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红群
摘要:作文教学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写下来,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真正品尝到“敢写”“想写”“愿写”“善写”的快乐。教师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情感激发情感,以思想碰撞思想,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文章来。
关键词:小事变大;童心闪耀;个性彰显;视野开阔
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孩子以一种放松的心态来“手写口中语,手写心中想,手抒胸中情”,诗意地徜徉在“习作园地”,自由自在地表达和交流。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在习作中自由地表达呢?
一、亲近多彩的生活,让小事变大
作文,需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走进大自然和生活,细心观察,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稍纵即逝的精彩“镜头”,感悟人生酸甜苦辣和是非成败。
比如有学生写的《乌龟翻身》一文:“第一次,小乌龟把脖子伸得长长的,用头顶着玻璃缸底部,四条腿使劲向上蹬,眼看就要翻过来,可能是玻璃缸太滑,它前功尽弃,跌了个四脚朝天。第二次、第三次……小乌龟毫不泄气,一次比一次卖力,最后一次,小乌龟稍做休息,积蓄力量,只见它飞快地把头伸出来,然后用头顶着玻璃缸底部,四条腿向身体的一侧用力蹬。‘加油,加油!’我心里默默地喊着。‘啊,成功了!’只听‘啪!’的一声,乌龟终于翻过来了,它就像一位获胜的将军向我爬过来。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可见,生活是源泉,文章如溪流。学生亲历了事情的经过,对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见识就会增长,素材就会丰富,写作时语言自然而然的鲜活、生动,自己的个性得到彰显,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活”,读起来才会有“味”。
二、放飞自由的心灵,让童心闪耀
作文命题的束缚,应试作文的条框,会从各个方面局限学生写作的自由。要想让学生在习作中尽情徜徉,就要关注他们表达和交流的自由。
《自己洗头发》一文中这样寫道:“周末,妈妈不在家,我觉得头发特别痒,就想学着妈妈的样子自己洗头发。刚开始,我把头发上抹了一些洗发水,经过不断揉搓之后,我的头发就像一块奶油蛋糕,真有趣,接着,我打开水龙头,放水冲头发,一眨眼,水就把蛋糕给吃了,真有趣!哈哈……”
把写作的条条框框去掉,把作文的自由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尽情表达、畅所欲言,他们一定会写出真话,露出真情,透出童趣,学生的话匣子从此打开,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
三、积累独特的素材,让个性彰显
要想作文写起来滔滔不绝,学生平时就要积累丰富的素材。首先要建立“词汇库”。课余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做好读书笔记,制作读书卡片,捕捉鲜活的语言,日积月累,作文才能妙笔生花。此外,教师要主动给学生灌输词汇,坚持给学生读《西游记》《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等名著,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写作起来觉得有话可说,就不会因“山穷水尽”而感到恐惧,写作的兴趣才能被激发。其次要加强积累。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只有体验生活,注重积累,抓住细节,才能感悟人生,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如有学生写的《温暖的老家》一文就是对生活的积累:“老家后面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前面有高低错落的田野,一条清澈的小河从田野边穿过。我们走呀,走呀,走到一片菜地,地里长出了许多蔬菜,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一棵棵红的发光,绿的透亮,看着我就胃口大开。我们全家人一边谈笑,一边摘菜,既幸福又温暖,让这样寒冷的冬天也像春天一样暖和。”
四、借用丰富的教材,让视野开阔
语文课本,是一座富矿,是一口深井,也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源泉。教师用好语文教材,活学活用,因势利导,让学生借鉴提高。
独特的作文教学理念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孩子真正品尝到“敢写”“想写”“愿写”“善写”的快乐。教师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情感激发情感,以思想碰撞思想,引导学生获取感兴趣的奇闻逸事,丰富他们异彩纷呈的习作园地,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扬起个性的风帆。
参考文献:
[1]彭丽姗.作文创新 彰显个性魅力——考场作文如何写出新意,凸显个性[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1):2.
[2]龙建华.寻找新意,彰显个性——多角度提高中学生的作文立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18):70.
[3]徐殿东.牢固写作根本,彰显个性情怀——2018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评析[J].语文学习,2018(8):5.
[4]常志.问君佳作如何得,唯有“个性”展华章——培养中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之我见[J].新高考(升学考试),2017(00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