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昆泉 王礼文
摘 要:阳光玫瑰葡萄是欧美杂交种,功能叶寿命是3~5个月,基芽容易成花,副梢主芽有花,即便枝条非常弱,也有一些花,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幼树就能利用副梢结果。这种葡萄是一种晚熟品种,从刚开始的萌芽到后期的成熟,大概需要165 d。其属于大粒、浓香型葡萄,在自然条件下单粒质量通常是8 g,膨大后单粒质量是14~15 g,当单粒质量达到17~18 g时,葡萄品质就会降低。为保证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种植人员要了解其特征,充分掌握和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否则就难以保证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也会减少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文章以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阳光玫瑰葡萄的特性特征,分析了阳光玫瑰葡萄的栽培技术方法,供参考。
关键词:阳光玫瑰葡萄;特征;栽培技术方法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06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B
阳光玫瑰葡萄,又叫夏音马斯卡特,最初由日本果树试验场所培育。尽管是欧美杂交种类,但也有欧亚种类特性。该葡萄果穗外观呈圆锥形,肉质硬实、清脆,具有很强的可运输性,脱粒的发生概率较小,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耐灾性,坐果质量好,培植简单方便。因此,阳光玫瑰葡萄品质适合广泛推广种植,不仅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1 阳光玫瑰葡萄的特性
就阳光玫瑰葡萄品种来看,其果穗是圆锥形,质量通常约600 g,最重能超过1 500 g。并且果实的颜色是黄绿色,果皮属于中厚,果粉相当薄,果肉比较硬脆,其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约23%,散发出玫瑰香味,口感较好。并且阳光玫瑰葡萄的坐果率很高,与巨峰品种的葡萄相比,其成熟期更晚,易栽培种植,而且很少出现裂果[1]。同时,在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中,若在盛花期和盛花后使用赤霉素有效处理,能真正实现无核化,也能增加果实种类,大幅度提升种植产量。除此之外,阳光玫瑰葡萄便于存储运输,发生脱粒的情况较少,抗病虫害能力强。通常,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的苗木在种植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平均产量约11 250 kg/hm2,丰产期平均产量超过15 000 kg/hm2,相对于其他葡萄品种而言,其经济效益更高。
2 阳光玫瑰葡萄的栽培技术方法
2.1 适宜设施栽培,不能露地栽培
阳光玫瑰葡萄宜在温暖与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低温下生长速度慢,而且病毒症状十分明显,所以要运用设施栽培技术。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有很大的区别。设施栽培是指在人工建造的设施中利用对设施中的环境进行科学调控,形成适宜的生态条件,包括光照、温度以及水分等。可将葡萄采收时间推迟或者提早,以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达到人们预期的栽培效果以及采收时间,进而获得较高的栽培效益。设施栽培技术的投入和产出较高,技术性要求很强。结合设施栽培的各个目的,设施栽培类型通常可以分为多种,例如促成栽培以及延迟栽培等。设施促成栽培的设施形式也有很多种,例如温室设施栽培以及塑料大棚设施栽培等。此外,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及社会和国家对鸟类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鸟类活动更加频繁,对葡萄的影响越来越严大。因此,在阳光玫瑰葡萄园管理中预防鸟害是主要任务。最适宜的措施为架设防鸟网,要选用白色的尼龙网,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2.2 果园选址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地通常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耕作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二是pH值最小不低于5.8,最大不超过7.8。并且需要避雨栽培,要结合葡萄的生长习性,选择高地势的土地,确保有丰富的水源灌溉。同时,应确保果园和外界之间交通便利,以便收获葡萄后在最短时间内向市场运输销售。除此之外,在种植中也要保证果园及附近环境干净,确保果园土壤不会受到其他污染源影响,进而促进果实正常生长。
2.3 土壤消毒
在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前,必须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消毒,将“不健康土壤”变成可以成功种植很多作物的“健康土壤”。土壤消毒的常用药剂是氯化苦。利用机动以及手动专用注射施药器在土壤中均匀施加氯化苦,如果碰到极端的天气,则不可以实施。氯化苦的外观通常是淡黄色以及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显著的土壤消毒效果,在正式施用氯化苦前,應该深耕土壤,土壤疏松深度要超过35 cm,准备好需要的薄膜,厚度超过0.04 mm,而且对土壤的温度以及湿度多加注意,在土壤15 cm深时,温度应保持在15~20 ℃,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0%左右。
2.4 定植
通常运用深挖浅种的手段,定植沟的深度约80 cm。底部的20 cm是地下排水区,要放置枝条以及秸秆等,及时排出多余的水,防止出现由于水分偏多造成腐烂的情况。中部的40 cm是土肥层,要施加有机肥和磷酸钙,保证土壤有足够营养,确保葡萄茁壮生长,增加葡萄产量,提高葡萄品质。上部的20 cm是熟土层,不需要施加肥料,这样既不会影响苗木,又不会阻碍果实正常生长发育。
2.5 正确选择优质苗木
新建阳光玫瑰葡萄园最好选择脱毒嫁接苗,砧木应选择“华佳8号”或“5BB”。已建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可以选用“夏黑”或“3309c”,可增强水肥管理,不可高产栽培。苗木纯度应不小于98%;侧根分布需十分均匀,数量不少于5个,粗度不小于0.4 cm,长度不小于20 cm;枝干完全成熟,高度不小于30 cm,接口高度不小于10~15 cm,硬枝嫁接粗度不小于0.8 cm,绿枝嫁接粗度不小于0.6 cm。检疫病虫害,眼数不少于5个。砧木萌蘖应彻底清除,不管是根皮还是枝皮,都无新损伤。
2.6 催芽
在定植工作结束后,要重视催芽工作[2]。在催芽中要注意催芽时间和催芽方法。催芽一般在2月中上旬,温度超过12 ℃时进行。在催芽前必须认真清理枯枝残叶,尤其是在有病叶时,要对整个果园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只有这样才可以对病虫害侵袭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就催芽方法来讲,应该是在清理5 d后,在结果的母枝芽体上均匀涂抹50%单氰胺15~20倍液。尽可能不要多次涂抹,这样可以防止烧芽。除此之外,在催芽前要对葡萄园的灌溉工作高度重视,保证土壤足够湿润,进而使萌芽可以稳定生长。
2.7 抹芽定梢
对于抹芽定梢工作来说,要在萌芽后的10~20 d分次开展[3]。通常要进行3次,第1次将没有价值的芽抹去。第2次在第1次抹芽的10 d后开展,将没有价值的芽或位置不适合的芽抹去,要捆绑包住枝条,保证新稍间距不超过20 cm,在保证正常芽健康生长的基础上,尽量将有用的弱芽都保留下来。第3次抹芽是在坐果相对稳定后进行,剪除所有密枝和徒长枝,在确保架面通风透光的同时,使果实吸收足够的营养,显著提升果实产量以及品质。
2.8 花果管理
在阳光玫瑰葡萄生长中花果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通常,当结果新稍是开花初期,而且有5片叶片时,就可以开展摘心工作,当营养枝上面有10片叶片时,可以开展2次摘心工作[4]。而就结果枝的副梢来看,应该在最前端留两个副梢,而且所有副梢都会留1~2片叶片开展摘心工作,需要完全清除其他副梢。在1月下旬需要对葡萄大棚实施封膜处理,30 d后萌芽,60 d后开花。在开花期要做好疏花序工作,尽量不要出现较多弱枝,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支撑果实生长。并且必须要在果穗中浸泡一些赤霉素,这对生长是极其有利的。同时,在开花期30 d后再次浸泡赤霉素和氯吡脲,进而使果实膨大,每个果穗保留50~80粒果,以提升果实品质。除此之外,还要将袋子套在果穗上,避免频繁防治病虫害以及果面机械损伤,减少农药残留,使食用更加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
2.9 肥水管理
施肥管理通常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秋天施用的基肥管理,二是生长中的施肥管理。首先,基肥要在采收结束后施用,此时施肥要尽快进行,主要使用有机肥,确保土壤肥力供应良好。其次,生长中主要使用化学肥料,不管是花后期还是幼果膨大期,都要追施硫酸钾以及氮磷钾肥等,对肥料类型和肥料用量进行有效控制[5]。例如,运用限根器进行栽培时,要将有机肥和磷钾肥经过均匀搅拌后使用,每产100 kg葡萄每年追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用量分别是0.5~1.0 kg、0.5~1.0 kg、0.75~1.50 kg。施肥在限根器中深宽都是20 cm,将土覆盖。在生长期要追加肥料,运用肥水同灌法,多施入几次,但是每次施入的量不能过多。在水肥管理中应该精确控制各个生产期,例如,在萌芽期要灌溉1~2次,花期要对水分合理限制,在果实膨大期要增加灌溉次数,每隔7~14 d灌溉1次,可以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对供水次数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也要对连续阴雨天气的排水处理多加注意,迅速将排水渠道彻底疏通。
2.10 调节剂处理
调节剂的配制公式如公式(1)所示。
药剂加水量=1 000/需要浓度×药品有效含量
(1)
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处理主要使用200 mg/kg的链霉素,链霉素使用的单位有两个,一是75万单位,二是100万单位,配药用水量是5 kg[6]。有些调节剂是酸性,比如噻苯隆以及赤霉素等,河水及井水等是碱性,调节剂要使用中性水。河水以及井水的中性化处理步骤主要分为沉淀、烧开、晾凉、再烧开、再晾凉,即可获得中性水。之后需要2次稀释,首先使用水将需用的调节剂化开,然后慢慢加水稀释,在加水的同时搅拌,但配制好的药液不可以过夜。
在使用调节剂后12~24 h就产生效果,若不及时灌溉和施肥,就容易出现许多僵果,所以2~3 d内需要修穗,保持穗内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若穗内是密闭的,容易产生灰霉病[7]。阳光玫瑰葡萄是否成熟,主要是结合顶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判断。如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18%,就表示此时果穗已经完全成熟。果穗的国家标准是每穗小于或者等于750 g,果粒不能超过55粒,单粒质量也不能超过14 g,顶果可溶性固形物要超过18%。
2.11 病虫防控
就阳光玫瑰葡萄来讲,抗病性较强。因此对土壤的要求相当严格,空气含量不能小于等于9%,所以土壤疏松且透气性强适合植株生长[8]。但很有可能患上病毒性小叶病,使花穗形状发生改变,提升果梗感染霜霉病的概率。灰霉病只有做好花期、幼果期、着色期和成熟期的防控工作,就不会非常严重,更加不会软腐,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有可能日烧,气灼与很多因素都有一定的关联,比如土壤缺钙、病毒感染以及气候干旱等。害虫较多,应将绿盲蝽以及斑衣蜡蝉等害虫作为防控的重点。
1) 病毒病防控。阳光玫瑰葡萄病毒病在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繁殖能力强,并非每年都发病,往往是间隔1~2年发病。在一株上主要表现为局部性发病,即不是集中一处发病,而是分散发病;具有较强的自然恢复特性,做好管理工作时不会发病,即便发病也不会非常严重。当前,针对这种病毒病,依旧没有特效药可全部治愈,只可以将病毒钝化[9]。此外,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控病毒。首先,选用无病毒苗木。当前很少有种植地可以培育无病毒苗,同时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但栽植无病毒苗,若没有做好防毒措施,后期容易变成从无病毒苗变成毒苗[10]。其次,增强管理,使植株具有一定的抗性。利用有效控制产量以及显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控制氮肥,加强免疫系统能力。再次,就成龄树来讲,在其健康的叶子位置重新修剪,喷洒适量的药物。比如:0.4%硫酸锌600倍液配合氨基酸,结合重新修剪使根部具有抗体免疫。若小树没有任何治疗价值,可将其直接挖除。
2) 生理性病害防控。生理性病害不仅多,而且较为严重,树枝上的叶子密闭果锈较重,碱性土壤也有严重的黄化病。一旦高温对根系造成为害,就有可能出现突发性萎蔫[11]。在阳光玫瑰葡萄病虫防控中防果锈是关键所在。在选用农药时必须要注意其农药的成分,切记不能有苯或者二甲苯,有些调节剂以及碱性农药会导致果锈发生。使用蓝色纸袋能使果锈明显减轻,超过33 ℃的高温和采用套袋技术也能使果锈得到很好的减轻。
3 结束语
阳光玫瑰葡萄的优质特性有很多,市场占有量较大。结合该品种葡萄的种植特性,运用新技术来栽培,产出的葡萄深受广大消费者认可和青睐,促进了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对地区以及国家整体发展都有现实的意义。国家需要积极优化和创新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动种植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冰,侯海鹏,吴东风,等.浅谈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术农技推广[J].天津农林科技,2021(1):24-25.
[2]徐杏.苏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设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下)[N].江苏农业科技报,2021-02-03(003).
[3]李桂香.阳光玫瑰葡萄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1,39(2):53-54.
[4]陈晶和,史树仁.阳光玫瑰葡萄在淮南的引種表现及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21,53(1):41-44.
[5]陈海栋,郎君.浙东地区阳光玫瑰葡萄高效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11):28,32.
[6]李海燕,刘川江.威海市阳光玫瑰葡萄避雨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20,52(6):64-66.
[7]吴远峰,晁冲,王海丽,等.阳光玫瑰葡萄性状表现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20(4):41-42,44.
[8]黄兴保.“阳光玫瑰”葡萄健康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20(15):101-103.
[9]李佳,张丙孝,黄俊方.河南民权阳光玫瑰葡萄高架大棚栽培关键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0(8):13-15. [10]阮兆英,祁百福,田晶,等.深圳地区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标准化栽培[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6):23-29.
[11]王丹,刘彬,卢向阳.阳光玫瑰葡萄的特征与栽培技术方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