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2022-04-21 16:46:50陈志刚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提高教学效率减负小学数学

陈志刚

摘要:为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改善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制定了“双减”政策的方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双减”政策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和考试压力,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还学生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减负提质”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切入点,适时转变教学态度,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压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以此确保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强化素质教育,以期通过改革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目前,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减负提质”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政策的力量,改变教学理念,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的优化转变

在“应试教育”理念压迫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和学习都为了提高成绩和应付考试服务。很多教师忽视了课业减负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这违背了新时代教育下的素质教学的要求,这些都导致了小学生数学科目课业负担过重。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考虑班级教学实际和教育背景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课堂的积极作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构建师生和谐交流情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立足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为他们减轻课业负担和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可行措施。

要打造智慧课堂,还要帮助学生思想减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摆正教学态度。所谓为人师表,就是做好学生的表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作为学生发现学习问题时的第一求助对象,他们的言语和行为都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常常保持微笑和自信的状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和探索,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此外,在教学中要避免语言的晦涩难懂,要用比较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难点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难点。老师微笑的面容和幽默的语言会使小学生以放松的心态参与学习,也会更愿意与老师交流和互动,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学习的效果自然得到了有效提升,最终实现了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升和学生的思想减负。

二、作业设计——提升效率,减轻负担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书面作业的形式非常普遍,老师借助现有的教材和资料,给学生布置一些书面练习的作业,传统的书面作业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其并不适合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且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作业的布置只是为了提高成绩来应付考试,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甚至布置了更多的作业。而且在作业设计时,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也没有站在学生兴趣爱好的角度。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在设计内容和形式上保证不同的创新;同时,还要充分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展他们的潜能,在作业设计上可以多安排一些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实际运用能力,这是书面作业难以达到的效果。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在进行书面作业的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因此在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相关的设计,且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爱好和发展需求。作业的有效創新包括布置学生和家长的作业,促进孩子和父母的互动,比如家庭数学时间思考和家庭统计调查等,这样互动性比较强的家庭作业能够加强学生和家长、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够间接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作业完成效率的提升。此外,为了实现减负,教师还应在作业布置中采取适度的作业布置形式,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要科学合理,减少过多的批评,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强调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实现课堂的“增效减负”,教师要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完成“课堂+实践”的双重学习,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牢记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和与同龄人的差异,以便他们在未来学习中能够不断改善,实践还会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相关的社会知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生活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周长”的相关内容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我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校园中有一块不规则的绿地,学校决定种上海棠,然后要给这块不规则绿地围一圈栅栏,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计算需要的栅栏长度呢?学生回答说:老师,围一圈栅栏就是绕着这个不规则图形走一圈,所以总长度=这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没错,这个菜园的周长就是我们需要栅栏的总长度,接下来,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使用量尺将各个长度测量后,再将它们彼此相加得到了绿地的周长。通过借助一些例子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将数学知识很好地融入了困难的生活实践,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复杂的数学知识背后,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直观的感受,逐渐发展空间思维。在这样的实践中,小学生开始明白数学的学习不是一种累赘,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思想减负和教学的“增效减负”。

四、结语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长“望子成龙”、教师“望生成才”的观念是造成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要完成教师的作业,而且要承受来自家长强加的巨大压力。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一落千丈,写作业的时候,就会变得很懒,成绩也不会很好。总之,在“减负提质”的大形势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要紧跟国家的教育政策,大力推进“减负提质”,教师也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小学数学减负浅谈[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499-500.

[2]陈润秀.双减政策之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互动软件,2021(6):4310. DOI:10.12277/j.issn.1672-7924.2021.06.4205.

猜你喜欢
提高教学效率减负小学数学
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
小学语文课堂中艺术提问的有效性
文理导航(2014年12期)2014-08-20 16: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