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04-14 19:37:53魏清芳
公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昌红色思政

魏清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需要也随之不断改变,下一步该如何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进行变革,扩充思政课体系内容,将决定思政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走向。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之中能帮助思政课更加全面地满足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研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将对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起到积极意义。

关键词:谷文昌精神 高校思政课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

在当下,由于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了确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的地方红色文化开发的必要性也随之得到了关注。这也给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验,该如何对高校思政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是当前亟待得到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解决好这一课题,就能构建好一个较为贴合大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思政课体系,将红色文化纳入高校思政课体系之中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这其中谷文昌精神作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一种,如对这一重要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加以合理运用,将对高校思政课的深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地方红色文化概述—以谷文昌精神为例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 1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背后浓缩着中华民族走出困顿的奋斗之路,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的团结精神,对于高校思政课活动的开展来说将会是十分宝贵的重要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有着独特的作用。

回顾中华人民革命斗争的过程,能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革命人士,各地区都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这其中就包括了谷文昌精神。谷文昌是河南林县人,在漳州東山担任县委书记的期间,谷文昌为了帮助当地的居民摆脱贫穷的困扰,呕心沥血。为改善东山恶劣的自然环境,谷文昌亲临实地考察,在一次又一次的调研中探寻出治沙、防沙的科学方案,为东山人民走向富裕提供出路,受到了广大东山人民的爱戴。谷文昌精神是对谷文昌在其任职期间所表现出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精神内核的概括,反映了谷文昌心系人民、一心为民的崇高信仰精神。将谷文昌精神运用于闽南地方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活动之中,能帮助闽南地方高校形成一套别具地方特色的思政课教育体系,扩充思政课教育的内容,贴近地域更能帮助大学生吸收来自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化,自愿加入建设家乡、改造家乡的队伍之中,一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用意义

1.地方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价值观教育提供资源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它决定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轨迹,2018年的五四重要讲话中就提到了这一话题,指出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年成长的重要意义,提出进一步开展青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2 ]。在当前社会中,虽然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取向是积极健康的,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思潮正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腐蚀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需要社会全体对此产生警惕。地方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保持着自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不动摇,并且地方红色文化中的先进事例往往蕴含着大量正确的价值导向,为高校思政课的优化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地方红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增强对于国家的使命感和信任感,自愿在国家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认知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谷文昌精神也是如此,谷文昌精神中所蕴含的对于奉献社会、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当前所要求的价值观大方向趋同。

2.地方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让人们接收到了来自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的冲击,不良思想在现实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蔓延,影响到了一些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制度、体系的认同,对现阶段我国社会所提倡的主流价值观产生不信任感,动摇了自身的理想信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发展,才能抑制这种理想信念缺失情况的继续发展。

与此同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也为爱国主义在高校思政课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可供使用的大量资源,将地方红色文化充分利用能帮助大学生提升对于国家的信任感和使命感,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先进事例感化大学生,树立榜样作用,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增强对于我国政治体制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辨识能力,不盲目受到不法分子和境外势力的煽动,勇于肩负起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在心中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谷文昌精神所表现出的党性修养,会是高校思政课扩充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谷文昌的一生都在为更好地完成党交付的使命而不断奋斗,从他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一线的工作态度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对于这片土地、这个国家、这些人民的热爱。大力推进谷文昌精神走入校园,开展以谷文昌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程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鼓励学生通过学习谷文昌精神,树立正确的爱国信仰和爱国热情,一起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而共同拼搏。

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作为大学生教育主要阵地的高校,一直以来都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将来是否能成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新时代下,我国的经济、政治得到了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在生活中的普及,使得当代的大学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样的性格特征和观念模式,个体差异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地方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体系的运用,能帮助高校更好地对思政课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一步该如何做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选择,将是高校所必须投入精力去探讨的重要教育课题。

1.创新教学载体,构建具有地方色彩的思政课教学网络载体

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载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也越发重要,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使用互联网平台来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能够使其打破传统的一对一、面对面的枯燥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多元性、互动性和广泛性。在现今传统教学载体已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时候,将网络载体引入教学中,已经成为现在教学创新的一大趋势。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上也是如此,借由各种网络社交媒体对思政课思想进行宣传,能更迅速、广泛、直接地向大学生传递思政课教学的核心思想,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谷文昌精神为代表的闽南红色文化为例,在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来宣传谷文昌精神的公众号、微博专题和网络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数量大幅增加,影响范围的扩大为谷文昌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收到来自谷文昌精神的号召。

网络载体对高校和地方红色文化两方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机遇,借由这些网络新载体能增加地方红色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接触联系,网络载体的广泛影响也能唤醒更多大学生学习、继承地方红色文化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运用好网络平台,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互联网要素中,要综合运用图片、视频影音、动画等技术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全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传播地方红色文化的精神,传递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地方红色文化的熏陶,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举措。

2.优化教学环境,营造兼容地方红色文化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合理教学环境的维护是相当重要的,大学生现在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之大学生思维活络,对于教学环境的敏感度较高,这就更要求高校应当极力优化当前的教学环境,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合乎个人思想发展需要的学校氛围。把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教学环境中,创造具有深厚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就能在高校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地方红色文化的熏陶,并在这种熏陶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

3.创作文艺作品,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体系

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体系上存在的弊端,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将目光放到文艺作品身上。回顾我国文艺作品的发展史,我们不难观察到长期以来部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在潜移默化间肩负起了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地方红色文化的发展价值在思政课体系逐步体现。以谷文昌精神为例,近些年来,以谷文昌精神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喷薄而出,以谷文昌书记为题的话剧、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为高校思政课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高校可通过组织大学生观看以谷文昌精神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让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谷文昌精神的感化,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树立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建设服务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刘文华.高校思政课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N].甘肃日報,2019-11-07(007).

[2]张亚东.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12):13-14.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文昌红色思政
文昌发射场暮色
军事文摘(2022年18期)2022-10-14 01:33:50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理财周刊(2022年4期)2022-04-30 21:33:08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红色是什么
思政课,暖暖的模样
当代陕西(2021年11期)2021-07-22 07:05:40
红色在哪里?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天府新论(2020年1期)2020-01-07 03:07:12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