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敦煌美术载入中国艺术史的回顾

2022-02-24 09:22:44李丽娜
名家名作 2022年20期
关键词:艺术史敦煌美术

李丽娜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敦煌美术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敦煌美术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除了著名画家的作品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画家,他们的艺术也是无与伦比的辉煌。这种艺术体系在传统艺术史的作品中没有被记录或欣赏过。因此,将从敦煌美术的发展史、敦煌美术对中国艺术史的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这几个方面深入研究,进一步强化敦煌美术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一、敦煌美术的发展史

20世纪上半叶出版的中国艺术史(包括绘画史)共有31种,但其体系和史料基本上采用宫廷绘画和文字绘画。对于少数民族艺术、大众艺术以及洞穴艺术的描述,有些是空的,而另一些则只有几句话概括。虽然当时没有考古学,但艺术史学家不限于文学。资料的收集和敦煌石窟艺术的提及与晨星一样罕见,只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石岩主编的《东方艺术史》第一卷的相关章节中找到。例如,“唐代代表画家及其作品”一节描述“敦煌千佛洞的遗迹、墙壁和平面画在此展现,敦煌石窟树下的美的形象与日本绘画紧密相连,必须注意”。虽然石岩的作品中提到的敦煌作品不多,但在当时的艺术史作品中浮现出的“敦煌磨坊佛窟壁画”这几个字却极为罕见。20世纪下半叶,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改变,作为学术思想范畴的美术史研究的变化也无例外。文化教育部门委托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教授王逊在北京举办“中国美术史书编纂研讨会”,参加者包括游公卓、于建华、王迅、石燕燕、博民、金维诺,在研讨会上,有人提到敦煌美术应该被列入中国艺术史。在研讨会上,当时都做了记录,主要观点是敦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了满足研究和教育的需要,文化部、教育部建议让艺术史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观敦煌等西北地区,丰富我国艺术史学专业的内容,完善我国艺术史学体系。王逊向文化部作了专门汇报,事后确实产生了效果,文化部曾发文,组织部分专家到敦煌、麦积山以至天龙山考察,许多报刊发表了消息。从那时起,艺术史的教材里有了敦煌艺术的内容。王逊主编的《中国艺术史讲义》首次将敦煌艺术运用到《讲义》教学中,如《讲义》中的“第三章”、南北两晋艺术的第三节等。壁画地卫石窟从北到莫高窟有三处,莫高窟地卫西石窟和壁画,这部分的末尾还有新疆的佛教城墙遗迹。隋唐九年在“五代艺术”的第三节,有“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和彩塑”的特别主题,分为唐代敦煌艺术的发展、唐代敦煌壁画及黑色雕刻的内容和表现。这些内容在慈善事业中占有相当大的空间。这本书是艺术史上的第一个典型案例,此后,如画家李浴于1957年正式出版的《中国美术史纲》、阎丽川于1958年正式出版的《中国美术史略》、王伯敏于1964年出版完稿的《中国绘画史》等,无不把敦煌的石窟美术列为专门章节来论评。从那时起,这些专著开始重视敦煌艺术,这与许多学者如常书鸿、阎文如、苏白等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探索贡献是分不开的。他们中的一些人住在敦煌,一些人沿着西北丝绸之路走,正如艺术史学家石岩早些时候提到的,他们的指纹在敦煌边境要塞上保留了很长时间。这些艺术史家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不仅在于他们的成就和重要作用,而且在于他们对敦煌美术发展的影响。

二、敦煌美术对中国艺术史的影响

(一)敦煌让中国艺术家找到艺术之根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敦煌的重新发现以及敦煌现代美术的深入研究,改变了传统的中国现代艺术的历史观。中国艺术家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之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敦煌被发现后,随着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许多艺术家也在思考新中国艺术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同时,陈独秀和鲁迅等在西方知识分子的强烈影响下,对西方传统艺术文化的彻底批判和基本反思已经成为当时学术思想的焦点,绘画艺术界也不可能例外。中国对西方传统现代美术的基本批评往往基于西方传统艺术的一些基本审美观念,这是一种艺术家的潮流,包括常书鸿、徐悲鸿等画家。明清以后,像许多以山水、花鸟、人物为题材的文人人物画一样,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绘画艺术,但只能反映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强调重视各种文字表达形式,缺乏艺术写实性,这已成为批评的对象。人们非常希望这些艺术作品能够真实反映时代精神和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当外敌入侵中国,民族矛盾逐渐被激化,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当时的社会,以徐悲鸿、常书鸿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知识分子,从逆境中把中国艺术拯救了出来,过去的形式化为中国艺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林风眠、刘海粟专注于中西当代艺术的完美结合,探索中西当代美术相结合的当代艺术创作。另外,还有一些中国艺术家不仅大力引进西方的新现代设计艺术,而且亲自创作了很多具有西方现代化设计风格的艺术作品,被称作“前卫派”。

(二)敦煌艺术重新阐释了中国艺术史

在敦煌艺术被发现之前,我国的艺术正处于待开发的状态。正如鲁迅先生1934年说的那样,“我们看不到唐代以前的正宗作品,但我们仍然可以知道,你可以从历史中学习。” 敦煌壁画和泥塑人偶的发现和研究显示了唐代以前和北魏最初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贯穿中国艺术并得到系统的研究,这对中国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大众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学艺术这两个知识体系的科学研究都已具有科研理论,敦煌大众艺术被引入前,中国大众艺术的科学研究发展方向主要在传统文学艺术和现代美术上。因为唐朝以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基本上都是以现代文学艺术为主导的,再如明清宫画,元、明、清时期的现代文学艺术绘画(主要以古代山水、花鸟等艺术题材绘画为主要特征),都比较注重人的个人修养和一种所谓“神韵”的艺术表现,但是没有注重文学绘画的整体写实性和基本艺术技法。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风格不同,但这些作品普遍受到学者的喜爱,也经常被文献记录和收藏。艺术家必须注重技巧,反映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然而,唐朝以后,随着大众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区别,大众体系的艺术被削弱,从事大众艺术的画家往往因地位低下而受到歧视,他们的大部分作品都被忽略了,因为这些作品存在于普通的寺庙中,而这些寺庙往往没有记录在文人画的历史中。因此,研究敦煌艺术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大众艺术的发展和时代风格的变化。

三、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艺术史研究呈现出不同于古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特点,艺术作品十分丰富,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在封建社会,中国历代的书画收藏品都保存在王室或民间收藏家手中,普通研究人员只能通过文学记录或复制作品来“想象”绘画。二手资料影响研究的真实性。然而,自20世纪以来,大量艺术作品进入艺术博物馆并开始向公众展出。研究人员终于有机会接触艺术作品的真实对象,这对艺术史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研究方向由文人书画转向大众书画,研究的重点不局限于书法和名人画,而是关注古代流行艺术和工艺美术。这一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艺术史研究领域的体现。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一些中国人坚定地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放弃了英雄历史和个人历史的观点,尊重人民创造艺术史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改革。在论述方法上,我们不仅注重用内部视角的方法研究文体的演变,而且注重用外部视角的方法研究因果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述方法。从功能和对象的角度来描述问题,是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更完整,效果更好。

四、中国艺术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流传到唐朝、五代和宋朝的大部分现存作品都可以迟于原作进行复制。中国传统艺术史关注历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随着中国考古研究的发展,大量的地下文化被发现,这就拓宽了艺术史的范围。艺术史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还涉及各个时代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从原始社会的陶器到商周的青铜器,从汉代的砖石画像到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雕塑和壁画等,都已进入艺术史研究者的视野。然而,如何将这两个有效的研究体系的艺术传统结合起来,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法论。这无疑对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史研究产生了影响,但考古学、历史或人类文化不能取代艺术史。艺术史研究人类的艺术创造和艺术美学,然后从审美意识的角度探讨人类文明的进程。没有审美思维和艺术表现的个性(包括表现能力),艺术就不可能说话。尽管现代社会对“艺术”的概念存在诸多争议,但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是指造型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等项目。那么,艺术史就是这一系列造型艺术的发展史,它从作品的创造者(画家、雕塑家等)发展而来,涉及作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作品的内涵、作品的时代等。这些都是艺术史上需要讨论的话题。如前所述,中国艺术史上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方法也相对有限。敦煌石窟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现存作品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作品的相对完整性和时代的系统性使其在艺术史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史体系。撰写敦煌石窟艺术史,不仅可以总结出敦煌美术的发展史,而且可以将中国艺术史充分融入内容中,在研究方法上为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中国美术史的回顾

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建筑风格、艺术作品甚至饮食都可以称为“中国艺术”。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艺术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不断发展。因此,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中国美术不断发展。陶瓷艺术以彩陶为主要代表,陶瓷制作技术在我国原始社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模型种类很多,主要有绳索模型、锯木厂模型、三角模型、人脸模型、舞蹈模型等,装置类型简洁、简单、有力。先秦雕塑艺术以古代青铜铸造艺术为主要代表,在那个时期,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一个艺术奇迹,它涉及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的青铜工匠具有很强的艺术创造天赋。秦汉时的古代美术主要以古代雕塑艺术作品绘画为主,对于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刻画现实主义人物形象方面充分展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美术绘画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以“精、美”的艺术特点而承前启后。现代山水画艺术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注重比例,较好地体现了“山高水远”的空间效果,并开始独立。唐代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在雕塑、建筑、装饰、绘画和篆刻书法等各个方面的成就都非常壮观,尤其是具象画,是中国艺术史上又一大艺术奇迹。中国艺术史曲折且独一无二,回顾中国艺术史,可以为以后的美术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六、结语

敦煌美术使中国艺术家找到了自己的根,看到了被忽视的中国传统艺术。20世纪敦煌艺术史已有了自己的形象与地位。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艺术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对它的研究还要不断深入,从美学的高度评价敦煌这种宗教美术艺术的独特价值,同时为中国艺术史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经验。敦煌美术承载着中国艺术史,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博物馆,它见证了无数的艺术作品,收集了中国各个时代的杰作。我们探索的是百年来敦煌艺术的具体体现,这就是敦煌艺术的广度和深度。

猜你喜欢
艺术史敦煌美术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纸的艺术史
艺术品鉴(2020年5期)2020-07-27 02:42:52
毛扎扎艺术史
幽默大师(2020年3期)2020-04-01 12:01:22
创意美术
亮丽的敦煌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绝世敦煌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创意美术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