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潘 莉 樊星辰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节日在幼儿园中表现为大家相约在某个特定的日子,感受节日文化,做一些特别有趣的事,能够把幼儿带入丰富多彩的认知世界,带入绚丽多姿的情感世界。
我园以节日为载体,充分发挥家长、社区资源优势,组织开展节日活动,合力促进幼儿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园抓住节庆节点,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
例如,在元宵节,家长帮助幼儿一起制作亲子花灯,装饰幼儿园和家园;在中秋节,家长带着幼儿品尝月饼、观赏月亮;“世界清洁地球日”,我园开展“绘制爱护环境的温馨提示牌”“栽种绿植”“擦拭运动器械”等亲子活动。
我园经常组织家长走进幼儿园,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文化教育的桥梁,携手家园共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三八”妇女节,我园开展的“回到妈妈的童年”节庆活动中,幼儿收集妈妈小时候玩的游戏,布置好游戏场地,迎接妈妈来到幼儿园。幼儿妈妈仿佛回到了童年,玩得十分开心,桌面游戏充满了温馨,体育游戏充满了活力;在“父亲节”,我园邀请幼儿爸爸进入课堂,为幼儿带来有关“生活中的科学实验”。
我园设有艺术节、运动节、阅读节等园本节日。艺术节期间,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手工制作,开展义卖捐助等公益活动。
在运动会上,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竞技比赛;在阅读节期间,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的种类、管理等知识。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春节期间倡导“不串门、不聚集”,这让一些幼儿和家长有点失望。于是,一些幼儿和家长策划并制作“春节七天乐方案”,选出大家喜欢的“疫年”庆祝项目,如自制创意环保烟花、云拜年、云上歌舞联欢等。
《纲要》在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随着教育社会化理念的不断增强,我园越来越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幼儿园和幼儿家庭,应该被扩展到社区。
生活即教育,教育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幼儿园应加强与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社区及周边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例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园组织幼儿到社区,开展包粽子、制香囊、赛龙舟活动,让幼儿了解民间节日,并让幼儿为辛勤的社区工作者送上粽子和自制的香囊。
在重阳节开展的爱老敬老活动中,幼儿对“日照中心”这一社会机构充满好奇。我园提前与社区联系,组织幼儿走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由此拉开了生成课程《日照中心——社区里的老人乐园》的序幕。幼儿纷纷秀出才艺,爷爷奶奶看得津津有味,不断报以掌声。
最后,幼儿还将自己亲手绘制的“爱心卡”赠送给爷爷奶奶。体验活动后,我园帮助幼儿梳理零散经验,由此引导幼儿进行绘画记录、对比分析、交流分享等深度学习。
社区活动中,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给予了幼儿支持,幼儿学会了迁移“长辈的爱”,懂得主动关爱身边的老人。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家庭、社区起到不同的教育作用,三方互补优势,能够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