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和数字信号同步传输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2022-03-24 08:29:26牟琪琦周维川
技术与市场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字信号偏置中继

杨 川,牟琪琦,周维川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重庆 402760)

1 设计思路分析

本文主要设计一种模拟和数字信号同步传输的红外通信系统,为了方便系统测试,模拟信号的传输采用音频采集来模拟,数字信号的传输采用温度采集来模拟。

脉宽调制(PWM)、脉时调制(PPM)、红外串口脉冲等载波方案均采用了高速ADC对信号进行采样并对其进行调制。通过脉冲串的时间间隔来实现音频信号的调制,传输时间较长,不能实现音频信号实时传输;发送数据量较大,耗费大量CPU时钟周期。脉宽调制(PWM)方案除定时ADC采样外,仅需要改变其PWM占空比进行调制,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系统功耗[1-2]。

红外接收、发射方案采用运算放大器进行发射和接收,电路传输距离可以达到2 m,但是信号已经被衰减了很多倍,无法完成中继转发。直接用三极管构成发射电路,单管驱动必须要发射与接收较准确地对准才能获得完美的信号。发射电路采用两路并联方式,每路采用3个发射管串联。接收采用共射级放大,信号稳定[3]。

2 总体方案设计

本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输入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偏置电路后,STM32对其进行采集,同时STM32还将采集温度数据、语音信号和数字信号,同时通过红外发射装置发射。经过中继转发点,改变通信方向为90°后,由红外接收装置接收信号,STM32进行采样,然后DA输出,经滤波、音频放大后输出信号,调制、解调采用脉宽调制(PWM)方法[4]。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3 电路分析与设计

发射装置电路分析、设计,采用两组并联发射方式,每组串联3个发射管。发射管采用广角度的红外发射管,驱动采用单管直驱方式,三极管8050完全满足发射管所需的驱动电流。接收装置采用共射级放大电路原理,使用共射级放大电路,提高接收距离。

前级放大电路由于音频信号非常小,采用单一运放组成反向比例放大,或者同相比例放大,效果不理想,差分放大电路常常用在精密的信号处理场合,它具有输入阻抗高等特点,所以本设计采用仪表放大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5]。

滤波电路由于信号频率大小为300~3 400 Hz。不能有其他信号干扰,所以必须在发射装置采集音频信号前和接收装置输出信号前滤波,采用九阶椭圆滤波器滤波效果最佳,电路也非常简单,但是电容、电感大小、精度要求太高,很难满足条件。本系统采用4阶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完全满足滤波要求[6]。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滤波电路

偏置电路由于STM32直接采集信号时不能采集负压信号,必须给信号加偏置电压,使单片机采集的信号没有负压。通过实际测试,给1.75 V偏置效果最佳。采用反向比例设置给定信号的偏置电压大小。

对于音频放大电路,可以直接由分离元件组成,但电路相对复杂。本设计采用集成功率运算放大器LA4112进行音频放大。LA4112的内部由三级电压放大组成。若需要更大功率的功放直接更换相应型号即可。

温度采集直接采用DS 18B20实现。同时为了避免混入其他干扰,将发射和接收装置分别装在2个屏蔽盒中,直接把电源供电线引出来,防止信号间互相干扰影响作品效果和测试结果[7]。

4 软件分析与设计

所有的通信系统,首先要保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完整性。本系统要设计模拟和数字信号同步传输,必须采用同步传输协议来完成,即在PWM一个波中既载波模拟信号,也载波数字信号。设定以8 kHz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PWM脉宽调制时可以分时复用。脉宽调制信号中一个周期T125 μs中,0%~70%的占空比用于传输模拟信号,70%~90%的占空比传输数字信号,90%~100%由于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且采集放大后线性度不高,无法准确读取载波信息,此区间不使用。接收端捕获PWM脉宽,转换成DA输出[8]。发射和接受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发射(左)与接收流程图(右)

5 测试结果

经测试,系统传输距离直接距离可达3 m以上,若加上中继转发装置,可达10 m以上传输,模拟和数字信号基本不失真。

对信号的选择效果进行测试:第一次测试时,输入幅度不变,改变频率,测试发现通过的频率为300~3 400 Hz,满足音频滤波要求。

800 Hz单音信号和0 V信号测试:发射装置输入信号为800 Hz,1 V,接收装置带8 Ω负载。用示波器测试负载两端,频率为800.5 Hz,传输正常,波形无明显是真,其峰峰值电压为2.01 V,即有效值为0.710 5 V。

若加上中继转发装置,重新对800 Hz单音信号和0 V信号进行测试:发射装置输入信号为800 Hz,1 V,接收装置带8 Ω负载。用示波器测试负载两端,波形无明显失真,频率为801.03 Hz,传输正常,其峰峰值电压为1.79 V,即有效值为0.626 5 V。减小输入信号为0 V时,用交流毫伏表测试输出电压,大小为24.8 mV,小于0.1 V,噪声电压依然在可接受范围内。

数字信号的传输测试:改变环境温度,从25℃~32℃依次递增,采用温度测试计作对比。发射端采集到温度后,传输到中继转发再到接收端,接收端解析信号后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经过对比测试,温度传输正常,最大误差不超过0.3℃。

6 结语

本方案设计的系统传输距离直接距离可达3 m以上,中继转发传输可达10 m以上,模拟和数字信号传输正常,无明显延时。800 Hz信号传输无明显失真,有效值大于0.4 V,0输入时噪声小于0.1 V,噪声信号在可接受范围内。

猜你喜欢
数字信号偏置中继
基于40%正面偏置碰撞的某车型仿真及结构优化
基于双向线性插值的车道辅助系统障碍避让研究
中国信息化(2022年5期)2022-06-13 11:12:49
数字信号分析中存在的误区与解决对策
两种数字信号浪涌保护器(SPD)测试分析
电子测试(2018年13期)2018-09-26 03:29:32
数字电子技术中的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
电子制作(2018年16期)2018-09-26 03:27:16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识别
面向5G的缓存辅助多天线中继策略
电信科学(2017年6期)2017-07-01 15:44:35
一级旋流偏置对双旋流杯下游流场的影响
中继测控链路动态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
航天器工程(2015年3期)2015-10-28 03:35:28
Nakagami-m衰落下AF部分中继选择系统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