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唐兆权
相思树即为红豆树。相传,古代南方一女子,因为丈夫战死沙场,思夫过甚,哭死在了一棵大树下。第二年这棵大树结出了红色的心形豆豆,后来人们把这树称为红豆树、相思树,把红豆称着相思豆。所以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知红豆树是不是真就是一种神奇树、动人树,内江威远县连界镇船石村陈家湾有一棵300多岁的红豆树,也在当地传说着一个动人的相思故事。
话说300多年前,当地一位秀才,要进京考试,他的爱妻不舍它离开,可为了功名不得不去。秀才劝慰妻子:“好好在家等着,我无论考中考不中,考完都及时回来。”妻子亲昵道:“你这一走,不要一年半载也要几个月,我想你咋办?”丈夫突然想到了红豆树这一相思物,就到邻近的红豆村挖回一株红豆树苗栽在房子旁的山坡上。对爱人说:“这是相思树,你看到这棵树就当看到我。”然后自己摘下一片红豆叶:“我看到这片叶子就当看到你。”一切处理和收拾完善,丈夫才怀揣着那片寄托着爱的红豆叶,一步三回头地踏上赶考征程。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在乘船途中突遇巨浪,所乘的船被打翻打烂了。不过他命不该绝,无意中抓到一块船板,漂荡了两天才被一个浪头打向岸边。巧遇一渔家救起,他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摸那片红豆叶是否还在。看着红豆叶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也深深地叹了口气:“现在已是身无分文,还怎么去赶考?”渔夫家也不富裕,能容他栖身就算不错了。他只好写字卖画,慢慢积攒了一点点本钱,做起了小买卖,不管生意逆与顺他每天都想着妻子,掏出红豆叶看看。本想早一些回到妻子身边,可先是两手空空感到无颜见爱妻,后来忙事业,一时走不开。他把思妻之情化着创业动力。
渔夫见他精明能干,又有学问,曾几次要把一直没嫁人的漂亮女儿许配给他,他说什么也没答应,还几位富商,名人也想招他为婿,他照样一一谢绝,一再解释,家里有糟糠之妻在朝思暮想,自己不能辜负妻子的一片真情。
奋斗了8年,才终于有机会愉快回家。渔家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不再说嫁女之事,亲自为秀才送行。秀才重谢渔家后,一波三折,风尘仆仆回到了陈家湾。当惊呼妻子时,妻子却不知所措。“我是你的丈夫,你咋不认得了?”这时妻子才扑向丈夫“哇”一声大哭起来。
原来他走后,妻子每天到红豆树下,睹树思人,向着远方,望眼欲穿,一年不见人影,两年不见踪迹,不知丈夫在何处,是死是活,常常以泪洗面,日盼夜思,渐渐的眼睛失了明。带着一个孩子相依为命,日子异常艰苦。有人劝她,你丈夫可能不会回来了,干脆重新嫁人吧,妻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就是不回来自己也要等,誓不放弃对丈夫的那份爱。
夫妻听了这些年相互的经历,非常心痛,无比感动。丈夫为了治好妻子的眼睛,四处寻医问药。说来也巧,很难结一次果的红豆树,在秀才回家的这一年,自己所栽的这棵红豆树,竟然开花结了果。秀才认为这是稀世之果,相思之豆,用来为妻子治眼睛会不会有效果呢?他用红豆煮水为妻子洗眼、敷眼,没想到妻子的眼睛还真慢慢好了。人们认为是他们的坚贞爱情感动了上帝,让红豆树结果为妻子治好了眼睛(是不是真的红豆起了作用无法考证)。就连秀才落水无恙,人们也归就于这棵红豆显灵。后来丈夫带着妻子、儿子和收获的红豆去到了他发展事业的地方,要让红豆的相思一直延续下去。
后辈们视这红豆树为神树,把它当珍宝保护了下来。
红豆木俗称红木,十分珍贵。曾经有人想砍下卖钱,刚走到离树还有10来米处,突然窜出一头狼来,砍树人连滚带爬,逃之不及送了性命。大办钢铁时有人要砍下烧木炭,刚来到树下准备动手。猛然间掉下一条莽蛇,吓得几个砍树汉子四处奔逃。后来再也没人敢打这树的主意。现在已成了受国家保护的名木古树,更没人敢动。
两年前,四川省林科院和市县专家考证、测算,该树已有310 多岁。别看300多岁高龄,可仍然枝繁叶绿,参天挺立,树高约25米,树干胸径1米有余,3个成年人也难合围。树干下段空心,一侧有一大洞。树纹细密,树质坚硬如钻,春天发新芽长新叶,少见开花结果,偶有开花挂果于秋季。果实外观似四季豆或皂角般的豆荚,红豆藏于豆荚内,初冬落叶掉果。红豆色红如血,形似心脏,鲜红光亮,不蛀不腐,晶莹艳丽,永不褪色。
现在船石村这棵红豆树在当地属树干最粗年龄最大的红豆树。就连红豆村一些大一点的红豆树也荡然无存,那棵红豆村标致性的红豆树,也在上世纪70年代被人找理由和借口砍走了。而船石村这棵红豆树依然高大挺拔,巍然屹立。
鉴于红豆特别、意义特殊,这棵红豆树成了一些恋男爱女的打卡地,到树下许愿的必修课。如果巧遇红豆结果成熟掉落,恋人或新婚夫妇们会将红豆拾起互送,甚至串成项链相赠,以此表达相亲相爱深情蜜意,作为永不变心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