被资源迫在眉睫,而工厂化生产是解决黑果枸杞供需矛盾,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途径[6]。苗木是黑果枸杞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厂化生产的成效。因此,如何以低成本、短时间、规范化培育出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高产优质苗木是黑果枸杞育苗工作的关键。本文结合黑果枸杞育苗试验结果,总结出黑果枸杞容器育苗技术,为生产实践对优质苗木的需求提供技术参考。
1 苗圃地选择及育苗设施
黑果枸杞适生能力强,幼苗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苗圃地选择主要考虑交通、人力和灌溉,应尽可能选在靠近交通衔接点和乡镇及居民点的区域。育苗设施选择传统苗圃和现代化温室均可。本文育苗采用塑料大棚作为育苗设施。
2 苗床准备
苗床有3种类型可供选择。一是采用高床育苗,在塑料大棚内,用钢质支架支起高60~80 cm高的床面,上面布设细钢丝网;二是采用平床育苗,可直接将平整地面作为床面,育苗容器摆在床面后用砖块进行封边固定。三是低床育苗,床面挖深15~20 cm,底部整平。以上3类苗床的宽度以1.0~1.2 m为宜,需在各苗床间预留宽50~80 cm的步道,具体宽度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和通过为原则。
3 基质准备
依据前期黑果枸杞生根及根系性状在4种不同基质中的表现[6]可知,泥炭土(泥炭土:珍珠岩:蛭石=2:1:1)、普通壤土、沙土均可用于黑果枸杞育苗,其中,根系整体性状以泥炭土占优势,壮根较多,壤土次之,沙土中根系细嫩,易在起苗时扯断。因此,本育苗实验采取泥炭土作为育苗基质,配比同上。基质在太阳下暴晒后喷洒5%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
在装填前的2~3天,对基质适度喷水搅拌,使其保持湿润。在装填过程中须压实基质,使基质装填至距容器上沿0.5~1.0 cm处。浇水后,如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须及时填充至原高度。
4 容器选择与排放
从节约成本和空间的角度考虑,容器选用10 cm(上直径)×10 cm(高)的底部有孔的黑色聚乙烯薄膜育苗钵。填充好基质的育苗钵摆放整齐,容器与容器之间靠紧,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并在播种前2天浇透水一次。
5 播种
5.1 种子获取
黑果枸杞果实的采收季节在7月到8月之间,采种母株应健壮,长势良好,无病害。将采摘来的干果用30~40℃温水浸泡一昼夜(鲜果不需要浸泡),使干果充分吸水到膨胀状态,捞取浸泡后的果实放入盆内,用手将果实反复揉搓,直到种子和果实完全分离为止。然后捞去漂浮在水面的果皮和果肉,滤去水液,将种子加清水反复淘洗几次,即可得到干净的种子。最后把种子薄薄地摊在布或吸水纸上,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备用。
5.2 催芽
播种前,采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种子消毒,浸种2 h捞出密封30 min后,用清水冲洗3-5次后即可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时,用60℃水浸种30 min后自然冷却24小时。浸种过程完成后将种子表面水分晾干,装在湿草袋或布袋内进行室内催芽, 3-4 d即可出芽,当种子发芽率达30%左右时即可播种。在种子催芽过程中,要保持湿度,上下翻动1-2次,经常检查发芽情况。黑果枸杞出苗率高,为节省人工和时间,也可取消催芽环节,但需加强出苗期管理。
5.3 播种
在每个容器中点播3~4粒种子,种子应均匀分布在容器中部区域。为防止后期挤苗,种子间距应不小于2.5 cm。播种后,及时覆盖少量的珍珠岩或细砂或细的基质,厚度以0.3~0.5 cm为佳,不要超过1.0 cm,否则会造成出苗困难或不出苗。覆盖后,随即浇水。覆盖后至出苗前的时间段,一定要及时喷雾状水,保持基质表层湿润,也可采用在容器上方覆薄膜的方式保湿。一般来说,在塑料大棚内播种时间不受季节限制,可根据造林及需求量来确定播种时间,但以早春比较好,此时,苗期温湿度易于控制,出苗整体。
6苗期管理
6.1 温湿度控制
播种后塑料大棚内温度要控制在(25±2)℃,光强控制在10000~15000lx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应注意通风,如果正午光照过强则需借助遮阳网遮挡。
6.2 水肥管理
黑果枸杞耐贫瘠,但为促进苗木生长和木质化,可在进入速生期前适量追加氮肥,在之后的慢生期适量增加磷肥和钾肥。追肥宜在傍晚或清晨进行,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防止叶烧;追肥宜结合浇水进行,可将肥料配成1:200~1:300浓度的水溶液施用。
在播种后要随机浇水,在出苗期和幼苗期灌溉要适量多次,保持基质湿润即可;在速生期要多量少次,当基质表面干燥时即进行灌溉,一次浇透;在生长后期,要控制灌水量和次数,以促进茎干的木质化。
6.3 杂草和病虫害防治
容器内发现杂草时,须及时清除,防止杂草与黑果枸杞幼苗争水争肥。人工除草应在基质湿润时进行,做到连根拔除,同时要防止损伤黑果枸杞苗根。常见的黑果枸杞病虫害有白粉病和蚜虫。育苗过程中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如采用药剂防治,则应正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浓度和施用方法。建议多用微生物制剂,如喷施AM菌剂或枯草芽孢杆菌 [7]。
6.4 间苗及苗木质量检测
苗高3~5cm时,进行间苗,间除过多的幼苗,每容器留1~2株。间苗后要随即浇水。在此后的育苗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苗木地上生长状况和地下根系生长量进行记录,内容包括保存率、枝叶生长量、根系长度、生根量等,并以此判断苗木质量。在管护得当的前提下,黑果枸杞幼苗在2周时即出现2~5片叶,2叶苗根系长约0.5 cm,主要为胚根,4叶苗根系长约1.5~2 cm,能看到侧根,长0.3~0.5 cm。育苗30天时,地上部分叶片数量达到12~20片,地下根系长度与地上枝长接近,总长多在10~15 cm之间,此时侧根数量增加,地上干重/地下干重≈5:2。育苗60天时,叶量和根量均大幅增加,地上平均枝长约为15 cm,根系长度约为8 cm,侧根大量发生,根色加深,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7:1(图1)。此时,需对弱苗及时拔除,以免耗水耗肥,对壮苗继续培育,直至枝条充分木质化。
7 炼苗
苗木可在秋季或次年春季出圃,春季出圃时苗木茎干可充分木质化。在出圃前1个月,需对苗木进行抗旱锻炼。此时,应控制灌水量和次数,促进容器内根系生长,多长须根、吸收根。为防止根系扎入容器下土层中,在炼苗过程中应经常挪动容器,截断伸出容器外的黑果枸杞根系,促使其在容器内形成根团。
8 苗木出圃
8.1 起苗
起苗应与造林地种植时间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起苗时,一要切断穿出容器的根系,二要注意保持容器内根团的完整,三要严禁用手提苗茎。
8.2 运输与包装
苗木在包装时,应轻拿轻放,有序摆放,防止容器挤压变形造成毛须根断裂,同时避免弄折、弄断、弄伤苗木。苗木包装后,要及时运输、途中注意通风,避免风吹、日晒,防止苗木发热和风干。在长距离运输时,应注意保温、保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黑果枸杞苗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根系失水是造成黑果枸杞活力下降、成活率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起苗前2~3天,应浇透水一次,保证包装、运输过程中基质始终处于湿润状态。若不能如期种植,应及时补水缓苗。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王龙强.盐生药用植物黑果枸杞耐盐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1
[3]马彦军,许晶晶,韩谨如,等.3个种群黑果枸杞叶片解剖结构的耐盐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4):100-105.
[4]馬继雄.道地药材黑果枸杞的应用研究进展及青海的发展前景[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3-56.
[5]马彦军,张莹花,张荣梅,等.不同种源黑果枸杞抗盐性比较[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31(6):1-5.
[6]谢婷,马瑞,沙小燕,等.基质、处理剂及其浓度对黑果枸杞硬枝扦插育苗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2):318-322.
[7]胡相伟,马彦军.黑果枸杞栽培管理7点注意事项[J].林业科技通讯,2018(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