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皖生
摘 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教学正走进技工院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中,为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注入新的力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从而进一步为社会输送技术过强,技能过硬的集成型人才。社会技术不断更迭,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技工院校重要的核心专业之一的电工电子类专业,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就要培养出符合现代化标准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创新教育模式,构建起新的教学体系。本文将从技工院校电工电子专业出发,对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进行探究,分析构建信息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探究,并且对技工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工电子 信息化教学 实践课程
1 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分工逐渐向明细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于电工电子专业的技术技能集成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技工学院的办学目的正则是不断地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专业精技能强的集成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为了使技工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为毕业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电工电子实践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提升。就目前状况来看,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相关技术知识以及技能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教师对于教学的课程重视度不够,专业课程缺少信息化技术支撑,导致课堂教学未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缺失与技工毕业就业困难的矛盾逐渐凸显,想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从学生的学习和教学入手,对技工院校电工电子课程进行调整,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提升教师质量,根据现实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对于教学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同时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于技工院校的课程也做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将信息化技术元素引入到实践课程教学之中,才能促进技工院校教学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本文将对技工院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做出分析,以促进技工院校课堂教学更好发展。
2 构建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和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电气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社会需要一批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来熟练的操控现代化自动化设备。尽管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技工教育的发展,各地技工院校也正不断探索发展路径,但技工院校现阶段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模式仍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重点认识模糊,未将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作为教育和教学目标,忽视人才培养的路径,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因此,在技工院校中迫切需要引进信息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的优势,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到技工院校中来,提升硬件教育条件,丰富软实力。
信息化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引入到技工院校中来能够转变教学模式和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和方式。在技工院校中構建信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与学紧密结合,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践课程中来,充分感受到教学中信息化的魅力和一体化教学的优势。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全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与学生的成长教育需求高度契合。更能从学生的本体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为实践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操作技术设备,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技工院校中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3 关于技工院校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3.1 课程实践性不足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很多技工院校在电工电子课程中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课程较少,只是起到陪衬作用。实践课程并不以探索和发展为目的,而是通常进行验证性实验活动,此外,在课程活动的安排上,理论和实践的间隔时间较长,同步率较低,导致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不连贯,巩固知识的时间不足。在教学设备的安排上,一些技工院校只是以理论知识安排为主,缺乏针对性专业技能性实践,难以突破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重难点,对于理论全面性的盲目追寻,极大的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2 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
电工电子课程专业性强,本身学习难度较大。而一般来说,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性较差,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较弱,对于理论知识难以掌握和理解,学习起来较为困难,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厌倦,对于学习产生懈怠情绪,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因此,我们能够得出,学生在进行电工电子课程学习时缺乏积极性和主观性,缺乏自主动手的机会和能力。
3.3 技能考核制度不完善
就目前状况来看,技工院校电工电子专业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制度不能充分和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导致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及时和积极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的技能考核评价的片面性和固定性,导致教师不能真正掌握学生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
3.4 职业规划和引导不明确
技工院校电工电子专业是一种技术型的学科,学生需要及时的对自己的行业做出职业规划,以更好的确定目标。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不够明确,学校在就业引导上的作用不够明显,学生对于未来形式的专业和岗位认识模糊,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学习计划,从而使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得不到保障。
4 技工院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4.1 利用信息化技术精心制作课件,打造精品课程
我们想要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就要合理的运用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来体会信息技术的价值。我们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精心制作课件,利用视频、动画等手段对专业知识进行展示。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课件制作,充分掌握教材内容,才能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进行内容上的升华。教师要用审美的观点来制作课件,小到字号、字体的选择,大到课程内容的体系,都要有一定的吸引性,并且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课程。例如,教师针对电工电子课程,对于理论内容和实践课程内容做一个完整的课件,可以是PPT或者其他形式,让每一页都有紧密的关联,对于图片和文字进行精细的配板,将电工电子课程内容有体系和框架的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从而积极的投身于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
4.2 将一体化教学贯穿于电子电工的信息化教学之中
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主要是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就是在实践教学中,学会完成整个工作任务的一种方法。我们在实践课程教学中,要将课程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然后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例如,在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这一任务时,课前让学生学会自己利用线上资源等信息化方式进行探索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从而更好的进行实践活动。课上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电解图的理解,并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方案展示和方案调整。此外,教师可以制作重难点的操作视频,指导学生对线路的安装、布控和调试进行操作。我们应提倡学生重视技术,重视新理念,将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行自主作业。
4.3 通过网上学习平台,完善考核制度
技工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可以依托学校现有的网站资源,创建网络学习平台,对于课程视频资源进行填充和优化,让学生登录平台就能进行学习和查询资料,创建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考核。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学习通构建起信息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让学生通过平台来提交作业,也就是将实践操作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可以结交小组进行探究完成,然后将完成的文件和操作视频,通过线上上传的方式进行提交,教师对于其内容积极及时的评阅,在线上进行反馈并且评分。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课程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展示,将他们的操作视频制作成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宣传,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真度和关注度,更好的完成课业作业,激发兴趣和自主动手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完善教学体制机制,促进电工电子实践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
5 结语
综合以上阐述和分析,我们认识到技工院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刚需,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是教学的重点,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电子知识,为以后的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化技术日渐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电工电子课程为满足教学体制改革以及学生的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其中,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也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平台,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践课程操作,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進而促进技工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学习,以至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满足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春海.技工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1,(8).
[2]郭医军,王丽丽.技工院校学生过程化职业技能鉴定机制研究[J].河北农机,2021,(3).
[3]李超娜,闫亚坤.技工院校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