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2-02-18 13:39:02黄洪旺
今天 2022年13期
关键词:培育文章过程

黄洪旺

(巨野县万丰镇阚店小学 山东 巨野 274900)

引言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进行写作学习时,学生经常因为缺乏写作素材、无法捕捉写作思路而产生写作学习困难,若此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负担,促使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消极情绪。基于此,教师应当重点分析观察能力和写作教学的关系,以培育学生观察能力作为降低学生写作学习难度的有效途径,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创作高质量文章。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育学生观察能力的作用

1.1 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以小学生的角度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探究热情多是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此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即使在探究此事物、活动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也会积极克服,直至达成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1]。而通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则可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同一事物,分析同一问题,积极探寻此事物的创新点,在此过程中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培育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供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学生未曾关注的事物,对于学生来讲,这是积累写作素材、拓展学生认知视野的机会,在学生通过观察拥有新收获时,将会获得极强的喜悦感。以此为基础,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写作学习,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 利于发展学生想象力

经过实践观察可发现,部分学生对写作学习缺乏兴趣,难以保持积极性,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字可写,难以结合教师所提供的题目理清写作思路、创作高质量文章。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认为写作学习极为困难,不愿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过深入分析后发现,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想象能力,疏于观察,导致学生在分析作文题目时,经常只能了解题目字面信息,难以结合题目理清写作思路、展开想象,在心中构建写作的顺序。通过培育学生观察能力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培育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周边事物、了解多种信息的机会,如,以描写小动物为主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在学生观察动物时,学生会跳出以往认知结构的限制,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多种特点,对动物的五官、形态、运动特征,产生深入认知,以此方式为学生提供进行想象的空间,在学生观察到小狗有着圆圆的眼睛时,会自动进行想象,圆圆的眼睛就像一颗玻璃球一样干净、纯粹[2]。

1.3 利于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的好习惯

写作来源于生活,无论是创作何种题材的文章,均需要学生利用其对生活的认知以及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创作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讲,因为缺乏足够的观察能力,学生经常无法精准捕捉生活中各种各样有效的素材,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的培育学生观察能力,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教师培育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会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生活、欣赏生活,感受处于生活中的情感元素,在生活中蕴含的美和艺术。以此方式完成教学,既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为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的好习惯奠定坚实根基。在进行写作时,学生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得、所思所想,创作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原则

2.1 适配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生观察能力可以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周边生活蕴含的美,在写作时,自然会获得写作的思路和写作的有效素材,为学生创作出优质的文章作出奠基作用[3]。同时,教师也需要秉承相应的原则,细化调整培育学生观察能力的方式,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师应当秉承适配性原则培育学生观察能力。适配性原则,具体是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标、形式,以及处不同阶段所运用的不同方式,确保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培养后,可以循序渐进的学会观察、拥有观察意识,逐步获得较强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观察是一件美妙有趣的事情。

2.2 趣味性原则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师针对小学生所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均应当以趣味性原则为指引,无论是在教学时,还是在培育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都需要融入有趣的元素,使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认真跟随教师的视角去观察、了解。尤其是在观察一些学生不是十分了解的对象时,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方式,从细节的角度出发,辅助学生逐步学会观察事物、观察各类活动,在掌握观察方法的同时,获取观察的技巧,让学生的观察具有更多的价值,为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做出宝贵促进作用[4]。

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融合学生特点培育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爱玩、爱闹的年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使得学生对一些未曾接触过的事物要更加感兴趣。且对于学生来讲,其观察能力正处于萌芽阶段,若教师过于追求培育学生观察能力的进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会起到反向的培育效果。基于此,在教学工作中,为培育学生观察能力,教师需细化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合学生特点设计培育学生观察能力的教育方案,以此形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观察意识、观察能力,为完成高质量写作学习活动作出铺垫。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的写作方式前,可以为学生布置趣味性十足的观察任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针对此学习任务,部分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学生会主动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并记录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运动轨迹以及生活习性等多方面信息。而对于一些自我约束能力较为薄弱、难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来讲,则需要得到教师的辅助。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段关于小蝌蚪生长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了解小蝌蚪的生长特点,观察小蝌蚪是如何从一个圆圆的脑袋和一条小尾巴,逐步长成一只青蛙的。以此方式可以辅助学生自行观看视频,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特点,对学生的观察起到促进作用。在后期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写作学习时,学生自然可以结合自己前期的观察进行写作,在学生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后,对写作学习也可产生更强的信心[5]。

3.2 培育学生自主观察的良好习惯

在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培育学生良好观察习惯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由被动观察逐步转化为主动观察,使观察成为学生的自主性行为,让学生在观察的辅助下,获取更多写作素材,逐步掌握写作的有效方法,为提高写作学习教学效率,做出有效的辅助作用。

例如,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大多数的写作素材均需来源于生活,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主要依据方可完成创作。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为学生设计类似于观察日记的写作学习任务,供学生将自己假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整理在写作素材本中,以此形式可有效培育学生观察意识,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观察周边事物。为避免部分学生因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而未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假期后,互相交换假期中积累素材的笔记本,由学生监督彼此的形式,有效约束学生,促使每一名学生均可在假期认真观察、撰写观察笔记。通过完成此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自主观察习惯,在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提升学生写作学习水平方面,均可带来促进作用。

3.3 发掘课本素材巩固学生观察能力

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情况进行实际观察后,可以发现,教学难度适中,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可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材设计方面,教材编写者也倾注了极多的精力,通过观察每一单元的文章,均可感受到文章之间存在的联系。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以感性的角度发掘课本中的素材,促使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内容,结合课本内容展开联想,以此方式辅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不同创作形式,对写作学习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

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配置的插画,分析是否能够通过插画和《雪地里的小画家》文章题目,了解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以观察为基础,促使学生展开想象、分析雪地里的小画家应该是谁?小画家是运用怎样的方式进行作画的?不同的“小画家”作画方式是不是也不一样?在学生进行观察、想象、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获得联想的习惯。教师再带领学生解析文章,感受文章中对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描写,促使学生掌握文章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此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文章进行创作,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课本素材的实际价值,为巩固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写作学习质量,奠定了坚实根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观察能力可有效增强学生写作学习质量,辅助学生降低写作学习时的困难,在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创作高质量的文章。基于此,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培育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不断调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写作思维,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培育文章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圆满的过程
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 0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