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月寒
摘要:基于现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为提升中职英语课程教学成效,教师需大胆引进信息技术和先进理念,并积极探寻英语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契机与路径,从而在充分彰显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用的同时,提高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实效性。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当前教师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深入探究,以期对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职英语;信息技术;应用路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单词教学
由于中职英语课程中包含有词汇、句式、语法等繁杂的英语知识,其中针对词汇教学部分,教师需在向学生讲述单词基础含义、正确音标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掌握单词的各种变形和应用情境。为此,教师向学生灌输英语单词在整个英语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能够为后续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英语单词教学课堂容易变得沉闷和乏味,无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情绪,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单词教学变得风趣和形象。教师可以尝试将单词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比如借助互联网渠道搜集与单词对应的图片、视频以及音频,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强化单词记忆。或者,教师还可以借助单词软件来开展单词默写游戏,借助显示器向学生播放单词音频和相关图片,并由学生进行單词默写,以此来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单词的认知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单词学习效率。
二、依托信息技术创设英语情境
英语课程属于语言性学科,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中职设立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教授学生词汇、语法以及句式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其运用到各个社交场景中。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沉浸其中,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实践学习中,并结合运用情况来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漏洞和技能短板,深化对语法、句式的认知和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What is your name?”这一基础英语句式时,可以为学生剪辑《怦然心动》中的经典片段来为学生创设对话情境,使得学生在视听双重享受中逐渐把握这一基本句式,并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同桌进行即兴交流,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法应用技能。综合来讲,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剪辑视频动画、下载辅助资料,从而能够借助优质的教学资源来创设极具趣味性的对话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特定语境下的英语单词和句式,提高学生的对所学句式的应用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瓶颈
学生在学习英语学科时与汉语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比如句子构成不同、语法顺序不同等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难免会遇到各种教学问题,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此外,特别是一些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重难点内容时,自尊心容易受到打击,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为此,教师需大胆引进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学习瓶颈,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来筛选和下载合适的动画片段,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国向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吸引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回答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动图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英语时态的变化过程,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直观化,从而降低英语学习难度,最终成功帮学生突破学习瓶颈。
四、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讲解
由于深受各种问题的困扰,使得教师在开展英语实践教学时存有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单词储备较少、自控能力不足、情绪不够高涨等等,不仅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效,甚至还无法保障英语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为改善以上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模式、充实教学内容,以此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鉴于此,教师需结合学生的认知层次、基础水平、接收能力以及切实需求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从而能个有效彰显英语课程的育人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季相关内容时,为进一步优化英语教学成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为学生搜集与四季相关的图片,使得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四季的不同特点,能够在简单点的学习中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之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播放谈论不同季节可以开展哪些活动的对话音频,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对基础单词的运用能力。或者,教师还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由简到难的教学环节,并在难度层层递进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为提高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以时代脉搏为导向来开展课程改革工作,其中可以尝试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旨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启发性以及生活性,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内需与动力,最终能够在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熟练实践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红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究[J].山西青年,2020,No.580(08):214.
[2]彭丹.“变”则“通”,“通”则有效——中职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践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20,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