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03 17:33:10崔雯雯卢桂美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课堂

崔雯雯 卢桂美

摘要: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在进行授课中,要注意照顾好每一位学生的身体锻炼,还要适时进行灵活调整课程模式,设置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使学生可以积极融入其中,发挥体育课的最大价值,国内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笼统,不适合新时代新教育,所以教师要将赏识教育合理运用其中,发挥体育课堂的最大作用,使学生身心能够充分发展。

关键字:赏识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目前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过于单一,学生面对体育课一直处于懒洋洋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学生一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并将赏识教育合理地引进教学,恰当的时候段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能够很好地鼓舞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善学生懒惰的状态,积极参与运动当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一、赏识教育的理论概述

(一)理论背景以及需求层次理论

赏识教育起源于自然教育学,代表人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也是意大利第一位医生,她认为儿童的生长过程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一个状态,儿童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成长阶段会学会一系列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赏识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生长延伸的,不过她更加关注他们在成长阶段中的心理状态的建立,首先需要依靠需求层次理论,这项理论一开始主要是研究人类行为发展的,但是相对于教育学方面,也是同样适应的,这项理论主张人类的需求是不同的,是按照由低到高的塔形结构构成的,人的发展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推进的,自尊和自我认同是在塔形的最顶端,不断推动人们完善自我,赏识教育则是为顶层建立良好的基础[1]。

(二)强化理论以及社会认知理论、皮革马利翁

巴普洛夫提出了强化说,认为强化说主要强调通过奖励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正确行为,惩罚机制则会导致错误行为直线下降,赏识教育通过正面强化的方式,积极鼓励正确行为,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包括预期结果和自我效能感以及目标,这三个要素循环展开,当结果与目标一致的时候,人的自我效能感便会随之增加,而且自我效能感高和目标定位明确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取得预期结果,进一步提高自我效能感,赏识教育便是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来进行,使学生可以均衡发展,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给予一定的积极结果预期,可以有效作用于教学当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正面影响,赏识教育的关键要点是赏识的作用,作为积极正面的心理态度,往往会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乐观的态度,促使此效应发生。

二、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运动指标忽略学生情绪

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处于转变时期,教学模式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仍旧是形似神不同,教师对新兴教学始终没有正确认识,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旧出现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说,教师重视运动的指标而忽略了学生的情绪变化,过于重视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进度,为了上课而上课,过于注重课堂的表面功夫,虽然看上去是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体育的检测也变成体制的指标,但是太过考虑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所以过于重视学生的体制指标,反而减少了关注学生在课程上的参与感以及体验感,并没有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没有充分解决教学问题,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笼统

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是处于单一的状态,没有很好地进行教学的转变工作,教师没有注意教学的灵活性,只是从一而终,使课堂过于枯燥,没有把学生很好地集中起来,导致学生无法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进一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身心发展,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运动的多种形式,设计有趣的运动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很好地融入课堂当中,教师还可以多多研究相关的体育教学,学习优秀教师的突出教案,使自己的体育形式多种多样,让自己的运动思维灵活多变,让体育教学充分覆盖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改变目前教学的严重弊端,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感,有助于学生很好地锻炼身体,进一步改善心理狀态。科学表明,适当的运动活动,可以有效改善人的心态,有助于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教师的教学氛围较差不利于学生学习

介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进一步导致教学氛围较差,使学生对体育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课堂教学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较少,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上消极怠工,不好好投入体育课堂,进一步导致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对课堂产生严重的偏见,致使学生的体育成绩逐渐下降,严重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课堂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吸引学生融入课堂,感受运动的奥秘,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鼓励,能够有效鼓舞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改善以往课堂的弊端,还能帮助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自信心。

三、赏识教育在体育上的正确应用

(一)树立快乐体育,抓住开展时机

教师可以借鉴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树立一个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综合考虑课程的快乐因素,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设计教学方案,避免以往传统的弊端,设计快乐有趣又具有一定意义的教学内容,要充分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热情投入,其次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要高于学生当前阶段,让学生一直处于可供进步的空间,并且在实际课堂当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增加学生的存在感,并且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适当阶段进行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增加学生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重燃热情之火[3]。

(二)关注学生自我发展以及特殊同学

赏识教育主张强调学生的课堂地位,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启示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发展,教师在进行讲授的时候,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的时候,要将课程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每位学生的优缺点,进行专项的运动设计,使学生的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让学生不再偏重某一单元,让学生可以综合发展,经过不断进行开发类的运动项目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均衡地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运动器材,让学生自己进行运动开发,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开发,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领悟器材的运动方式,而且还可以开发多种形式运动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此外,还要密切关注运动性能较差的学生,进行弱项专练,使他们摆脱自卑困扰,让他们跟上同学们的运动进度。

(三)提倡家校共同发展,整合多种赏识方式树立科学评价

赏识教育不仅需要学校进行,还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一起通过赏识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建立健康的心理体系,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校期间教师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赏识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在家期间,家长可以引领学生一起外出游玩,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自然的清新,并进行适当的鼓励[4]。与此同时,双方在进行鼓励环节的时候,还要合理避免同一类鼓励的方式,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鼓励行为,可以有效避免他们对口头语言的麻痹心理,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状态,关于树立科学的评价,教师在进行学期考核的时候,不仅需要注重体育技能的考核,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精神进行考核,并且划分到体育总成绩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师首先要明确赏识教育的真正内涵,并且根据自己以往教学的弊端进行整改,树立快乐体育的教学观念,抓住开展时机,其次关注学生自我发展以及特殊同学,最后注意提倡家校共同发展,并整合多种赏识方式树立科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赖思远.试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20(5):1.

[2]王鑫.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周刊),2021(8):2.

[3]胡剑云.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20(6):2.

[4]邵京京.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风尚,2019(3):1.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