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成
(南召县动物卫生检验检疫所,河南 南召 474650)
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病毒,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等,发病猪常表现为呕吐、腹泻、脱水等,尤其是仔猪,腹泻严重的时候会极度消瘦,每一根肋骨都很容易看出来。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有年龄段的猪群都可以感染该病,其中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随着日龄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发病猪只无体温升高的症状,濒临死亡的猪只体温会降低。猪病毒性腹泻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其中冬春季节发生的稍微多一些。近些年夏季暴发的猪病毒性腹泻病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且成为猪场一个新常态的疾病。目前,猪场常用的抗菌药物治疗该病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是无效治疗。
对发病猪或者死亡的猪进行剖检,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猪肠道变得非常薄,成为透明色,肠内有浅黄色内容物。无菌采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可以看到肠道黏膜由于病毒的侵染严重受损,结构不完整。
目前,容易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病毒性腹泻病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传播,即经过粪口传播和消化道接触污染物传播;另一种是间接接触传播,如进出猪场的饲料车、运猪车、饲养员、装备等传播病毒。有的养殖企业和单位提出该病毒是否可以垂直传播或者经过乳汁传播等疑问,笔者在翻阅大量资料和请教业内权威专家证实,该病还不能垂直传播和经过乳汁传播,但是仍然要对这两方面的传播方式提高警惕。
猪自身的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如脾脏、骨髓等可以产生免疫细胞,淋巴结是遍布全身的。免疫细胞主要有嗜酸性、嗜碱性和嗜中性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以及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是由T细胞和B细胞完成的,对抗病毒入侵的免疫应答主要是靠特异性免疫应答完成的。当病毒入侵后,机体内会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以及记忆T 细胞和记忆B 细胞。当病毒再次入侵时,其体内的抗体可以有效对抗该病毒病,且记忆T 细胞和B 细胞会被唤醒,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让仔猪获得保护。
仔猪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有两个,一种是产前母猪接种了病毒性腹泻病毒疫苗,产生的抗体可以使仔猪被动获得免疫;另一种是仔猪接种疫苗主动获得免疫保护。在生产当中,笔者认为,哺乳仔猪最好通过被动免疫获得抵抗力。此外,有研究发现,猪场有腹泻病毒存在并不意味着猪群就会感染发生腹泻,只有当病毒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以突破免疫防线,引起猪只的感染。
笔者将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病因,就是指明确引起猪群发病的主要病原,只有明确了病原才能有针对性地治疗和预防。二是科学免疫。当前,常用的疫苗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强毒疫苗,这种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很强烈,免疫抗体水平很高,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是强毒疫苗容易散毒。第二种是自家疫苗,这种疫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预防自家猪场猪短期内发病,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和其他方面的原因,目前很少有猪场使用自家苗。第三种是灭活苗,这种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定强度的免疫应答,但是免疫抗体持续时间并不长久,免疫保护时间短。第四种是活疫苗,相比其他三种更常用,免疫效果也非常好。
疫苗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和最实惠的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无论是在免疫预防疾病方面还是在根除疾病方面,实现疾病净化方面,疫苗接种都是最好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猪群在免疫的时候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做到易感猪群的群体免疫。二是哺乳仔猪最好是被动免疫为主,这就要求母猪和后备猪要做好免疫。三是抗体对活疫苗有干扰,在给猪群免疫前,最好做一次抗体水平监测。四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控。这里的生物安全防控主要是指做好在引种时避免该类病毒的带入和猪场环境卫生的管理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