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非洲猪瘟时代散养户防非复产的方法探索

2022-03-24 06:38:26方和俊
猪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猪只养猪猪瘟

方和俊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眉山 620010)

在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的严峻形势下,笔者认为我国的大、中、小猪场和散养农户都必须掌握一套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注重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预防链,确保整个养殖过程不受病原体侵害。

1 非洲猪瘟给散养户带来的影响

非洲猪瘟是由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猪引起的一场急性出血性感染。初期表现和一般生猪疫情类似,但不易于被发觉,可以借助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发热、高热、心跳加速、黏膜上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脏器明显出血。同时病猪的死亡率也很高。

我国暴发非洲猪瘟的时期,养猪场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经济损失,不少小型养猪场都因无法承担巨大经济损失而倒闭,散养户养的猪面临着亏本的状况。目前,我国正处于后非洲猪瘟时期,因此仍有一部分“后遗症”未能被彻底摆脱。农村养猪业也处在后非洲猪瘟疫情时期,农村养猪的经济效益仍受到很大威胁。因此畜牧部门还必须做好对散养户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后非洲生猪瘟时代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生猪的健康状况,并推动散养户养猪的复产工作。

2 后非洲猪瘟时代散养户防非复产风险点

2.1 非法购买生猪现象时有发生

受非洲猪瘟常态化影响,国家严格管理仔猪的售卖,市面上售卖仔猪严格遵守国家规定,购买者需严格登记地址信息,以防再次暴发,但是一些散养户无视国家规定,私自购买饲养,且不在国家规定售卖点购买仔猪,市场供应短缺,散养户没有咨询仔猪来源信息以及安全信息,盲目购买,加大了生猪疫病再次发生的危险。

2.2 养猪区域和人居住区域未分开

散养户大多位于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房屋零散,散养户为图养殖方便,便于看护,选择在自己居住近的区域饲养猪,甚至有些散养户直接在房屋里饲养猪只,没有将个人生活区域与养猪区域严格分开,导致养猪区域空气流通差,环境差,容易引起大量微生物和细菌滋生,导致猪的抵抗力较低,容易再次引发疫病。同时散养户养猪不在意养猪区域的粪便处理,也未采取消毒措施,只对养猪区域的粪便简单处理,未进行定期消毒、定期清洗、规定区域处理粪便,不符合疫情防控的规定,一旦发生疫病,情况将难以控制。

2.3 散养户防疫意识淡薄,无害化处理不规范

散养户大多是年龄较高的农户,即使国家在非洲猪瘟后严格宣传非洲猪瘟的严重性和后期防疫的重要性后,散养户大多仍未对防疫措施的实行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数散养户受限于自身的教育水平,缺乏对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意识,并且没有积极学习防疫知识。同时散养户的经济条件不足,导致养猪区域的安全防护水平不高,甚至有些散养户对养猪不做任何防护措施。

农村散养户掌握的技能有限,防疫知识落后,在自家猪生病时,没有及时处理就医的意识,即使在后非洲猪瘟时代,也没有提高自身防疫意识,有些人抱有侥幸心理,在猪只发生猪瘟前兆时,为了减少经济损失,盲目将病猪随意掩埋,综合素质较低的人甚至会无视国家规定,私自低价售卖,没有向政府及时申报处理,容易导致疫情的肆意传播,给防疫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2.4 养殖管理不严谨,养猪饲料未符合规定

散养户养猪不同于大型养猪场,散养户养猪大多数都是依靠于自身经验,没有专业系统的育肥猪和养殖技术,有的散养户不仅养殖1头猪,可能会养殖2~3头,甚至3头以上,这时对散养户的养猪技能考验较高,散养户依旧选择之前的养猪管理措施显然是不行的,养殖管理不严谨,没有与之匹配的养殖技术人员,导致缺乏科学知识,管理不严谨,使得在养殖过程中忽视了疫情防控的问题。

不仅养殖管理不严谨,对养猪的饲料没有做好正确购买,有的散养户直接将厨房残渣、剩菜剩饭来充当猪饲料,在后非洲猪瘟时代,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散养户没有按规定在指定区域购买猪饲料,加大了猪只患病的风险。

2.5 安全用药不当,疫苗免疫不及时

2018年至2020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价格上涨,养猪的利润不断增加。许多农民养猪为了扩大经济效益,盲目购买药物,不顾疫情危险,给非洲猪瘟防控带来了巨大隐患。散养户不符合规定给猪使用药物,导致生物安全隐患加大。

散养户没有对当地疫情进行调查和了解,大多是根据多年的经验进行疫苗接种,导致接种程序不当。在春季和秋季实施疫苗接种时,一些农民没有及时给猪只接种疫苗,或购买来源不明的非正规疫苗,无法保证疫苗质量。还有的接种过程未严格遵守技术规范,未进行有效消毒或接种剂量不准确。还出现部分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的情况,导致疫苗失活或质量下降,免疫效果差,增加了散养猪流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风险。

3 后非洲猪瘟时代散养户防非复产的方法探索

后非洲猪瘟时代散养户防非复产需要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从管理层面、生物层面、消毒灭菌、疫苗免疫、粪便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控,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探索。

3.1 管理方面

散养户应积极学习防疫知识,增强自身防疫意识。政府面对后非洲猪瘟时代,应加大对散养户的防疫知识宣传力度,呼吁散养户学习防疫知识与养殖技术,增强散养户的防疫意识。同时散养户应该多关注非洲猪瘟情况,做好防疫措施。

不仅需要提高散养户防疫意识,还需要规范无害化管理,当发现死猪时,应立即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应注意对死猪的防污染保护,防止其通过空气传染疫病,转移后的死猪应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产房、养护、育肥栏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然后进行全面清洁。使用清洁、渗透、高压清洗三步,统一清洗消毒。发现残留不洁净的地方用洗涤剂浸泡后应彻底清洁。定期对整个场地的环境进行消毒,必要时增加消毒次数。屋顶,墙壁,办公室和生活区的墙壁消毒:可用硫酸氢钾、二氧化氯或其他含氯制剂进行喷雾消毒。

3.2 生物层面

首先,禁止散养户采用散养猪方式,以减少感染途径。二是要实行严格的自育自养制度,通过固定的人员进入养猪区域,尽量不要出现很多外来人员进入养猪区域的情况,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在人员进入养猪区域时应做好规划,一次性做好需要完成的事,防止多次进入。第三,需要引入生猪时,应去规定售卖点购入生猪,并及时做好隔离,确认安全后方可与群猪一起饲养。仔猪必须经过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后才能进行收购,并需要注意观察其健康状况。

3.3 消毒灭菌

禁止将厨房残渣(泔水)喂猪,饲养者不得接触、食用外国新鲜猪肉腌肉、火腿及含调味料的肉类,进入养猪区域需全面消毒并更换干净的衣服、鞋帽,在生产区与猪只接触,很容易导致非洲猪瘟病毒的传入,因此需要勤换衣服、勤消毒。禁止在猪场倾倒厨余垃圾。散养户购买饲料一般都是自行去店铺购买,这时需要对购买饲料的店铺做调查,以防出现店铺饲料来源不明的情况,病毒可能通过饲料包装进入养殖区域造成传染,需及时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引入智能设备,定好时间,定期自动消毒,降低疫情风险。

3.4 疫苗免疫

散养户禁止购买和使用来历不明的非正规疫苗,相关部门需加强疫苗运输和储存管理,确保疫苗质量。要根据当地疫情类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操作程序进行免疫,同时需要及时利用智能设备观察猪只行为情况,检查猪只是否都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做好引种检疫关。利用智能养猪设备24 h观察猪只情况,判断其健康状况,做好防疫措施。

3.5 粪便处理

散养户的养猪选址也需科学合理,需将养猪区域和居住区域严格分开,以防发生交叉感染,在后非洲猪瘟时代,养猪区域需要做到通风好、干净卫生,且不影响个人生活。猪圈产生的粪便应在第一时间清理到固定的地方,发酵后可返回田间使用。不要堆放在猪圈周围,吸引苍蝇等昆虫,同时要做好防蚊防鼠工作。山区部分养猪户要防止野猪进入猪舍的情况发生。当发现猪圈周围有野猪时,应第一时间将其赶走。当发现野猪死亡时,应第一时间联系动物防疫组织,切忌将死野猪廉价贩卖。坚持集体喂食封闭式投料,采用全出全进的投料方式,采取必要措施空列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粪便处理系统

散养户应及时清洗固体粪,将粪便污水输送至固体粪发酵罐生物发酵处理;粪便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彻底清洗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智能粪便处理系统能够解决粪便处理、粪便消毒的问题。粪便处理设施应该防雨、防震,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污染其他土壤。同时,雨水和污水应当隔离处理,防止雨水进入粪污水处理设施。

4 总结

在后非洲猪瘟时代,散养户同样要重视生物安全,做好防疫措施,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禁不良措施,增加反应能力,提高疫病防控能力,才能在后非洲猪瘟时期,做好养猪业的复苏和发展。

猜你喜欢
猪只养猪猪瘟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业科学(2022年11期)2022-12-17 08:43:54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养猪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