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022-03-03 16:38:45罗玉成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小学科学

罗玉成

摘要:近些年来,小学科学教学逐渐受到了学校与家长的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科学这一科目主要是将一些较为生活化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通过知识和奇妙现象的感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良好的科学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夯实基础。为实现教学目标,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开展规范化的实验操作,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意义以及相关对策等内容进行分析与论述,文章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能力、策略分析

引言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而小学科学这一学科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亲自体验,实现对于知识的内化与理解,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因此,科学教师应当事前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学小实验,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的需求,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因此,针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分析与论述是非常有必要的。

1.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意义

1.1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情况而言,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与经验,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应当做好科学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缓慢渗透知识,再搭配相应的科学小实验,使得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获取知识的习惯,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

1.2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枯燥课堂可以实现转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这一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展现很多奇妙的现象,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抱有好奇心的阶段,对于奇妙的科学现象会产生较大的兴趣。同时,部分简单的知识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并掌握知识,而稍微复杂的知识就可以通过实验去解释。此外,实践操作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也可以为学生科学的探索提供更多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策略

2.1规范实验操作,提升动手能力

在开展科学实验之前,首要任务是为学生渗透实验相关的知识,学生掌握充足的知识之后,可以动手开展操作。正式实验之前还应当明确所使用实验仪器的功能,并匹配相应的操作规范。科学实验期间,教师应当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可以开展规范化实验,并保障操作的正确性,从而顺利得出实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应当严谨考究,掌握好科学仪器的使用方法,才可以提升科学实验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一般看到新奇的化学仪器之后,会急于动手操作。这时教师应当及时制止,除了要传授使用方法之外,还应当让学生关注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免在实验的过程中产生任何意外,确保科学实验的安全性。

2.2确定操作目标,强化操作指导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在课上时间容易被不相关的内容吸引注意力,因而小学教师需要对纪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处理好纪律之后,要求科学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操作目标,并加强操作的指导。小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在实践当中往往无法实现对于目标的准确把握,更无法抓住实验重点,很可能在实验期间出现操作错误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引导对于提升实验效果而言至关重要,要求教师耐心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得学生顺利完成科学实验,提升课堂效率。以显微镜的应用教学为例,显微镜自身就是一种较为精密的仪器,为避免显微镜出现故障,正式实验之前为学生讲解基本的显微镜使用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上述准备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再将所用的培养皿、小刀等分发给学生,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保障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实验的准确性,使得学生经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开展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课外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外实验需要更多的仪器设备,然而很多学校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教学实验设备的短缺,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则需要为学生准备一些成本较低的生活小实验,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可以节约很多的成本。

2.4挖掘更多的教學资源

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为强化实验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将其利用到课堂当中,实现课堂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机整合。同时,教师也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一般情况下,很多小学并不具备完善的实验设备,面对不能实现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展示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有效活跃课堂的氛围,学生也乐于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见识到更多有趣的实验现象,也可以实现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教师也应当在科学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实验环节,使得实验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教师的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可以通过规范实验操作、确定操作目标、强化操作指导、开展课外实验、挖掘更多教学资源等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实现对于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爱苓.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中华少年,2019(27):97.

[2]张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5):177.

[3]周笑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4):39+48.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小学科学
贵州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6:11:55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当前我国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14:37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