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对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心境状态、应对方式影响

2022-01-06 02:41:20无锡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无锡214000
吉林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消极白血病化疗

陈 娟 (无锡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 无锡 214000)

白血病属于一类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感染、出血、贫血及器官浸润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白血病的治疗获得较大突破,5年无病生存率得到较大提高[1]。当前对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方式仍以化疗为主,但因病情困扰以及化疗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常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成为患者坚持治疗的“宿敌”, 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心境状态,使其由消极对待转为积极面对疾病,提高化疗依从性,达到提升化疗效果的目的。聚焦解决模式是一种基于心理学通过充分尊重、相信及挖掘患者潜能来解决问题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有报道指出聚焦解决模式可有效减轻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使其积极面对、提高其治疗主动性[2]。但有关该护理干预模式在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应用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选取64例化疗期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对患者心境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化疗期白血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知晓本研究内容、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且临床检查确诊在本院接受化疗者;③预计存活时间不少于6个月。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本研究者。按照双色球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32例作为对照组,红色球32例作为研究组,两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白血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化疗期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发生、进展、转归及预后,告知患者化疗目的同时重点强调规范性完成化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对其存在负面心理进行疏导,鼓励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与化疗。研究组同时开展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入院评估。入院首日由责任护士负责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当面沟通、交流,对个人、家庭及社会情况进行了解,要求患者主动表达着自身真实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心境状态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估(详细记录评估结果),引导患者提出当前对疾病护理、治疗存在的疑虑及应对措施。责任护士利用专业知识引导、启发、并教会患者如何去正确的解决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激发其自身潜能,自我处理或改善护理、化疗期间遇到的困扰,进而顺利完成化疗。②构建可行性目标。责任护士采用开放性、诱导性的提问方法,针对本研究心态环境、应对方式等观察指标,鼓励患者大胆说出对自身健康未来的期望与当前治疗的需求,同时指导患者结合自身个体特征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如简明心境问卷(POMS)积极心境评分>20分,消极心境<15分,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消极应对评分<30分,积极应对>30分。可行性目标制定后,可诱导患者联想目标达成后身体状态的变化,进而增加患者治疗信心与化疗配合度。③探查例外。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的心境状态与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在教会患者正确的防范措施基础上引导患者走出消极心境,启发性引导患者进行积极应对,如引导患者回顾过往曾经努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参加哪类活动会心情舒畅”、“观看谁主演的电影会忘记烦恼”等,借此激发患者自我解决问题的潜能,调整心境状态,逆转消极应对方式。④给予反馈。经过1周干预后,对患者在护理与化疗期间所做出的的努力给予支持与肯定,同时对患者心境状态、应对方式再次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未达到预期效果或效果不佳者,护理人员需引导其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积极改正或对可行性目标进行调整,以调动患者参与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⑤评价进步。贯穿于整个研究期间,每周进行1次,由责任护士对本次观察指标进行评估,在每次评估后帮助患者制定阶段性可行性目标,如积极心境状态提高1分,消极应对降低1分,并以提问方式向患者确认是否能够做到,当得到肯定回答或下次评估时确实达到阶段性预期目标时给予患者充分的肯定,同时将其取得进步归功于患者自身努力的结果,增强患者信心。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心境状态、应对方式变化。

1.3.1心境状态评估:采用简明心境问卷(POMS)[3]进行评价,问卷包含疲乏、抑郁—沮丧、迷惑—混乱、愤怒—敌意、紧张—焦虑及精力6个维度内容,其中精力维度为积极心境,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心境越积极,其余维度内容为消极心境,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心境越消极。

1.3.2应对方式评估: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4]进行评价,问卷包含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2个维度20条目内容,每个维度各10条目内容,每条目分值1~5分,分数越高表示对应应对程度越高。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境状态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积极、消极维度心境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积极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消极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积极心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心境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POMS评分比较分)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积极、消极应对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消极应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TCSQ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有助于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心境状态的改善:相关研究表明,消极心理会影响机体免疫调节、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削弱免疫能力,激活本身不活跃的肿瘤细胞,加速细胞恶变,加重病情[5]。以往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期患者临床心理护理多以消除负面情绪作为重点内容,而对希望、乐观、勇气等积极情绪关注较少。姬艳博等在癌症患者症状困扰与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的关系研究中表明,积极情绪可使癌症患者应激情境下的心理与生理不适得到有效的缓解与控制,进而降低患者症状困扰水平[6]。基于此,本研究在化疗期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改善其消极情绪,还要引导其通过幽默、发现积极意义等策略使其体验到积极情绪,进而提高化疗依从性与化疗效果。聚集解决模式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尊重个体自身潜能的挖掘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引导患者了解积极情绪对疾病带来的影响,同时指导患者结合自身情况寻找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进而增强患者乐观感与自信心,增强患者疾病转归希望。本研究中的研究组采用了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积极心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心境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心境状态。分析原因在于:聚焦解决模式在帮助患者查找问题的同时更注重于对患者自我解决问题潜能的挖掘,以患者以往成功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成功经验”引导患者积极主动的解决当前问题,不但使心理干预更加具有针对性,且患者接受度更高。积极的心境状态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研究指出,积极情绪可促进免疫抗体S-IgA因子的大量分泌,进而增强免疫活动[7]。为此,改善心境状态对化疗期白血病患者的病情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有助于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应对方式的转变:癌症作为一种应激源,导致身患白血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认知应激理论指出,应对属于心理应激的重要变量,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应激冲击,消极的应对方式可加重应激反应,直接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健康[8]。本研究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干预后研究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可促进化疗期白血病患者消极应对的改善,提升积极应对方式,这与吕玲[9]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中取得结论基本一致。另外,程彩云[10]在研究中指出,积极应对与积极心境呈正相关,与消极心境呈负相关。由此可见,本研究通过改善患者消极心境,使患者走出悲观情绪,对未来充满期望,进而主动积极的去挖掘自身潜能,配合医护人员解决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完成共同制定的可行性目标,使患者获得成就感,进而促进积极情绪的建立,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心境状态,转变应对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消极白血病化疗
避免消极沟通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9:00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跟踪导练(二)(3)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癌症进展(2015年6期)2015-03-11 14:56:57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14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4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