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东,吴永军,佟 岩,2,孔云燕,张 悦
(1.石嘴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石嘴山 753000;2.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太原 030000)
职业性尘肺病是指作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从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病例19 428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15 898例(81.83%)[2]。由于当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尘肺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也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地方乃至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3-4]。近年来,为预防控制尘肺病,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煤尘(煤矽尘)、矽尘、石棉等尘肺病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被纳入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中。石嘴山市作为宁夏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宁夏尘肺病的高发地区[5]。因此本研究对2011—2020年石嘴山市新发尘肺病和2020年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了解石嘴山市尘肺病发病趋势、分布特征以及高危人群,为改善和制定有效性、针对性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
2011—2020年石嘴山市新发尘肺病资料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职业病网络直报的尘肺病报告卡。
2020年粉尘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资料源于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参加在岗职业健康体检,接触煤尘(煤矽尘)、矽尘、水泥尘、铸造尘、电焊烟尘5种危害因素的所有作业人员。
尘肺病的诊断和分期按照《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GBZ 70—2015)[1]由职业病诊断机构执行。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6]中的规定,长期从事粉尘相关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岗期间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X射线胸片和肺功能检测为粉尘作业人员的必检项目,且该两项检查对早期发现尘肺病或疑似患者,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分析中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只纳入该两项检查结果。其中肺功能评价采用了3个常用的指标:FVC%<80%、FEV1.0%<70%、FEV1.0/FVC<70%,三者中任何一个异常即为肺功能异常。企业的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分别依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统字〔2011〕86号)[7]、《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8]、《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9]进行划分。
应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尘肺病新发情况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分类资料卡方检验若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使用Bonferroni校正法;分析不同诊断年龄、接尘工龄组与新发尘肺病期别的线性变化趋势,进行线性趋势检验(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为双侧检验。
2011—2020年,石嘴山市累计报告尘肺病新发病例759例,10年间新发尘肺病病例数呈波动变化,2012年出现高峰(147例,19.37%),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出现小高峰,2020年发病数最少(31例,4.08%)。各年份报告新发尘肺病期别构成以壹期病例为主,其中壹期病例528例(69.57%),贰期158例(20.82%),叁期73例(9.62%)。叁期病例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6.87%增加至2020年的9.68%。各年度间新发尘肺病期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52,P>0.05),见表1、图1。
表1 2011—2020年石嘴山市不同期别新发尘肺病时间分布
图1 2011—2020年石嘴山市新发尘肺病时间变化趋势
2011—2020年,石嘴山市累计报告的各类新发尘肺病病例中,煤工尘肺473例(62.32%),矽肺281例(37.02%),电焊工尘肺、水泥尘肺各2例(各0.26%),铸工尘肺1例(0.13%)。各年度新发病例均以煤工尘肺、矽肺为主。10年间煤工尘肺占比呈波动下降趋势,矽肺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2011—2020年石嘴山市不同病种新发尘肺病分布
759例尘肺病病例中,男性756例(99.60%)、女性3例(0.40%),男女性别比为252∶1。不同性别新发尘肺病各期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似然比为0.773,P>0.05)。其中诊断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92岁,平均年龄(54.78±13.83)岁,40~50岁组病例数最多(254例,33.47%)。诊断年龄与新发尘肺病期别间存在线性关系(χ2趋势=28.016,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192,P<0.05)。接尘工龄:新发尘肺病中接尘工龄最短0.75年,最长40.25年,平均工龄(21.85±8.35)年,主要集中在20~30年组(331例,43.61%),接尘工龄与新发尘肺病期别间存在线性关系(χ2趋势=9.603,P<0.05),且两者呈负相关(r=-0.113,P<0.05)。工种:报告的新发尘肺病中工种主要为掘进工(273例,35.97%)和采煤工(257例,33.86%)。不同工种新发尘肺病各期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58,P<0.05),见表3。
表3 2011—2020年石嘴山市新发尘肺病人群分布特征
2020年石嘴山市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粉尘作业人员11 045例,男性9 065例(82.07%)、女性1 980例(17.93%),男女性别比为4.58∶1。其中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44.04±9.03)岁,接尘工龄最短0.08年,最长43年,平均年龄(13.00±11.41)年。其中体检结果未见异常6 383人(57.79%),有其他疾病或异常2 983例(27.01%),建议复查1 652例(14.96%),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16例(0.14%),疑似职业病11例(0.10%)。11 045例粉尘作业人员中肺功能异常者1 355例,异常率为12.27%,胸片有尘肺样改变者148例,检出率为1.34%。接触不同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800,P<0.05)。将水泥尘、铸造尘以及电焊烟尘胸片检查结果合并,比较接触不同粉尘作业人员尘肺样改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34,P<0.05)。结果显示,接触水泥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最高,接触煤尘(煤矽尘)作业人员尘肺样改变检出率最高,见表4。
表4 2020年石嘴山市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胸片检查情况
不同性别、行业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行业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采矿业、制造业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较其他行业高。随着年龄、接尘工龄的增长,肺功能异常率呈升高趋势(年龄:r=0.055,P<0.05;接尘工龄:r=0.029,P<0.05),见表5。
表5 2020年石嘴山市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异常人群分布特征
不同性别、行业粉尘作业人员尘肺样改变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行业粉尘作业人员的尘肺样改变结果进行比较,采矿业粉尘作业人员的尘肺样改变检出率最高。随着年龄、接尘工龄的增长,尘肺样改变检出率呈升高趋势(年龄:r=0.070,P<0.05;接尘工龄:r=0.129,P<0.05),见表6。
表6 2020年石嘴山市粉尘作业人员尘肺样改变人群分布特征
目前尘肺病在医学上无医疗终结,且罹患该病后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肿瘤、呼吸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或合并症[3,10],从而降低患者的劳动能力、生存质量等,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尘肺病的地区分布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11],而煤矿的尘肺病占全国尘肺病人数的50%以上[12]。1996—2015年石嘴山市共累计报告各类尘肺病1 302例,占宁夏地区报告尘肺病例总数的77.08%[5],石嘴山市是宁夏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石嘴山市2011—2020年累计报告新发尘肺病759例,从时间分布特征来看,10年间新发尘肺病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出现高峰,与宁夏地区尘肺病发病趋势基本一致[5,13]。尘肺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可能与近年来石嘴山市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许多老旧工矿企业关闭有关[14],同时也说明随着职业病监测工作的不断强化和规范,石嘴山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初见成效。2012年出现高峰,可能是由于2012年开始实施新修订后的《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防控意识增强、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增长以及对疑似职业病的集中筛查诊断,导致当年新发尘肺病数量增多。2017年出现小高峰,可能是由于2016年12月26日印发并实施《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对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的覆盖率、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率、职业健康检查率等指标做出具体要求,从而使得尘肺病能更加及时、规范地发现和报告。各年份新发尘肺病期别构成以壹期为主(528例,69.57%),与宁夏地区报道一致[5,15],与其他省份地区报道情况基本一致[16-17],贰期、叁期也有一定的比例,且叁期患者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分析其原因:(1)用人单位未定期、及时组织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体检;(2)部分工人流动性较大,企业还未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就已不在该岗位或企业工作,有些工人害怕贰期尘肺病工伤认定后调岗,影响经济收入,因此主动放弃职业健康检查及早期诊断的机会;(3)本研究结果显示,诊断年龄与新发尘肺病期别间存在线性关系,即诊断年龄越大期别越高,尘肺病发生多需10~20年甚至更长的接尘工龄,且脱离粉尘接触后仍可以发病,加之发病比较隐匿[3],导致许多患者退休或者离岗很多年,症状较为严重后才来鉴定;(4)职业健康体检机构体检质量不高,未及时发现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导致病程的进展。
2011—2020年石嘴山市累计报告新发尘肺病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754例,99.34%),各年度新发尘肺病均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提示煤工尘肺和矽肺是石嘴山市尘肺病防治的重点,与我国既往尘肺病报告情况基本相符[11,18]。从诊断年龄和接尘工龄来看,诊断年龄集中在40~50岁,接尘工龄主要集中在20~30年组,与薛蓉等[16]、邵海燕等[17]研究结果一致,也符合尘肺病的发病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发现接尘工龄与新发尘肺病期别间存在线性关系,且两者呈负相关,接尘工龄<10岁组叁期尘肺病构成比较高,可能是部分患者接触粉尘浓度高,发病较快,病程进展也较快,也可能由于流动性较大的劳动者,考虑职业病赔偿问题,只提供最近一家任职企业的暴露史,导致接尘工龄缩短。根据石嘴山市新发尘肺病人群分布特征,提示应加强重点人群(离退休人群、流动性较大的劳动者)的健康监测,强化重点工种(掘进工和采煤工)的个人防护和相关企业的监管。
2020年石嘴山市粉尘作业人员健康监测结果显示,肺功能异常率为12.27%,低于相关文献报道[19-20],胸片尘肺样改变检出率为1.34%,在既往研究结果0.13%~1.35%范围内[21-23]。接触煤尘(煤矽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和尘肺样改变检出率均最高,且采矿业粉尘作业人员两项结果均较高。提示煤尘(煤矽尘)危害严重,应重点关注采矿业尤其是煤尘(煤矽尘)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接触水泥尘以及制造业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也不容忽视。男性肺功能异常率及尘肺样改变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工种的差异,男性更倾向于从事较高危的工种,同时男性大多吸烟,吸烟会使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更易受损。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和接尘工龄的增加,肺功能异常率和尘肺病检出率均呈升高趋势,与既往文献研究结果[19-20]一致。分析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劳动者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逐渐下降;另一方面,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决定了粉尘对人体危害的性质和程度,随着劳动者接尘工龄的延长,其对肺部的危害和严重程度也相应提升。应重点关注年龄大、工龄长的粉尘作业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按时体检、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岗位,预防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石嘴山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初见成效,但由于尘肺病的发病特点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尘肺病防治仍是该市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结合石嘴山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实际以及尘肺病发病特点,对石嘴山市今后尘肺病防治工作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重点关注曾在老旧矿区、关停厂矿工作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劳动者健康水平、减轻疾病负担;其次,推动用人单位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从生产工艺、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等方面降低劳动者接尘时间及剂量;再次,提高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的专业能力,定期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最后,加强尘肺病患者、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工作,针对重点人群以及重点行业实施个性化的健康监护和追踪,引导劳动者按期参加健康体检,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