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
婆婆凡事都有讲究,总是数落我,搞得我心里很不痛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
和婆婆住在一起头半年,我特别不适应,因为婆婆太爱管事儿了。
婆婆退休前在一所中學当老师,可能是职业习惯,凡事都有规矩。而我是个随性的人,怎么舒服怎么来,因此常常被婆婆数落。比如我下班回到家,刚进门,没把鞋子摆放整齐,婆婆会说鞋子乱放不美观;吃饭时我喜欢跷二郎腿,婆婆说跷二郎腿影响健康;看电视我爱在沙发上来个葛优躺,婆婆又说不雅观……
凡事有婆婆盯梢,我只好收敛自己,但心里挺不痛快,忍不住向闺蜜吐槽:“就爱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点都不让人自在,好烦。自从婆婆来了,我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幅下降。”
说实话,我并非夸张,因为后来我发现,只要在婆婆面前,我心里紧张,话都少了,老是担心哪里做错了。
有一次,我碰到一个难题。我先前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公司效益不太好,我便骑驴找马,结果同时被市里的一家国企和一个乡镇公务员岗位录用。两个岗位各有优劣,我面临着艰难抉择,有点不知所措。
老公帮我分析两份工作的特点:“市里的工作收入相对低点,但离家近,上下班方便。乡镇公务员收入相对高点,有发展前途,但离家远;而且乡镇工作忙,大概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老公让我自己选择。我决定为了前途,去乡镇工作。
平时就爱管闲事的婆婆哪会放过这种操心的机会?她想让我留在市里工作,分析了到乡镇工作的各种不利:“你去那里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离家又远,何必呢?”为了躲避婆婆的唠叨,也为了名声好听一点,我执意选择了去乡镇做公务员。
可现实啪啪打脸,很快我就后悔了:一是做名乡镇干部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风光,每天都要做一大堆琐碎、重复的工作,比如擦桌子、扫地、端茶倒水、接电话、接待一波又一波群众,与我的想象相差甚远。二是晚上很难熬。同事大都是当地人,下班后都回家了,就我一个外地人住在乡镇,无事可做、无聊至极,心头经常有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凉感。
我忍不住给老公打电话诉苦,心里万分后悔当初没听婆婆的,非要逞强到乡镇工作。
“爱管闲事”的婆婆得知后,主动打电话给我,但没有数落我,反而鼓励道:“任何经历都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你好好工作,同时认真看书,通过自己的努力调回来。”婆婆还想方设法找她的朋友要了一些应考资料给我。我一边上班一边备考,经过努力,第二年通过考试获得了调入市里的资格。
我回市里上班后,婆婆还跟以前一样话特别多。不过我逐渐适应了,有什么事也不再躲着她。
后来我生了宝宝,婆婆又开始念叨宝宝上学和买学区房的事。刚好我所在单位组织职工购买集资房指标,价格比市场上的商品房便宜不少,我便跟老公商量是不是参加。婆婆知道后着急地对我说:“你可要想清楚了,不能光看价格便宜,还要考虑宝宝将来入园、上学的问题。你说的集资房附近哪有好的幼儿园和小学?为了孩子的教育,不如买商品房。”我觉得孩子还小,考虑幼儿园和小学为时过早,而且我们买房又不用她出钱,于是我坚持买了集资房。
可等我们搬进新房时,我儿子该上幼儿园了,果然如我婆婆所言,附近没有一所像样的幼儿园,我们只能送孩子去离家近4公里的一所公立幼儿园。
平时我们工作忙,大都是婆婆接送孩子,她不会开车,只能坐公交,一到下雨天就很麻烦,而且路上耗时较多。每次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向我诉苦,我就又心疼又自责:“当初咋就不听婆婆的劝告呢?”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以前我是不信的,去乡镇工作和买房这两件事,让我信了,我也不再觉得婆婆是多管闲事,反而觉得她是关心我们,为我们着想。因此,再遇到什么事,我开始主动请婆婆给我支招儿。
前不久,单位要派两名党员干部下乡搞乡村振兴,我符合下派条件。但因为有了以前在乡镇工作的经历,我害怕被选中。怎么办?为难之际我请婆婆帮我出主意。
没想到婆婆竟劝我下乡:“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你既然符合条件,就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这样既能锻炼你的能力,也有利于你的职业发展。当年我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组织上终究没有亏待我。”
“可是孩子怎么办?”我感到为难。
“你放心,不是还有我嘛!我会管好他的。”婆婆这句话无疑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今,我已经在乡下工作近半年,因为有婆婆的支持,我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工作成效很明显。
为了让我安心工作,婆婆还经常主动打视频电话给我,及时通报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每次看到孩子被婆婆照顾得那么周到,我就忍不住心生感慨:“有个爱管闲事的婆婆,真好!”
【编辑:冯士军】