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我如何不想她》作为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先驱,由刘半农先生和赵元任先生共同创作,是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作品的旋律优美且深情,采用了中国戏曲的唱腔,富有中国韵味,同时还将西方作曲技法融入其中,让作品更新颖和别致。正因为此种特殊性,让此首歌曲成为声乐学科教材所必选的内容。鉴于此,文章通过对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艺术情感处理,旨在加深人们对歌曲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其中的风格进行演绎,发挥出其所具有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艺术歌曲;艺术情感;处理
一首艺术歌曲中包含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歌词、歌曲和演唱。将艺术歌曲与语言相融合能直观地将作曲家和作词家的思想、情感展现出来,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学习与演唱艺术歌曲时,需要先深入了解艺术歌曲中词、曲作家所赋予歌曲的内涵,随后再进行学唱,才能更好地将其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因此,文章通过结合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进行深入分析,旨在能深入探讨其中的艺术情感,推动其内涵的有效发挥。
一、《教我如何不想她》歌曲及作者概况
(一)词曲作者介绍
词作者为刘半农,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诗人、小说家、翻译家,还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先锋人物。刘半农先生不仅是在文学上具有较大的造诣和贡献,在有关戏剧、摄影、考古中也具有较多的贡献。此首歌曲是刘半农先生远赴英国伦敦大学时所完成的,是我国早期流传较为广泛的歌曲。
曲作者赵元任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大师。除了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外,还是音乐家。受父母的广泛影响,赵元任先生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在美国留学时学习了作曲与音乐外,还学习了西欧各国的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他在创作的音乐作品上十分重视歌词的声调、语调及韵律,强调此部分要与旋律音调具有一致性,有着较为独特的风格。
(二)创作背景
歌曲创作于“五四运动”时期,深受五四精神的影响。这首结合了爱国与思念家乡之情的艺术歌曲,在诞生后,受到了当时诸多爱国者的追捧。1917年,刘半农先生被外派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而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并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只能转入巴黎大学深造,他的身上肩负着国家、学校的厚望,同时他也面临着维持生计的困难,受到不同肤色的人的歧视。[1]因此,在这首歌的创作中,他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思念融入歌曲里。赵元任在为此首歌曲作词时,将其中的“他”转变为“她”,也让歌曲情感更加浓烈。
此首歌曲运用白话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全诗共为四节,每节五句,前两句皆为七个字,如第四节的“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里/烧”,而在中间的第三句中则是运用了一个“啊”字,将其中充沛的情感直观地展现出来,有着浓厚的时代烙印。歌曲中优美而流畅的旋律,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将青年独自徘徊和吟唱的动人场面直观地展现出来,全方位地体现了对“她”的思念之情,富有西方音乐技巧的同时而又具有中国传统韵味。时至今日,再谈起此首歌曲仍令人回味无穷。
二、《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歌词意境
(一)思戀与向往并举
“月光恋爱着海洋”,此句词中怀揣着平静,能让聆听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深情, “海洋恋爱着月光”,让情绪包围着浩瀚的大海,由于月光对海洋较为真实,才能让人十分感动,从而在将心中的呐喊体现出来“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蜜”这个词,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直观地展现了出来。夏天虽然十分炎热,但却丝毫感受不到热浪,就连夏天的傍晚都充满了甜蜜的气息。
(二)爱恋与怀旧依旧
“水面落花慢慢流”,秋天的到来,让花朵凋谢,花瓣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不断飘动着。虽然歌词表面所描写的是秋天景色,但是表达的却是落花只能顺着流水飘走的无奈之情,将作者的哀愁和对旧情的真实感受描写了出来。而“慢慢流”三个字,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之情,情绪十分的低落。“鱼儿慢慢游”揭示了鱼儿还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是如此的悠闲,然而作者心中所压抑的情绪及过去的甜蜜却已经消失不见了,无法将自身心中的坦然掩饰起来。
在后面的歌词中,作者的情感变动更加具有具象化,如“枯树”一词,就将作者无比沉重的情愫表达了出来;一个“摇”字,则将作者正面临煎熬的情感也突显了出来。“野火在暮色中烧”,在寒冷的夜晚,野火将山野中的小草焚烧殆尽,就好像是有人在操纵着大地一样,一个“烧”字揭示了作者心目中的愤恨之情,让寒冬和烈火显得更加的沉重。[2]此时的“啊……”不仅将作者的个性体现了出来,也将作者的情感与变革的思想彰显了出来。歌曲以“教我如何不想她”结尾,将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从苍穹、海洋到落英、鱼儿,再到枯树、野火,时间上则是从白天跨越到黑夜,从春天到冬天,一一表达出了作者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与亲人的情感。
三、《教我如何不想她》演唱时的艺术情感处理与歌唱技巧
(一)各声部演唱时的风格特征及情感处理
《教我如何不想她》此首艺术歌曲总共四段,作者在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情境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因此,在运用各个声部演唱此首歌曲时,需要展现出不同季节的情境,彰显出跌宕起伏的情感。
1.春季部分
第一段描写的是天上的微云和地上的微风,因此,开始时要弱起,运用钢琴进行伴奏时,要确保此时要轻切连贯,采用叙述方式进行表达,让观众能在聆听过程中产生听故事的感觉,引导观众进入对春天的回忆中。[3]在此过程中,歌者要将自己想象成是作者,想象在春天微风吹动树叶的时候,自己的头发是随着风在不断摆动的,让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的情感中,从而更好地将其中的思念之情展现出来,并能融入忧伤的感觉。鉴于此,在演唱第一段时候,要以一种诉说故事的节奏进行表达,如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这句时,歌者要运用质问口气演唱,让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2.夏季部分
第二段主要描写的是天上的月光和地上的海洋,因此也可以肯定地说,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再次体现,作者将对故乡、亲人的情感强烈地表达出来,所以需要歌者在进行演唱时将自身炽烈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来。此部分演唱时虽然也是弱起开始,但从整体上而言,要比第一段更强。[4]如在演唱“教我”时,可以将此八度关系位置和咬字统一。在此段中,主要是采用了恋爱的关系,将“我”与国家的深厚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因此在演唱此部分的过程中,歌者要运用饱满与高涨的情绪来体现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从而才能引发观众对时间消逝的忧伤之情。
3.秋季部分
第三段描写的是水面的落花和水底的鱼儿。作者在此部分中运用与燕子的对话,询问燕子远方祖国和亲人的消息,因此在演唱“叫我如何不想她”时,节奏和附點要清晰,通过加快语速的方式将无可奈何、焦灼不安的情绪表达出来。而此部分演唱时是从原有的E大调转变为G大调的,需要歌者在表演时能让自身的情绪随着歌曲进行转变。
4.冬季部分
第四段描写的是枯树、冷风、野火、残霞,为冬天的景色。歌者在演唱时要将沉重、悲凉及痛苦的感觉彰显出来,将演唱中的情感推向高潮,以更好地抒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5]“残霞”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情感,因此演唱这两个字时,歌者要以饱满而温和的情绪进行表演,而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时,则是要讲究韵律,避免节奏的机械化,讲究吟诗韵味。
(二)歌唱技巧
1.情感细致
此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具有细腻、弱强程度明显的特点。如第一段中的“微风”“微云”都是描写祖国春天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让微风能将思念送回到遥远的东方。对此,在演唱此部分时,歌者需要能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春景中,舒缓且细致,以便能为后续的演唱情感作铺垫。第二段作者则是利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出自身的情感。“物”是夏天的月光和海洋,歌者需要在演唱时能表现出热烈的情感。[6]第三段描写了秋天,作者借助“落花”“鱼儿”“燕子”等描述伤感与无奈之情,将自己渴望能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因此,在演唱此段时,要将忧伤的情绪融入其中,重视情感上的变化和递进。第四段是情感爆发阶段,冬天万物已经沉睡,“枯树”和“野火”将作者对祖国炽热的爱表达了出来,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2.咬字清晰
语言是歌曲演唱的载体,歌者在演唱时的清晰咬字能将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引发观众共鸣。因此,在演唱此歌曲时,歌者要分清前鼻音、后鼻音、平舌、翘舌等,让自身的归韵做到完美。例如,在演唱“上”“光”“洋”等字时,需要用到后鼻音,将归韵能落在“ang”上;在唱到“水”“说”等字时,要运用翘舌音;在唱到“残”字时,要使用到平舌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咬字更加清晰,否则会难以将准确的情感良好地传递给观众。可见,咬字清晰是情绪传递的关键。
3.强弱对比
歌曲演唱时的强弱变化,是情感上的变化,借助强弱的转变能更好地体现出作品中的情感,良好地将情感传递给观众。如在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时,歌者需要能把握好强弱,借助平静与淡然的情感表达出对祖国与亲人的思念;[7]演唱到“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时,需要从弱变强,运用激烈的情绪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在演唱最后一段时,需要由强逐渐减弱,以舒缓的语气进行结尾,让整首歌曲的演唱能收放自如,使情感变化呈现出连贯的特点。此外,歌曲情感变化较为细腻,只依靠乐曲是无法充分体现出饱满的情感的,所以在演唱时要注重强弱变化。
四、结语
《教我如何不想她》在探索我国具有民族特性的艺术歌曲规律基础上,融合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审美习惯与西方创作技巧,以及语言学、韵律学及西方作曲技法,是我国的艺术瑰宝。通过对其进行演唱情感处理研究,能为声乐教学与演唱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简介:段海宇(1983—),女,汉族,陕西咸阳人,本科,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声乐教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翔宇.中外艺术歌曲的共性与个性——以《晚安》《教我如何不想她》为例[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21.
〔2〕张雪.《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演唱风格分析[J].青春岁月,2021(8):60.
〔3〕刘凯,宋柏汶.浅析中国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情感处理[J].长江丛刊,2018(7):63.
〔4〕王平俊,周斌.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文本分析及艺术处理[J].文渊(小学版),2020(8):29.
〔5〕钱树林.赵元任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诠释[J].中外交流,2018(7):74-75.
〔6〕张宏鸣.对赵元任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作品分析[J].黄河之声,2019(12):63.
〔7〕万苗苗.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三个演唱版本[J].戏剧之家,2018(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