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内前一数字为期数,后一数字为页数)
本刊特稿
截止2021年底中国铁路盾构及TBM隧道统计与分析
巩江峰,王 伟,周俊超(3-1)
北京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建造技术发展综述
杨秀敏,张顶立,房 倩(4-1)
城市轨道交通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与碳减排潜力研究
陈坤阳,周 鼎,粟月欢,段华波,陈湘生(5-1)
铁路运营期碳排放特征及减排路径思考
任南琪,许志成,鲁垠涛,姚 宏(7-1)
中老铁路总体设计及技术创新
陈建国,谢 毅,郑天池,张可军,徐 涛,龚庆五,刘亚新(8-1)
郑州至济南高速铁路总体设计及技术创新
涂跃彬(9-1)
能量开放场地中地层相对位移模型研究
杜修力,周 楠,赵 密,黄景琦,刘鹏程,苏驰翔(10-1)
线路/路基/轨道
铁路高程控制网测量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武瑞宏(1-1)
广佛环线城际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
周东卫(1-7)
基于GIS+BIM的西十高铁设计成果综合应用平台研究
倪 苇(1-13)
2020年世界轨道交通行业标准统计与分析
李文英,鲁 放,邹传瑜(1-17)
铁路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技术研究
刘 勇,王 珣,高柏松,伏 坤,袁 焦,余 博(1-26)
新型明桥面轨枕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参数研究
张 政,董昆灵,刘 明,许钊荣,黄永辉,杨荣山(1-32)
基于BIM的中低速磁浮土建构件管理平台开发
裴彦飞,苏 芮,苏 谦(1-37)
高速铁路桥墩沉降与无砟轨道底座板脱空区域的映射关系
陈天浩,杨建伟,王金海(1-41)
粤西地区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江佳璐(1-49)
西宁至成都铁路地质防灾减灾选线原则研究
… 张 明(2-1)
格库铁路柴达木盆地段风沙防护动态设计
冯德泉(2-6)
浩吉铁路泥质板岩全风化物路基填料试验研究
徐彩风(2-12)
大坡道米轨道床阻力及轨排稳定性研究
韩义涛,田春香,张沐然,韦 凯(2-16)
考虑CA砂浆黏弹特征的轨道-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赵丽华,邢文茂,张吉松(2-22)
温度梯度作用下既有离缝无砟轨道结构层间损伤扩展
及变形分析
林士财(2-29)
高速铁路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冲击模型参数研究
王攀杰,刘建利,李 博,安博洋(2-35)
基于插件式架构的铁路工程协同设计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贾兴斌(2-41)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用方钢型防护装置设计研究
黄慧超,丁静波(3-6)
国际与国内BIM领域研究热点趋势比较
——基于文献计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杜战军,吴继峰,任子健,温庆杰(3-12)
基于BIM+GIS的城市轨道交通选线应用研究
吴祥龙,高 华,解兴申,刘 辉(3-18)
既有铁路专用线改造技术研究(上)
——功能与需求分析
李岩辉,李团社,高志宏,李文博(3-22)
正温度梯度荷载对连续梁桥上无砟轨道的影响
冯青松,许晨霄,孙 魁,钟贞浪(3-29)
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内温度场演化特征研究
曾润忠,张 佳,胡文韬,金 晨(3-35)
基于云模型的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线路方案研究
… 颜文(3-42)
喜马拉雅北麓郭如错冰湖泥石流沟发育特征及对拟建
中国至尼泊尔铁路的影响研究
苗晓岐(3-48)
中尼铁路跨境通道线路方案选择研究
梁 栋(3-57)
市域铁路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振动特性研究
杨尚福,李秋义,韩志刚(3-62)
基于地铁波磨测试的钢轨打磨标准研究
叶利宾,王迦淇,肖 宏(3-68)
基于BIM-GIS多层级协同技术的某高原铁路智能物流
管理系统研究
李 准(3-73)
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探讨
丁静波,杨 松,禹 雷,刘亚航,郭 骁(4-6)
市域铁路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刚度的合理选取
田德仓,赵春长,宋卓西,郭 骁(4-10)
基于TOPSIS的高原山区铁路区间渡线设置决策研究
张 彬(4-16)
基于多路径优化算法的铁路网络分析系统开发
李向农,范丁元(4-21)
高速铁路车站两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匹配及检算研究
李 帅(4-25)
基于多维空间相似理论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定方法研究
高玉祥,董晓峰,程建军,韩 峰(4-30)
地铁钢弹簧浮置板阻尼参数试验及其对行车的影响研究
程曜彦,方宏凯,李新国(4-36)
既有铁路专用线改造技术研究(下)
——改造工程重难点分析
李岩辉,杨学金,沈增涛,邹 毓(4-42)
列车垂向荷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内整体道床减薄结构力
学特性分析
曲 村,孙大新,陈 鹏(4-49)
桥梁温度分布对无缝线路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
何建平,冯青松,吴 琛,许晨霄(4-55)
大坡道米轨扣件系统线路稳定性分析
谢 梦,韩义涛,吴 浩,王 平,韦 凯(4-62)
适应复杂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变形的高承轨台双块式无
砟轨道设计研究
杨宇栓,杨荣山,黄嘉奇,李 莹,苏乾坤,曹世豪(4-68)
兰新高铁沿线插板式挡沙墙防沙性能研究
王大帅,耿文燕,石 龙(4-74)
固废循环材料铁路底砟试验性能研究
荆 鹏,周 强,宋心彤,井国庆(4-80)
可调式铁路挡沙墙防沙性能研究
党海明,赵耀军,扎西邓珠,杨 林,李 勇(4-87)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路基封闭层病害成因及整治技
术研究
刘永存,魏永恒(4-92)
某高原铁路施工工期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刘晋南,钱 昊,陈华军,许龙飞(4-97)
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技术体系研究
潘昭宇(5-7)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高架站无砟轨道减振技术研究
高增增(5-15)
时速350 km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基基床结构设计研究
张世杰,张 良,宣立华,崔俊杰(5-20)
如通苏湖铁路引入苏州枢纽方案研究
王新宇,赵中意,闵 俊(5-27)
穿越中心城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技术标准研究
——以成都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为例
吕昌明(5-32)
岩溶区铁路综合选线及辅助决策技术研究
俎保峰(5-38)
风沙地区铁路减灾选线及防沙工程设计原则研究
段荣成,高玉祥(5-44)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北斗高精度服务平台的构建
武瑞宏,许双安,王建红,许超钤,刘 晨(5-52)
地铁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振动特性和减振效果研究
周志军,刘玉涛,李 伟,关庆华,温泽峰(5-57)
某高原铁路伯舒拉岭至林芝段冰湖溃决对拟建车站的影响
李其帅(5-64)
压实膨胀土的抗拉强度及拉-剪联合强度公式
张国华(5-68)
温州市域铁路S1线减振扣件减振性能试验研究
罗 伟,李秋义,张世杰,杨尚福(5-73)
重庆至昆明、自贡至宜宾高速铁路引入宜宾铁路枢纽方案
研究
王 诗,曾榜荣(6-1)
高原铁路大跨桥梁轨道结构选型研究
伍卫凡(6-8)
某高原铁路无砟轨道地段护轮轨设置方案研究
刘启宾,魏周春,蒋函珂,王 杰,刘 杰(6-13)
桥上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台离缝优化方案分析
王森荣,郭 杰,杨荣山(6-17)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横向裂缝成因及影响规律研究
李 艳(6-21)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动态应变分布规律研究
胡 颖,肖杰灵,陈 醉,陈流宇,杨荣山,刘学毅(6-27)
高速磁浮U形轨道梁模态试验研究
吴梦笛,李培刚,刘 丹,李俊奇,赵 雄,林晓波(6-32)
普速道岔动力学响应测试研究
方智超,丁军君,赵冠闯,王军平,蒋 俊(6-38)
不同星历产品对高速铁路CP0基线解算结果影响研究
田社权(6-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区旅游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研究
杨晓宇(6-48)
悬挂式单轨道岔线型参数研究
解丽霞,李卓然(7-7)
高速铁路减振型无砟轨道扣件弹条疲劳损伤研究
刘玉涛,闫晓夏,高明显,赵崇基(7-12)
不同轨道板系统梁体线性变化对钢轨映射变形敏感性分析
刘丽丽,蒋丽忠,周旺保,刘 祥,吴凌旭,张云泰(7-17)
贯穿城市新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前期研究特点
吕昌明(7-25)
一种车载免置平全站仪概略位姿求解方法
曹娟华,朱洪涛,吴维军,魏 晖,殷 华,朱2敏(7-30)
点云自适应精简算法在钢轨廓形三维结构光检测中的应用
税 文,王培俊,屈仁飞,赵 瑞,赖宸宇,罗 鑫(7-36)
一种基于改进YOLOv3-tiny的轻量级轨道紧固件检测算法
卢艳东,李积英,王筱婷(7-41)
基于层次语义多项式DS融合的铁路扣件状态分布学习
黄翰鹏,罗建桥,李柏林(7-48)
基于博弈论及集对分析的边坡支护工程安全风险评估
梁经纬,苏 谦,钱海啸,贺琛方,石林川(7-53)
齿轨铁路联结部件受力分析及纵向阻力研究
杜文博,苏成光,韩笑东,井国庆(7-60)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无砟轨道混凝土开裂演化规律分析
曹瑞恒,肖杰灵,陈 醉,郭 恒,杨荣山,刘学毅(7-65)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基沉降分析有关问题探讨
韩志霞,崔俊杰,王 凯,刘 浩(8-7)
冰川滑坡区域地面交通线路走廊识别
曾 勇,贺 燚,龚 雷,单海东,宋洪锐(8-12)
铁路路基桩板结构荷载扩散模式及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徐玉龙,曾长贤,郭建湖,陈尚勇(8-19)
基于AHP-FCE模型的山区铁路越岭方案优选
张红伟(8-26)
基于云模型-累积前景理论的山区铁路选线决策方法研究
赵笑然,李远富,高 升,张翼翔(8-31)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配线设计方法
樊美斌(8-38)
不同荷载作用下高铁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减振性能分析
谭 琪, BEKHZAD Yusupov,邱延峻(8-44)
时速400 km高速铁路长波不平顺敏感波长研究
李 帅,许国平(8-50)
不同速度条件下轨道不平顺分形特征分析
施振青,李再帏,杲 斐,何越磊(8-55)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钢轨位移观测桩布置方案研究
李传勇,谭社会,林 超(8-61)
铁路工务管理单元的动态不平顺综合评价
钟 萍,尹 航,李远富(8-65)
轨道板温度场非线性特征分析
程 琴,何越磊,赵彦旭,路宏遥(8-72)
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湿度场分析
乔丽梅,曹世豪(8-77)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昌都林芝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
净文常,李孝攀,杨家鸣(9-7)
超大跨度协作体系桥上轨道几何状态分析
庄丽媛,肖杰灵,何东升,王 平(9-15)
齿轨铁路道岔可动齿轨转换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
陈志辉,舒睿洪,杨吉忠,王坚强,王海波(9-22)
既有时速250 km高铁提速轨道适应性研究
梁延科(9-26)
基于车载探地雷达的重载铁路道床脏污指数提取研究
朱德兵,高 堤,秦怀兵,孔 波,肖志宇(9-31)
地铁列车运行诱发的地面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李 平,王明昃,赵 晨,裴 鑫,王 威,冯青松(9-38)
BDS/GPS/GLONASS中长基线解算性能对比分析
闵 阳,冯 威,曹成度,滕焕乐,马 俊(9-45)
格库铁路风积沙包芯路基沉降数值模拟
陈桂芬,李 丽,赵加海,于 磊(9-51)
基于信息化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几何形位控制技术
李路遥,谭社会,李传勇(9-58)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双块式点支撑浮置板道床结构设计
及试验研究
李晓峰,禹 雷,丁德云,任树文,李 腾,叶 军(9-63)
预压荷载、板下材质、螺栓扭矩和频率对扣件系统刚度
特性影响研究
吴 昊,王安斌,高晓刚(9-69)
车载单目摄像机下地铁轨行区检测与提取
谭飞刚,余志立,刘开元,李 汀(9-74)
城市轨道交通人-车-桥系统动力响应与乘车舒适性分析
王少钦,王孝通(9-78)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在地铁速度曲线优化中的应用
黄江平,钟晓静(9-85)
高铁轨道-桥梁系统地震损伤轨道不平顺谱述评
冯玉林,高 鸽,蒋丽忠,韩建平,张云泰(10-27)
艰险山区铁路桥隧工程技术接口信息交换水平评价
王朋利,王 琳,刘 佳(10-34)
基于功率流法的城市高架轨道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研究
姜秀杰,刘 艳,李秋彤,刘 欢,袁贤浦(10-41)
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系统研发
李路遥(10-48)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植筋修复方案优化研究
黄自鹏,何越磊,路宏遥,赵彦旭(10-52)
45 t轴重重载铁路扣件系统刚度分析
薄栋乾,韦 凯,宋卓西,郭恭兵,王 显(10-58)
BIM+AR技术在高铁无砟轨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曹志强,何越磊,路宏遥,赵彦旭(10-64)
高速铁路钢轨预防性打磨周期研究
田常海,张 金,俞 喆,梁 旭,周韶博,张训全(11-14)
设计单位视角下铁路勘察设计阶段工程投资控制管理
研究
王正邦(11-22)
GIS+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建造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石 硕(11-29)
风沙环境下不同线路类型对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罗文昊,李宗义,张 涛(11-36)
桥隧过渡段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力学特性研究
郭 杰,王森荣,杨荣山(11-43)
高速铁路长联跨海引桥墩顶纵向刚度研究
… 李大成(11-48)
基于Revit的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BIM设计软件研究
马 弯,孙 立,王森荣,张 杰,闫亚飞(11-53)
预制装配式聚氨酯固化道床优化设计方案
… 王永刚(11-58)
高烈度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选型及工程对策研究
徐 浩,谢铠泽,田春香,胡连军(12-1)
客货共线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极限状态设
计法研究
陈 潇(12-6)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观测期不足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Ⅰ)超载原则和设计
陶明安(12-11)
齿轨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轨枕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代 丰,杨吉忠,杨文茂,蒋 尧(12-15)
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拟静力法的集中与分散模式对比
郑 涛,肖世国(12-20)
桥上无缝线路断轨力深化研究
张 泽,黄晨睿(12-27)
80 km/h速度条件下地铁隧道内轮轨及车内振动噪声
关联性研究
迟义浩,肖 宏,时光明,张智海(12-32)
高架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挠曲受力及变形研究
刘文武,罗信伟,冯青松,孙 魁,许晨霄(12-38)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非线性屈曲行为研究
张 健,冯怀平,张伏光,杨国涛(12-44)
地铁直线段钢弹簧浮置板轨道钢轨波磨萌生原因及参
数影响分析
… 钱彦行,蔡成标,杨昀,何庆烈,朱胜阳(12-49)
桥梁工程
低运量跨座式交通系统需求及技术方案研究
杨 阳,徐银光,曾永平,宋晓东,鄢红英,徐 浩(1-54)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大跨度桥梁建造和运维挑战及对策分析
郭辉,严乃杰,胡所亭,赵欣欣,潘永杰,肖鑫,朱颖(1-60)
新建和若铁路装配式桥墩应用研究
李 帅(1-69)
跨座式单轨交通(100+160+100) m钢箱梁刚构矮塔斜
拉桥设计研究
彭华春,李 靖(1-74)
铁路刚构-连续混合梁桥钢-混结合段合理构造参数研究
蒲黔辉,谢自畅,杨仕力,黄胜前,杨朝龙,洪 彧(1-79)
采用UHPC桥面的铁路耐候钢钢箱梁设计研究
张 上,左家强,张 海,王宗丰(1-84)
境外普速铁路中小跨度桥梁结构选型与实践
… 冯 印(1-89)
跨线钢箱梁斜拉桥列车风荷载及风致振动
周小刚,张 迅,陈 韬,邱敏捷,罗 实(1-94)
基于高速铁路钢桥面耐久性提升的高性能防水铺装
体系研究
周尚猛,王 伟(2-46)
高速铁路桥上运梁垂直会车方案及装备研究
李朝红,徐光兴(2-50)
大跨度斜拉桥辅助索对索网系统面内自由振动特性
的影响研究
李明阳,甄晓霞,陈 炜,张卓杰(2-54)
大跨度双幅T构钢箱连续梁同步转体跨越既有铁路设计
王砺文(2-61)
栓钉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剩余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张吉仁,卜建清,荣学亮,荀敬川(2-66)
铁路实体墩墩顶温差位移及规范适应性研究
… 王雨权(3-78)
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刚构拱桥吊杆张拉方案研究
傅安民(3-82)
山区铁路跨越V形峡谷桥梁方案比选研究
王小飞,张 杰,周 继,王新国(3-89)
大跨度斜拉桥钢锚梁空间复杂力学性能研究
祝 兵,张子怡,张 振,宋 凡,齐 乐(3-95)
双向外倾式拱塔斜拉桥施工方法优化设计研究
谢开仲,陆伊宁,梁亦登(3-99)
现浇混凝土桩冲击成孔孔底沉渣机理研究
邓荣贵,孙 怡,孟仁帆,程 刚,刘远程,王园园(3-105)
高海拔山区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温度场和温度效应研究
魏欣宇,陈克坚,徐昕宇(4-103)
高铁大跨斜拉桥主梁CPⅢ点实时高程预测方法研究
及应用
吴石军,刘成龙,滕焕乐,韩 冰(4-111)
基于实测数据的典型高速铁路桥梁区段噪声对比
… 李 茜,张 迅,张金瑞,刘子琦,刘付妙真,汪 燚(4-118)
铁路新活载双孔重载加载方法探讨
王雨权(4-125)
上承式加V拱桥力学特性及体系转换试验研究
喻泽成,周远航,谢肖礼,向桂兵(4-132)
栓钉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刚度退化研究
张吉仁,卜建清,曹文龙,荀敬川(5-77)
梁拱组合连续刚构公路桥拱梁活载分承比研究
徐 岩(5-83)
地震和列车制动力作用下铁路斜拉桥振动控制研究
郑成成,郑久建,陈永祁,赵大海,马良喆(5-89)
千米级大跨公铁两用悬索桥结构特性及刚度指标研究
陈进昌,雷俊卿,金 令,胡 春(6-54)
常泰长江大桥桥塔区列车行车安全分析
李小珍,李星星,尹东亚,刘德军(6-62)
道庆洲大桥标准段钢桁结合梁关键技术研究
… 郑亚鹏(6-68)
沪苏通长江大桥铁路UHPC组合桥面铺装层厚研究
郭福宽,周尚猛(6-73)
超大吨位转体斜拉桥墩梁构造关键技术研究
姚君芳,徐升桥,焦亚萌(7-70)
中低速磁浮简支箱梁车桥耦合动力响应
郑晓龙,杨吉忠,徐昕宇,杨国静,宋晓东,陈星宇(7-79)
市域铁路连续梁桥墩合理纵向线刚度限值研究
韩志刚,刘增杰,张 泽(7-83)
侧风作用下悬挂式单轨轨道梁动力响应分析及减振措施设计
赵 威,刘 艳,李秋彤,姜秀杰,刘 欢,陈亚楠(7-88)
高速铁路桥梁断轨力取值方法研究
韩 冰,杨海涛,韩 旭,解会兵(8-97)
MTC装置布设方案对铁路连续梁桥减震影响研究
许鑫祥,陈士通,张茂江,李 然(8-102)
高速铁路大跨度高低塔部分斜拉桥设计
杨得海,阮秋菊,林 骋(9-91)
长联大跨公铁两用桥减隔震设计研究与应用
杨喜文,任为东,雷昕弋,杨海洋(9-96)
佛山东平水道公轨两用斜拉桥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尹春燕(9-102)
高铁桥梁典型长期变形对列车响应的影响研究
李 龙,徐昕宇,梁长海(9-107)
风沙地区低净空桥梁下部流场结构及积沙特征分析
师景瑞,石 龙(9-111)
中国、欧洲、日本钢桥设计规范中疲劳双线系数计算
方法对比研究
赵会东,阎武通(10-69)
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研究综述
彭华春,张康康,时 松,何 伟(10-75)
高铁拱塔斜拉桥跨运营铁路主梁顶推控制分析
施 洲,钟美玲,周勇聪,刘振标,周 刚(10-84)
高速铁路简支箱梁运架一体机的发展与创新
…何建华(10-90)
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TMD减振效果研究
张新亚,雷晓燕,罗 锟(10-98)
高速铁路高低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
王 栋(10-104)
桥梁徐变效应的有限元算法研究及程序验证
王雨权,廖立坚,李林安,霍学晋,李 黎(11-62)
大轴重条件下既有铁路桥梁适应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陈树礼,许宏伟,刘永前(11-69)
阜淮高铁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方案研究
张欣欣,陈怀智,王法武(11-76)
大跨公铁同层斜拉桥超宽幅钢箱梁剪力滞效应
韩 冰,卫 星,张伟勇,陈 杨,汪蓉蓉(11-82)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构造选型与
力学性能研究
马雅林,陈桂龙(11-88)
基于风车桥耦合的高速铁路独塔斜拉桥速度参数及
基础刚度阈值管理
韦子娥,罗桂发,邓建新(11-92)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简支箱梁优化设计研究
邓运清,陈海涛,薄 利,粟明丰,时 代(12-61)
悬挂式单轨小半径弯桥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
曾 敏,祝 兵,张 振,张子怡,白孝祖(12-66)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风-车-轨-桥耦合振动研究
邱晓为,黄志斌,王 铭,曾甲华,李小珍(12-72)
BIM与云、物联网技术在桥梁全生命周期中的研究及应用
王庆贺,刘瑞鑫,孙立晔,杨永琛(12-78)
隧道/地下工程
琼州海峡跨海隧道关键技术研究
陈 昂,陶伟明,朱 勇,范 磊(1-101)
考虑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的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研究
鲁选一,封 坤,漆美霖,肖明清,
何应道,张亮亮,李春林(1-107)
高地应力水平层状岩体结构特征对隧道底鼓影响分析
郑长青,汤 印,路军富(1-115)
高速铁路岩溶隧道大型溶洞综合勘察及处理技术研究
聂信辉(1-121)
考虑注浆压力的泥岩地层管片上浮特性与控制
贾少东,马杲宇,王士民,黄 兴,姚超凡,何政树(2-72)
富水粉质黏土地层土压平衡和泥水平衡盾构掘进模
式转换试验研究
林向阳,李兆平,刘欣然,马 翔(2-79)
基于热-应力耦合分析的钢筋锈蚀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
性能劣化规律研究
… 李永珑,刘新华,张志强,陈 宇(2-84)
小净距平行地铁隧道下卧土体长期沉降规律研究
刘羽航,徐国元,黎 伟(2-92)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位移控制施工参数多目标优化
曾铁梅,王金峰,吴贤国,田金科,
陶文涛,杨 赛,陈 彬(2-98)
富水砂层近距离隧道盾构始发端头加固技术研究
… 邵小康,杨志勇,安宏斌,江玉生,漆伟强,杨 星(2-105)
基于故障树方法的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间距分析
于 丽,刘雨竹,郭晓晗,罗 翔,王明年,何佳银(2-111)
岩溶隧道衬砌疏水型箱式隧底结构研究
卿伟宸,曾宏飞,张志强(3-112)
地铁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顶管隧道力学响应及沉降
控制标准研究
杨艳玲,韩现民,李文江(3-118)
运营交通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病害成因及分级研究
蒋雅君,刘世圭,周 睿,林利达,肖华荣(3-124)
软弱围岩下海底铁路盾构隧道全装配式内部结构列车振动
响应研究
… 潘文韬,肖明清,封 坤,焦齐柱,唐雄峻(3-130)
超前深孔劈裂注浆技术在高含水率黄土高铁隧道中的
应用研究
贾元霞(4-138)
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破坏模式及规律研究
曹世伟(4-143)
盾构法施工注浆新型填充双浆液配比试验及应用
李元凯,杨志勇,杨 星,邵小康,漆伟强(4-149)
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的换乘车站施工风险
评价研究
李美欣,邵志国,于德湖(4-155)
我国高地应力区隧道岩爆研究现状及分析
巩江峰,田四明,杨治刚(5-95)
铁路隧道衬砌极限状态法设计软件开发及应用
胡 炜,谭信荣,喻 渝(5-100)
双断层错动作用下马蹄形隧道结构破坏影响分析
张超翔,尹 超,张亚勇,张志强(5-106)
基于轻量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隧道表面病害筛选算法
黄晓东,漆泰岳,覃少杰(5-112)
大直径盾构始发阶段负环管片及螺栓受力优化分析
吴 悦,晏启祥,徐才厚,孙明辉,王新强,雷元亮(5-119)
隧道内道床排水沟设计方式对环境振动的影响
王玉魁,和振兴,包能能,贠剑峰(5-124)
某高原铁路鲁朗隧道地应力特征及其工程影响研究
苗晓岐(6-78)
高速列车单列通过时双线隧道内列车风分布规律研究
管鸿浩,龚彦峰,踪敬良,焦齐柱,耿语堂(6-83)
地铁车站新管幕法破坏模式及其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钟 雪(6-90)
适用黄土暗挖车站的改进PBA工法研究
李储军(6-97)
基于Civil 3D的铁路隧道弃渣场三维设计软件研究
贾兴斌(6-105)
红砂岩地层联络通道冻结温度场与应力场研究
吉艳雷,陈敬军,王 斌,应凯臣,梁 兴,叶 飞(6-110)
逆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影响研究
徐同启,李守刚(6-117)
基于透明隧道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在水下隧道的应用
研究
解亚龙,王万齐,周 平,刘 伟,宋树宝(7-95)
考虑变荷载影响的水下盾构隧道双层衬砌力学特性分析
刘 洋,龚振华,梁敏飞,何 川(7-101)
暗挖地铁车站与车站行车隧道同期建造技术研究
左建周,李兆平,王全贤,张 存(7-108)
盾构隧道斜螺栓-凹凸榫新型环间接头抗剪性能分析
徐培凯,封 坤,肖明清,张 力,何 川,谢 俊(7-11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参数预测
徐一帆,王士民,何 川,宋天田,
姚超凡,黄 兴,罗伟庭(7-120)
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管片新型接缝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
研究
鲁志鹏,马天宇,谢宏明,张忆,王士民,何川(8-109)
围岩蠕变对盾构隧道受荷特征影响研究
封 坤,王胤丞,马文帅,王运超(8-117)
隧道管棚支护对上部铁路路基列车振动传播规律影响研究
董 捷,杨 博,王小敬,刘建友(8-125)
铁路隧道TBM衬砌断面辅助设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何守旺(8-132)
高地应力软硬岩隧道初始应力场反演分析
徐安,全晓娟,汪波,沈艳芳,谭力豪,谢卓雄(8-137)
某浅埋偏压铁路隧道变形综合治理及监测研究
崔俊杰,王 凯,雷 星,杜文山(9-116)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变形控制标准探讨
张运涛(9-123)
具有随机几何缺陷的超高压旋喷桩止水效果研究
郑 昊,李兆平,李子超(9-129)
隧道工程数字信息化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智 鹏,解亚龙,史天运(10-112)
复合地层泥水平衡盾构刀具磨损情况分析
朱牧原,魏力峰,陈 爽,方 勇(10-117)
基于重庆岩层的复合式TBM刀盘中心滚刀布置形式
及受荷规律研究
汪 平,张康健,李 进,张志强,李小伟(10-123)
天津软土地层重叠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杨鑫康,漆伟强,江玉生,何 擎(10-130)
起降与滑行荷载作用下道面-地层结构动力特性与损伤分析
郭治岳,陈文宇,张翼翔,陈 行,晏启祥(10-137)
基于PSO-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铁路隧道突水危险性评价
张 鑫,靳春玲,贡 力,魏晓悦,杜秀萍(10-143)
不同内部结构类型对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均勇,封坤,孙文昊,鲁选一,郭文琦,漆美霖(11-100)
铁路隧道洞口三维设计系统研究与实现
何守旺(11-108)
地铁盾构隧道内径扩增对结构抗变形能力影响研究
黎 庆,赵旭伟,张小会,姜海波(11-114)
土压平衡盾构洞内拆机技术方案研究
朱庆海,徐才厚,罗实,晏启祥,杨居陪,曹寰宇(11-121)
正断层错动圆形隧道结构影响因素及损伤分析研究
陶连金,张乃嘉,安 韶(11-127)
大直径盾构隧道斜螺栓-凹凸榫环缝剪切特性足尺试验研究
田应飞,李明宇,陈 健,曾 力,
历朋林,李春林,余刘成(11-135)
寒区/隧道洞内温度场分布规律及防寒设计探讨
田四明,王 伟,吕 刚,刘建友,
张矿三,高 焱,丁云飞,俞 涛(12-84)
黄土隧道围岩湿陷衬砌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李 骏(12-91)
考虑轴力作用下盾构下穿引起既有隧道变形解析解
乔晓延,齐晓强(12-98)
高水压水下隧道合理涌水量限排设计研究
熊文威,汪 波,蒙 伟,何 川,
郭德平,寇 昊,吴枋胤,孟海龙(12-104)
光电测量方法在盾构隧道收敛监测中的可行性研究
赵宁宁,王嘉伟,芦 斌,尤相骏,贺子瑜,姜雷雷(12-111)
基于改进变权物元可拓模型的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综合评价
孙 飞,吴德兴,李伟平,谢雄耀,李长俊(12-115)
铁路客站/地铁车站
狭窄用地空间下与环境共生的京张高铁清河站设计
创新
冯小学(1-125)
空间受限下高铁站房设计实践
——以京张高铁清河站为例
张 宁(1-130)
高铁站房不同时段功能及客流转换体系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支线太子城站为例
李恒兴,蒋洁菲(1-135)
市域与城际共线运营车站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
赵赛龙(1-141)
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智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王秀妍(2-117)
京张高铁客站清水混凝土站台雨棚创新设计
李宇辰,韩永伟(2-123)
种植屋面变形缝构造防水措施优化研究
——以北京地铁环球影城站为例
刘魁刚,郑莉莉,叶新丰,冯 鑫,范丽萍(3-138)
京津冀重点客站工程建造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智 鹏,钱桂枫,林巨鹏(3-143)
地铁车站不同减震层的减震机理及性能分析
… 王立新,范飞飞,汪 珂,李储军,姚崇凯,甘 露(5-131)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地下站站内气流实测与分析
李 坤,余 涛,闫树龙(5-139)
基于手机信令的铁路车站客流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胡必松(5-145)
轨道交通8度区独柱车站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陈 慧,马福东,郝 玮,刘 枫(6-123)
普速铁路地下设站关键技术研究
——以嘉兴站为例
吴美发(6-130)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损伤模型研究
段熙宾(7-126)
基于贪心介数的地铁-公交复合网络关键车站识别算法
汪 军,夏永跃,王运明,李卫东(7-132)
地铁上盖多塔楼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袁涛涛(7-137)
复杂工况下地铁交叠式车站振动特性分析
史海欧,廖春明,张 凌,冯青松,陈艳明(9-136)
VR体验情境下的地下铁路站台空间舒适性研究
李 锋,张利剑,曹金铭,方恒堃(10-172)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42 m大提升高度自动扶梯设计
林 耀,韩 飞,戴晓彬,王 东(11-141)
城际铁路地下车站公共区防火设计优化探讨
… 周梅(11-147)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车站改造方案研究
——以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刘家坪站改造方案为例
周宏昌(12-124)
基于DNN神经网络的地铁洪涝灾害评估研究
李辉山,白 莲,刘 平(12-131)
电力/电气化
极端环境对高速动车组受电弓弓角放电电压影响的试验
研究
景所立,张作钦,杨 林,赵立江,杨泽锋(1-145)
一种非侵入式接触网导线舞动监测方法
程宏波,刘 杰,林 珊,王佳鑫,李宏逸(1-151)
城际铁路小断面盾构单线隧道接触网悬挂方案研究与应用
王爱竟(2-128)
普速列车通过绝缘锚段关节的电弧拉断距离仿真研究
李鲲鹏,靳守杰,赵云云,周昱涵,杨泽锋(2-133)
某高原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入电网技术研究
何志强,郑 勇,杨 帆,晏小彬,范 宇(2-138)
升弓过程中弓网电弧及接触线温升特性分析
杨盼奎,佘鹏鹏,廖前华,李成坤,魏文赋(3-156)
高原铁路接触网腕臂结构适应性研究
王玉环(4-162)
动车组熔断式温度继电器性能劣化研究
武继将,赵 敏,廖前华,佘鹏鹏,
楚天罡,杨泽锋,魏文赋(5-152)
高速铁路接触网与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规范差异对比分析
王 林(5-159)
低气压环境电气化铁路弓网电弧放电特性研究
景所立,魏隆,陈欢,李杰,鲁超,母婷佑,阴国锋(6-138)
27.5 kV制式地铁接触网瓷绝缘子试验及运行状态研究
田升平(6-146)
齿轨铁路接触轨带拉线中心锚结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李庆军,关金发,陈 展(7-145)
车载电缆终端内部缺陷的温度分布仿真研究
程高远,安 钊,张梦楠,袁 庚,徐 祥,吴广宁(7-149)
基于列车安全包络延伸的全自动运行系统跳跃锁闭方案
研究
黎晨光,邢科家,王俊高(7-155)
城轨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控制特性影响下回流安全参数
分析
…郑子璇,丁雅雯,陈泽宇,杜贵府,王铀程,钱坤(8-143)
高铁电力线故障自动隔离研究与实践
刘明光,王 昭,罗学平,程永胜,杨 超,
胡继光,郭 铭,李家喜,文秋鹏,黄 臻(8-151)
CO2等离子体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对沥青基炭材料微结构
及性能影响
张作钦,潘贵翔,李杰,陈欢,李豪,阴国锋(9-142)
考虑温度作用的浸金属碳滑板磨损量预测方法研究
谢宝志,何志江,邓 磊,殷成凤,
倪子然,林光华,杨泽锋(10-179)
大风区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装置劣化规律研究
吴亚飞(11-152)
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环境适应性研究
余 纲(11-158)
通信/信号
列控车载设备测速测距同步表决技术研究
张 淼,杨志杰,莫小凡,郑理华(1-156)
基于改进YOLOv2的动车组裙板螺栓检测
刘伟铭,邹星宇(1-161)
基于Q学习算法的城轨列车智能控制策略
金则灵,武晓春(1-166)
铁路调度集中系统调车作业时间智能预测方法研究
韩 浪,王壮锋,张春德(2-143)
基于本体的高铁车载设备维修案例知识管理模型
李红亮,张振海(2-149)
轨道电路动态运行质量综合评价及应用
罗依梦,孟景辉,许庆阳,王晓东,杨树忠,杨吉(3-162)
基于Simulink的ZPW-2000型多段轨道电路仿真设计
郝 宾,余 跃,王运明(3-168)
基于DP-SQP方法的列车动态编组优化控制
李建雄,王海峰,张启鹤,柴 铭(4-168)
基于关联规则的铁路信号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张振海,张湘婷(4-175)
多线引入的轨道电路横向连接位置优化计算方法
孙 哲(5-165)
基于克里金法的列车定位方法研究
欧阳籽勃,史天运,王 萌(5-172)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雷击瞬态传输特性研究
王州龙(5-177)
基于杜芬振子的ZPW-2000轨道电路抗邻线干扰研究
张海东(5-183)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仿真测试自动化方法研究
郝建,张浩,张军政,伍田昊睿,卢佩玲,杨志杰(6-152)
重载铁路MCX多媒体调度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以靖神铁路为例
郭强亮,王开锋,李 辉,付文刚,闫晓宇,李春铎(6-159)
计算机联锁接口信息码位安全设计
韩安平,刘 鹏,李红侠(8-156)
铁路5G专网大尺度信道建模
李岸宁,李 辉,梁轶群(8-162)
基于TCPN的铁路时间同步网延迟攻击应对策略研究
赵庭达,武晓春(8-168)
基于动态检测数据的GSM-R网络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应
用研究
杨树忠,赵 波,酒昀洋,孟景辉(9-148)
高速铁路长大下坡道闭塞分区自动化布置研究
石修路,于汝滨(9-154)
城轨列车对列车通信的多天线Rake接收技术研究
李茂青,郑锋贺,高云波,阳长琼(10-149)
基于领域驱动与微服务的高铁列控仿真测试系统业
务中台设计
陈汇远(10-155)
京沪高铁沿线LTE网络切换性能分析
董兴芝,李 平,孙华龙,王忠峰(10-162)
5G-R和GSM-R网络列车调度通信业务平滑过渡方案研究
张馨丹,李 辉,郭强亮(10-166)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标准信号部分局部修订解析
闫宏伟,沈志凌,吴歆彦,赵泽宇(11-163)
考虑顺序和组合关系的列控车载设备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王 硕,崔佳诺,吴培栋,张友兵(11-167)
IEC61508中RBD法在铁路信号冗余结构中的适用性分析
张宏扬,卢佩玲,张 浩(11-175)
高铁联络线不利条件下CTCS3-CTCS2等级转换方案研究
卢佩玲,郝 韬,徐 强(12-137)
沪渝蓉高铁大号码道岔应答器组优化研究及应用
张海东(12-143)
基于知识图谱的信号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王晴雯,张振海(12-149)
机务/车辆
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车辆运维标准研究
阮 巍,周广浩,曹向静,董剑锋(3-174)
某高原铁路应急热备救援设施设置标准研究
侯小祥(4-182)
跨座式单轨交通全自动运行车辆基地工艺设计研究
周飞虎,史时喜(5-195)
地铁车辆段工程与文物遗址保护结合设计
——以西安地铁6号线为例
侯小祥(6-174)
常导长定子高速磁浮限界计算探讨
聂云斌,马卫华,罗世辉,雷 成,左玉东(6-178)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通过式洗车线的优化布置探析
高 华,王卫东,颜 文(7-161)
基于改进SSD的动车组底部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耿庆华,刘伟铭,刘瑞康(7-166)
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基地工艺设计建议
杨昕映(8-175)
基于AHP-熵权法的城轨车辆基地智能运维评价体系
研究
付亚超(8-181)
基于BIM+GIS技术的高铁动车运用所数字孪生关键
技术研究
韩亮亮(9-160)
轨道交通生态智能车辆基地设计探讨及创新
张邦力(9-166)
欧盟技术标准体系铁路限界计算方法研究
李俊岭,杨汝春(10-18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智能吹扫系统研究
代 刚(12-157)
机车车辆限界与非黏着制动装置相关问题研究
王 可,丁福焰,王立超,王立宁,高立群(12-162)
环境工程/给水排水
某高原铁路环评工作模式和方法论述
韩立鹤(2-156)
地铁环境振动所致结构噪声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研究
曾会柯,盛 曦,任伟新,周 瑜(5-188)
京雄城际铁路全封闭声屏障降噪效果研究
辛思远,张世峰,王晓伟(6-163)
地铁列车运行引起地面住宅振动烦恼率研究
——以某城市地铁线路对应地面住宅为例
周俊召,张天琦,王迪瀚,陈浠航(6-169)
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环境振动现场测试分析
张永福,李 斌,白广明,罗贯霄,
范祥辉,刘 花,张文强(7-172)
高寒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生态修复措施及植物配置
张 帅(9-171)
暖通/空调
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防排烟设计探讨
陈 霖,闫树龙,叶 雷(3-150)
地铁设备用房VAV变风量系统控制特性研究
王 艳,李焱池,篮 杰,夏三县,严 清,
余伟之,肖云婷,严 天,徐新华(10-191)
规划/运输
新建铁路国土空间控制规划编制方法探索
——以遵义市为例
瞿 旭,王宗源,刘冬洋,陈晓翔(8-83)
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研究思路
闵 俊,刘纹滔,孙军先,董斌杰(8-90)
网络化条件下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分层优化
王智鹏(10-8)
都市圈综合轨道交通枢纽节点一体化布局研究
吕 颖(10-13)
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综述
孟建军,陈鹏芳,李德仓,胥如迅(10-18)
新时代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王智鹏(11-1)
首条成环的无人驾驶智慧环线运营组织研究
——以西安地铁8号线为例
武 静(11-7)
快慢车运营组织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越行站配线方
案包容性设计研究
宋仲仲(12-56)
标准规范
TB 10314—2021《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内容解析
刘 喆,倪光斌,林传年,霍建勋(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