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重复畸形4例报告

2022-04-11 06:53:38徐梦瑶张国锋丁道奎李延安王家祥杨合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胃腔胃壁开窗

郭 飞 徐梦瑶 张国锋 岳 铭 丁道奎 李延安 张 大 王家祥 杨合英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郑州 450052)

胃重复畸形患病率低,在胃肠道重复畸形中不足9%[1]。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原始前肠空泡化异常、脊索分离、成管发育缺陷等相关[2]。胃重复畸形可分为囊肿型和管状型,其中不与消化道相通的囊肿型最为常见。虽然超声、CT、胃镜、消化道造影均可用于早期诊断,但病理仍为诊断金标准。胃重复畸形为良性病变,但随着病变发展,会导致炎症、出血、溃疡、穿孔甚至恶变[3]。小儿胃重复畸形报道不多,相当一部分在成人阶段发现并报道,提示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被延缓,甚至出现漏诊、误诊可能。本文对我院2015年11月~2019年10月4例小儿胃重复畸形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4岁。因“彩超发现胃占位3个月”于2015年11月入院。3个月前患儿因“脑膜炎”就诊,腹部彩超示胃内近肌层处数个厚壁囊性包块。本次就诊无不适,血常规、CRP、生化指标等无异常。彩超示胃壁多发囊肿。CT示多发胃囊肿。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小弯、胃大弯侧多发充盈缺损,诊断胃多发占位(图1A)。胃镜示胃底、胃体大弯、胃窦可见多发隆起,诊断胃多发隆起性质待定(图1B)。2015年11月30日行开放胃多发重复畸形剥离术,黏膜完整,浆肌层修补。重复畸形位于胃底1处,胃前壁大弯侧2处,胃窦部1处。手术时间130 min,术中出血10 ml。术后病理:胃重复畸形(图1C)。术后7 d出院。随访61个月,无并发症。

病例2:女,12岁。因“间断性上腹痛3年余,加重3 d”于2018年6月入院。血常规、CRP、生化指标无异常。CT示胃体囊性占位(图2A)。胃镜示胃体大弯黏膜下巨大隆起,表面光滑(图2B)。胃镜下超声示病变内部呈无回声,起源于黏膜下层,考虑胃囊肿(图2C),胃窦一黏膜下隆起,病变内部回声欠均匀,呈混合性回声改变,考虑异位胰腺。上消化道造影示胃体充盈缺损,胃体占位(图2D)。2018年6月12日行腹腔镜下胃病变切除。全麻,仰卧位。脐下置入12 mm trocar,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左锁骨中线脐水平各置入12、5 mm trocar,气腹压力12 mm Hg。术中见病变位于胃前壁胃大弯侧,近胃窦可见异位胰腺。应用切割闭合器切除胃病变,浆肌层连续缝合加固。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5 ml。术后病理:胃重复畸形合并异位胰腺(图2E)。术后10 d出院。随访24个月,无并发症。

病例3:男,14岁。因“腹痛、呕吐2 d”于2019年5月入院。血常规、CRP、生化指标无异常。彩超示脾肾间隙、胃后方囊性肿物。CT示胃底、胃脾间隙重复畸形(图3A、B)。2019年5月14日行腹腔镜胃重复切除术。全麻,仰卧位。脐下置入10 mm trocar,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左锁骨中线脐水平各置入12、5 mm trocar,右锁骨中线肋缘下置入5 mm trocar,气腹压13 mm Hg。腹腔镜下应用切割闭合器行胃重复切除术。病变位于胃后壁胃底,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10 ml。术后病理:胃重复畸形(图3C)。术后5 d出院。随访19个月,无并发症。

病例4:女,11岁。因“间断腹痛3 d”于2019年10月入院。血白细胞20.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5.6%,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超声示左肾上方囊性包块。CT示左侧腹膜后巨大囊性占位(104 mm×86 mm),见图4A。入院3 d后,患儿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血白细胞降至正常。复查彩超、CT示肿物较前明显缩小(44 mm×32 mm),CT示肿物与胃腔相通(图4B)。胃镜示胃侧后壁贲门下可见溃疡穿孔(图4C),距贲门约1 cm,局部脓性分泌物附着,透过破孔可见囊壁,呈炎性改变,提示胃重复畸形破溃入胃腔。2019年11月7日胃镜下行胃重复开窗术(图4D),同时囊壁内多处取活检,病理:胃黏膜慢性炎,另见一肉芽组织,局灶被覆鳞状上皮(图4E)。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2 ml。术后4 d出院。术后6个月因“间断呕吐、上腹部不适”2020年4月再次返院。上消化道造影可见造影剂进入囊内,变化体位后,缓慢流出,符合胃重复畸形(图4F)。复查胃镜可见呈囊袋样改变,开口向上(图4G)。再次行胃镜下胃重复扩大成形术。二次手术后4个月复查胃镜,见囊腔光滑,开放彻底,无明显潴留(图4H)。随访14个月,偶有返流,余无不适。4例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4例胃重复畸形的临床资料

2 讨论

胃重复畸形是非常罕见的消化道畸形,早期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引起出血、穿孔、甚至恶变[1,3,4]。胃重复畸形在成人阶段出现恶变,年龄25~72岁,部分患者出现肝脏、腹膜等多发转移[1]。虽然目前尚无小儿胃重复畸形并癌变报道,但我们应加强对此疾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治疗。术前诊断除依靠临床症状,超声等辅助检查提供典型表现:①囊肿周围平滑肌与正常胃平滑肌相延续;②囊肿具有完整黏膜,分布胃黏膜上皮等消化道上皮;③囊肿黏膜层与胃黏膜层关系紧密[5,6]。术后病理仍是诊断胃重复畸形的金标准[2]。

4例患儿均行腹部CT,明确囊肿数量、大小、位置,与胃壁关系等。对于体积较小的胃囊肿,CT具有重要价值,但体积较大者,CT往往缺乏特异性。术前将胃重复畸形误诊为腹膜后淋巴管瘤[7]、肾上腺囊肿[8]、胰腺囊肿[9],这些报道中囊肿体积可达10 cm以上。病例4入院时CT提示囊肿大小104 mm×86 mm,诊断左侧腹膜后巨大囊性占位,入院3 d后患儿症状自行好转,复查CT囊肿缩小至44 mm×32 mm,并与胃腔相通。经胃镜检查、组织活检,确诊为胃重复畸形合并感染,囊肿破溃入胃腔。由此可见,CT检查在诊断上存在一定局限性。胃重复畸形超声下具有典型的“双壁征”和“肌肉绕边征”,囊壁少量血流信号,囊内无血流信号[10]。病例2胃镜下超声能够看到典型表现,即囊肿黏膜与正常胃壁黏膜呈现的“双壁征”。例1因多发囊肿较小,超声考虑来源胃壁。病例3、4超声提示囊肿与胃关系紧密。可见较大的囊肿,超声可以提示病变及病变性质,但病变来源仍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判断。超声能够很好呈现囊肿及囊肿与胃壁关系,同时无辐射、花费低等,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特别是产前超声不断发展,极大地降低漏诊率,但管状型重复畸形,或囊肿型破溃后,超声缺乏一定敏感性。上消化道造影也可用于辅助诊断,囊肿型胃重复主要表现为局部光滑的充盈缺损,能够很好判断肿物来自胃壁,但肿物性质往往缺乏评估。管状型胃重复[10],或囊肿型破溃入胃腔,通过变换体位,可见造影剂进入,证实与胃腔相通。胃镜检查能够清晰发现重复畸形的位置、数量和大小,对手术完整切除提供重要帮助。病例1多发、病例2单发,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很好地辅助后期手术切除。但对于体积较小、腔外生长的囊肿型胃重复,胃镜下无法判断病损位置,需借助内镜下超声进行有效评估和定位。管状型胃重复,或囊肿型破溃入胃腔,胃镜下可明确发现交通孔。病例4胃镜检查发现贲门下溃疡孔,结合症状、其他检查及病理,诊断囊肿型胃重复合并感染,后破溃入胃腔,从而阐明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综上可见,每种检查方法均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多种检查联合使用,使患儿得到更好的诊治。

胃重复畸形治疗的核心是追求完整切除病损,同时尽可能减少并发症。手术方式包括开放胃重复病变或部分胃切除术[11]、腹腔镜下胃重复病变切除术[12, 13]等。对于小儿胃重复畸形,腹腔镜下囊肿剥离[14],保证胃壁黏膜完整,修补浆肌层,此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病例2、3分别为12、14岁大龄儿童,考虑病程长,周边组织慢性炎症甚至潜在恶变可能,腹腔镜下用切割闭合器将胃重复囊肿及小部分周边胃组织一并切除,恢复良好。病例1因病变多发,开放手术行多发囊肿剥离,保证胃壁黏膜完整。对于体积较小、腔内生长的胃重复畸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式[15~18]。内镜下胃重复囊肿开窗术,国内外虽有报道[19~21],但并不多见,此方法更多应用于十二指肠重复畸形[22,23],考虑囊肿常累及乳头、胰腺、胰胆管可能,完整切除易造成术后严重并发症,建议内镜下开窗治疗,并通过随访证实远期效果[24]。对于巨大胃重复囊肿,合并感染,累及贲门、幽门或周围重要组织器官时,胃镜下开窗术也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我们认为胃重复囊壁以胃黏膜为主,与胃腔黏膜近似,开窗后两者间的影响理论上会很小。不同于肠重复开窗术后,虽然物理压迫解除,但异位胃黏膜持续的分泌,对周围肠黏膜是否造成影响,还需远期随访。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病例4患儿巨大胃重复畸形合并感染,破溃入胃腔,溃疡孔距贲门不足1 cm,完整切除可能造成并发症,遂行内镜下开窗术,取得良好的效果,长期随访极其重要。

综上可见,小儿胃重复畸形早期发现与诊断是治疗的提前,多种辅助检查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率。对于不同类型的胃重复畸形,可选择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对于巨大胃重复畸形,内镜下开窗术也可作为有效手段,术后进行长期随访。

猜你喜欢
胃腔胃壁开窗
高频超声、显微外科解剖及组织学病理观察离体猪胃壁层次结构的对照分析
腹腔镜辅助经胃腔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12例临床分析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经皮胃腔穿刺充气术在经皮胃造瘘术中的应用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女子世界(2017年9期)2017-09-08 00:27:43
腹腔镜联合胃镜胃腔内手术13例报告*
胃真的会被撑大吗
晚晴(2014年11期)2014-11-22 16:04:05
胃壁增厚的CT研究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