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式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且伴昏迷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影响

2022-01-12 11:33:52吕明明
关键词:呼唤满意率颅脑

刘 钰,吕明明,马 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神经外科监护室,上海,200120)

重型颅脑损伤多因外力直接或者间接作用引起头部组织损伤,具体包括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出血和脑水肿等[1]。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确定患者伤后昏迷时间超过6 h或再次发生昏迷者为重型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长,容易引起脑组织缺氧,导致致残率和病死率升高[2]。因此,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期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护理模式能够加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3]。中枢神经具有可塑性,呼唤式护理模式运用这一特点,通过肢体动作、音乐或语言等方式促进患者苏醒。本研究将呼唤式护理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且伴昏迷的患者,探讨其对患者的GCS、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87例重型颅脑损伤且伴昏迷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4];② 处于昏迷期;③ 生存时间≥7 d。排除标准:① 合并脑部肿瘤;② 年龄≥80岁;③ 既往发生过颅脑损伤且行开颅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两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直至其出院。① 入院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和心电监护,监测其生命体征。护士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其出现呕吐症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② 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给予其口腔、呼吸道和尿道等专项护理,并给予其翻身和拍背,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发生。③ 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用药、饮食和运动等方面。④ 出院1周后,护理人员通过电话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询问其病情、睡眠和用药等情况,并对其提出的问题给予解释。

1.2.2 呼唤式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唤式护理,直至其出院。① 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呼唤护理:患者在ICU时由专人护理,护理人员时刻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呼叫医师进行处理。虽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但是护理人员也要通过言语对患者进行呼唤,如帮助患者清洁面部时,可以告诉患者“我现在要帮助你洗脸了”等。当每天的治疗完成后,护理人员给患者播放其喜欢的音乐、相声或新闻等,同时让家属说一些关心或鼓励患者的话并进行录音,播放给患者听。② 家属协同护理:护理人员安抚家属的情绪,并向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相关护理措施等,使其对疾病有一定认知,配合护理人员共同护理患者。③ 转入普通病房的呼唤护理和环境管理: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病房卫生干净,并定时开窗通风,病房的光线宜暗,使患者处于舒适和放松的状态。当家属陪在患者身边时,护士应指导家属如何正确地进行呼唤护理。如用轻柔的语气与患者说话,鼓励其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以帮助患者恢复。指导家属正确擦洗的方式和部位等,用柔软的毛巾和温水擦洗患者,力度要轻柔,每天2次。擦洗完成后,可以给患者涂些无刺激的护肤霜以防止其皮肤干燥。护士应每隔2 h给患者进行1次翻身拍背,避免其肌肉组织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翻身时应妥善安置患者身上的导管,避免折叠、受压或脱管等不良事件发生。

1.3 观察指标

1.3.1 意识状态 采用GCS评估患者出院时的意识状态,GCS包括语言能力(1~5分)、睁眼能力(1~4分)和运动能力(1~6分)共3个方面,总分为1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意识状态越好。分数≤8分为昏迷,9~11分为重度意识不清,12~14分为轻度意识不清,15分为意识清楚[5]。

1.3.2 生活质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OL-100)[6]评估患者护理前和出院时的生活质量,昏迷中患者的相关数据由家属提供。本研究仅选取WHO-QOL-100中与重型颅脑损伤且伴昏迷患者密切相关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共4个领域作为观察指标。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1.3.3 护理满意度 出院时,向患者或其家属发放自制的满意率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无尽到护理义务和服务态度等方面,满分为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80~89分为满意,≥90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率=(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4 术后并发症 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期间出现压疮、肺部感染、颅内血肿和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意识状态比较

出院时,观察组GCS评分为12~15分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分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9~11分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GCS评分比较[n(%)]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间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出院时,两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WHO-QOL-100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2%(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实质受到损伤,大脑中相关神经也会受到牵连,导致其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或偏瘫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9]。患者通过紧急救治后,一般难以立刻苏醒,而会伴随着一段时间的昏迷。患者在昏迷期间若接受有效的护理,则能够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并帮助其快速康复[10]。常规护理往往注重病理特征的恢复,而缺乏促进患者苏醒方面的护理措施。

呼唤式护理模式采用声音、触碰或灯光等方式直接刺激患者的大脑,增强其功能区活动,使机体不断给大脑提供氧气和血液,激活大脑内正常的细胞功能,维持大脑活性,使患者快速从昏迷中苏醒[11,12]。本研究将呼唤式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且伴昏迷的患者,比较两组的GCS评分发现,观察组GCS评分为12~15分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分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呼唤式护理能够加快患者苏醒,并能促进其大脑神经快速恢复。在呼唤式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普及和护理模式指导,增强了其对呼唤式护理的认可[13]。护理人员向家属了解患者的喜好,制订个性化呼唤式护理方案,以发挥最大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这提示呼唤式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前,轻声告知患者要对其实施治疗措施;治疗结束后,播放音乐或家属的录音,使其听得到间断性刺激。轻音乐能够使患者的大脑得到放松,家属的声音能让患者产生共鸣,加大刺激量,有助于患者快速苏醒。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呼唤式护理能够减少护理隐患,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为,患者长期卧床容易使其肌肉萎缩,给予其适当的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呼唤式护理更能被患者接受,且得到其认可。

综上所述,呼唤式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且伴昏迷的患者,能够促进其大脑神经恢复,改善其意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呼唤满意率颅脑
无声呼唤
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爱的呼唤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三月的呼唤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17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穿越时空的呼唤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21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